肖明鋒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為課堂內容增色,大大提升教學效果。結合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研究。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語文教學;應用研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手段來輔助課堂教學。而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現代教學輔助手段,恰恰能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同時為師生間的角色互換提供很好的平臺,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一、應用多媒體技術,導入課堂教學內容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良好的課堂開端是非常重要的。給予課堂一個好的開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方面,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導入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資料提供給學生,將晦澀難懂的或者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文章內容轉變為形象的動畫或音頻,創造相關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形成視覺或者聽覺刺激,讓學生獲得直觀、生動的教學體驗,引領學生靜下心來走進課堂,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從而對接下來需要重點講授的教學內容的掌握也會相對快速和容易些。
二、應用多媒體技術,擴大教學空間
語文是一門豐富多彩的學科,學好語文的關鍵在于知識面的寬窄,所以只有擴大教學空間、增大教學容量,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和課堂質量。而多媒體的特點就是能夠涵蓋大量的信息并且能把信息及時迅速地傳播出去,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夠將教師難以講解、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轉變成易于學生接受的圖片或者動畫等。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還可以給學生放映與課文主題一致的電影或者短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徹,與文章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這樣不但能豐富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增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大大提升語文教學的水平。
新課改下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而多媒體的出現為師生間轉換角色提供了機會與平臺。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的特點,教師可以設置任務,由學生完成并通過多媒體在課上展示。比如,在講述“和平”這一主題時,有的學生就會搜集有關戰爭題材的視頻資料,有的學生則會搜集主張和平的詩詞、文章,通過多媒體的展示,不僅達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還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語文課堂的教學空間,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三、應用多媒體技術,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則是多媒體課件,在課件中,教師可以結合聲音、文字和圖片將教學內容形象科學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一來,不但擴充了課堂內容的信息量,還有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使課堂效率得以大大提升。此外,課件教學方式通過其獨有的圖片、文字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一些新穎、有趣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件內容,并從中找到答案,這樣一來,不但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還優化了語文教學過程。同樣,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多媒體也能為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提供技術上的支持,豐富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情感體驗,為學生積累大量的語言知識提供空間與平臺,通過積累與體驗,學生的語言從量變達到質變,形成良好的語感,為進一步全面地鑒賞文章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
四、應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
相比傳統語文教材,新課改要求下的初中語文教材無論是在思想教育力度上,還是文章深度上,進步都是非常明顯的。在思想教育力度上,新教材更加注重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的培養,在文章深度上,新教材更加注重對優美語言的運用,另外增設了很多寓意深刻、風格清新的文章,進一步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學習這些文章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陶冶情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會隨之提高,還能活躍思維、豐富知識。但是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停地講解,導致再美的文章學生也體會不到應有的美感和寓意,只會覺得厭煩、枯燥,教師也會因為不停的講解而疲憊,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就是不注重學生的切身體驗,通過多媒體教學就可以緩解這種現象,因為多媒體可以將靜止的文章轉變為生動的畫面,引領學生走進課文所展現的意境中,
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內涵。特別是在教授古詩詞時,對于學生而言,其內容會顯得晦澀難懂,所以教師在教授的時候要注意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將古代的詩詞之美更好地展現在學生
面前。
參考文獻:
[1]鄧悅.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0):127-128.
[2]郭興惠.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全面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8):15-16.
?誗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