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兵 王國富
摘 要:自省式教學,不僅關注已有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而且注重對教學主體、客體的不斷探究、質疑,對發現的問題,能自覺矯正并合理地進行自我評價,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教師一般需從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階段進行全面的自省,不僅要樹立自省意識,掌握自省方法,還應積極地把自省成果轉化到教學行為的轉變上來。
關鍵詞:教師成長;自省式教學;自我意識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反思,就是通過自我意識來反省自己言行的過程。教師的自省主要體現在教學上的自省,對教學行為的自省,我們把它稱為自省式教學,它不僅關注已有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而且注重對教學主體的不斷探究、質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能自覺矯正其教學中的不正確的行為,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自省式教學,是促進教師自我發展的重要機制,它對于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自省的三個階段
1.教學前自省
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大多數教師關注的是教學后的教學自省,忽略或不做教學前的自省。實際上在教學前的自省可以通過揚棄,總結成功經驗,吸取失敗教訓,使未來的教學設計建立在過去的基礎上,并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預測和分析能力。其內容包括:教學關注了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嗎?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接軌了嗎?教學設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了嗎?教學方式的選擇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嗎?教學情境的設置有利于教學內容的展開嗎?教學環節的設置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特點了嗎?師生關系的位置擺正確了嗎?作業的設置與問題的生成恰當了嗎?
2.教學中自省
教師在課堂上對隨時出現的問題進行自我調控,并進行及時性的自省,這種自省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在課堂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自己所使用的方法與達成的效果,對隨時出現的問題要能及時調適,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其自省內容可以包括: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對所有人都有效嗎?對學生課堂上的各種表現有效評價了嗎?對偶發事件采取有效的措施了嗎?對課堂教學秩序問題適時調控了嗎?師生之間的關系擺正了嗎?現代教育手段有效運用了嗎?
3.教學后自省
在教學行動結束后進行自省,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自省自己在教學中的得失,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使教師直觀具體地總結出教學中的長處,發現問題并找出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自省,促使教師再次研究教材和學生,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不斷地改進自己、完善自己,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的認識能上升到一個新的理論高度。其中包括: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端正了嗎?本節課完成教學目標了嗎?預先的教學設計合理嗎?學生有效掌握本節課的內容了嗎?學習的新舊知識得以遷移了嗎?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了嗎?學生的自省行為形成了嗎?學生的困惑我找到了嗎?下一步的改進措施合理嗎?
二、教師自省的方法
自省并不意味著求全責備。正確的自省是了解自我的途徑、提升自我修養的方法,是人生旅途的“防腐劑”、事業走向成功的催化劑。
1.要樹立自省意識
教師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實踐中,都會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式,即教師往往重視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對于一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不能及時地總結提煉和研討交流,這些都導致了教師自省意識的淡薄。教師只有具有自省意識,才能不斷地優化其教學行為。因此,教師只有樹立自省意識,不斷自省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行為、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才能不斷地自我調整、自我提高,達到自我完善。
2.要掌握自省方法
(1)撰寫自省日記。在一天教學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寫下教學中發生的重要事件,特別是一些事件的細節。通過記錄和分析,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力求在教學中尋找選擇既適合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最好的教學方法。
(2)進行討論交流。教師自己不僅要獨自細品,還應學會與其他教師分享;不僅關注自己的心理,更要聽取別人的感受。可邀請其他教師互相觀摩自己的教學,詳細描述他們所看到的情景,或利用錄像把自己的教學過程拍攝下來,通過教師的描述或錄像,尋找本節課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并與自己的自省相比,找出差距。而且教師在對話的過程中表述自己的觀念時,也可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明確,來自交流對象的反饋又會激起自己進行更深入的自省,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
(3)開展行動研究。為弄明白課堂上遇到的問題的實質,探索用以改進教學的行動方案,教師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于教學環境中,并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已有的教學理論與實質問題,并以研究者的精神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自省的意識才能得到加強,教學才能得到發展。
3.要提升自省成果
通過一定階段的實踐與自省,教師會積累很多問題,會產生很多迷惘和困惑,我們應把這些問題進行歸類,篩選出具有共性和代表性的問題,以案例教學的方式或“微課題”研究的方式來深刻自省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要么把小問題放大尋找癥結,要么把大問題分割探索方法,最后通過總結歸納,把實際問題逐步上升到理論層次,積極尋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與依據。而自省的最終目的,就是促成教師自身教學行為的優化上來。
自省式教學能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探究教學問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利于教師成為教育的研究者式的教師,同時也有利于拓展教師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只有堅持自省,才能深入地探究教育現象和規律,才能使自己不斷成長、不斷完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申繼亮.教師教學反思與行動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5.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