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偉
摘 要:康復專業課除了對理論知識的要求外,還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和實踐性,并對學生的應變能力和綜合知識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學中引入善用腦的一些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康復專業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
關鍵詞:康復專業;友善用腦;中專
Brain friendly,Brain compatible,Brain fitness,這是新西蘭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提出的以人本主義思想為基礎、以神經學、心理學科學研究成果為依據、以教(學)會學習為理念,強調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互動、積極學習的新方法,即中文所講的友善用腦理論。我在教學中引入了友善用腦的一些方法加以嘗試,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一、教學中要兼顧各種思維類型
科學研究發現:人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有三種渠道:A(聽)、V(看)、K(動),每個人的認知傾向和思維類型都是不同的。經過量表測試,我對全班學生的學習類型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同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屬于K型,因此在《疾病康復》的教學中,我沒有一味地站在講臺上講解理論知識,而是綜合運用各種資源和方法,通過綜合應用A、V、K幾種渠道,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各種思維類型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找到適合自己的、輕松快樂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相關的知識。
二、課堂教學中要帶給學生刺激感
研究發現:一個成人連續集中精力的時間不過15分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格外注意自己的教學環節設計,爭取將學生的注意力高效合理地利用起來。如,在《疾病康復》的理論教學中,先利用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上課初期,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因為這些知識相對比較難,但卻是實踐階段必不可少的基礎,因此要充分利用剛上課的15分鐘黃金期,讓學生簡明扼要地掌握基礎知識。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已經很難再集中精神了,這時,可在輕音樂的背景聲中,帶領大家做一些協調性的練習,如指指試驗、掌指試驗等,既舒緩了大家疲憊的精神,又練習了《康復功能評定》中協調功能的訓練方法,促使左右腦和諧、快速溝通,讓思維高速運轉;同時,輕柔的古典音樂也能夠打通學生的神經通路,促使學生體內分泌出適合學習的化學物質,使學生輕松學習。經過這一環節,學生都比較興奮了,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有了新鮮刺激的感覺,又能夠把精神重新集中回課堂,在之后的學習時間里,可以輕松快樂地繼續接受知識。
三、教學要消除學生的壓力
友善用腦認為:壓力是學生學習的最大障礙,教師要不斷給學生減壓。針對造成壓力的原因,我采取了各項措施來減輕學生的壓力:首先從觀念上改變學生的固有想法。對于中專學生來說,大部分學生都存在著自卑心理,部分是因為自己的成績差,部分是因為自己只讀了一個中專這樣層次低的學校。因此,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我都在向學生灌輸“成績不是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及“英雄不問出處”的觀點,給大家講他們的師兄、師姐們的成才經歷,告訴大家成績雖然很重要,名校雖然很誘惑,但是不能成為自己的心理包袱,不然自己就會裹足不前,人的價值是靠實力來體現的,以此來減輕由于心理因素給學生造成的壓力;上課期間,盡量使教室通風、衛生環境得到保證,不干涉學生喝水等,以此來減輕由于物理因素給學生造成的壓力。
四、情境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友善用腦鼓勵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鼓勵學生互相啟發、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因此,教師要根據課程的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共同交流與提高的機會。如,在《康復治療技術》實驗課的教學中,學生先被分成幾個大組,之后再兩兩配對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教師示范動作之后,先由組內一對學生進行示范,其他學生對他們的完成情況進行指導和判定,指出正確和錯誤的地方,這樣可以使本組所有學生都加深印象,通過相互討論、相互協商,能夠更精準地掌握動作技術要領。之后,學生再按小組進行練習,這時兩個人需要互相配合,并運用綜合知識,分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病人和治療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相互配合,相互促進,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同時還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