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我國經濟發展來看,受到全體經濟一體化的影響,我國經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貨幣政策作為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對經濟政策的制定和經濟運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從我國貨幣政策的實行來看,貨幣政策的制定分為緊縮和擴張兩種形態,貨幣政策的制定與經濟周期的發展存在必然聯系,貨幣政策既是經濟形態的必然反映,同時也是調整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為此,我們應充分研究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的關系,做到根據經濟周期規律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保證貨幣政策能夠與經濟周期相適應,使貨幣政策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有力手段。
關鍵詞:經濟發展;貨幣政策;經濟周期;宏觀調控
一、前言
在經濟學理論中,貨幣政策是重要的基礎概念,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的關系及對經濟周期的影響是學術界重要的研究內容。從我國經濟發展來看,貨幣政策是經濟宏觀調控的具體手段之一,在科學調整經濟增速,控制通貨膨脹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經濟發展中都會經歷相同的經濟周期,如何發揮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有效應對經濟周期變化,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成為了我國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應認真分析我國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的關系,對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的概念有全面正確的認識。
二、貨幣政策的概念及貨幣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
貨幣政策主要是由央行執行的,以調控宏觀經濟為目的,貨幣政策手段主要包括調整存貸款利率、調整銀行存款準備金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等,實際上貨幣政策很好理解,在執行貨幣政策的過程中,央行就是貨幣的閘門為市場提供和維持流動性,如果出現了通脹,貨幣政策會收緊,換句話說,就是央行采取一些措施減少貨幣流通數量、控制流通速度,以緩解通脹壓力;而如果出現了流動性不足 則可以通過增發貨幣、減少利率等一系列方法讓貨幣回流至市場,以維護社會消費、投資市場。
運用貨幣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1、控制貨幣發行
在貨幣政策實行過程中,控制貨幣發行量是貨幣政策中的主動措施,從最近
幾年的貨幣政策來看,我國均采取了增加貨幣發行量的措施。增加貨幣發行量能夠增加市場廣義貨幣總量,對緩解通貨緊縮,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增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控制貨幣發行是貨幣政策實行的主要措施。
2、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貨幣政策除了能對貨幣發行數量進行控制之外,還能對政府的貸款進行控制
和調節,通過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數量,能夠起到對經濟的調節作用。在經濟增速較快的時期,為了防止出現通脹,需要減少對政府的貸款。反之則需要增加政府貸款。
3、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從貨幣政策的實行來看,推行公開市場業務是貨幣政策中的重要內容。通過
推行公開市場業務,貨幣政策在金融系統中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提高經濟調控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見,運用貨幣政策可以通過推行公開市場業務來實現。
4、改變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率作為貨幣政策中的重要內容,是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
最近幾年的貨幣政策調整來看,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有效抑制了通貨膨脹,保證了金融體系良性循環。所以,貨幣政策的實行可以通過改變存款準備金率來實現。
5、調整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一樣,都是貨幣政策中的重要手段。其中再貼現率是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對貨幣政策的實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調整再貼現率,能夠達到降低銀行風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滿足經濟發展需要。
6、選擇性信用管制
中央銀行管理特定信用的流向與流量,其所使用的工具有:保證金比率政策、消費者信用管制及不動產信用管制。選擇性信用管制在市場經濟國家得到了普遍的運用,對提高貨幣政策效果,促進貨幣政策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和支持。
7、直接信用管制
直接信用管制是指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對銀行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數量以及存款利率進行控制。一般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很少采用這類方式。由于直接信用管制對經濟的干涉過于直接,只要不是非常時期,該方式應用的不多。
三、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貨幣政策存在非對稱性
貨幣政策作用的非對稱性是存在的,并且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一定來源于經濟現實當中的某種非對稱性,但究竟是價格調整非對稱,還是投資調整的非對稱,還是人們預期形成和調整的非對稱,在諸多因素當中,目前的研究依然沒有給出準確的理論解釋和實證標準。因此,每當經濟處于收縮狀態的時候,擴張性貨幣政策仍然是一種重要的宏觀調控手段.不過,在選擇貨幣政策的擴張強度時,還是應該十分慎重,這就是目前一直堅持實行穩健性貨幣政策的重要原因。從這一角度來看,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貨幣政策存在非對稱性,其中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與經濟周期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與經濟周期有著必然聯系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通貨膨脹成為重要的伴生問題。在經濟增速緩慢時期或者經濟低迷時期,通貨緊縮成為了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征。基于貨幣政策的現實作用和意義,只有學會正確利用貨幣政策這一有力手段,才能達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的目的。在貨幣政策的研究過程中,受到價格調整和投資調整的影響,貨幣政策存在一定的非對稱性,而這種非對稱性與經濟周期的發展規律是相對應的。所以,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與經濟周期具有緊密的聯系。
2、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表現不同
從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的具體表現來看,經濟周期不同,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也不同,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重要概念。在經濟整體呈現收縮狀態的時候,貨幣政策主要采取擴張式策略才能達到促進經濟發展的目的。而在經濟整體繁榮,經濟增速過快的時期,我們一定要防止通貨膨脹的出現,要將通貨膨脹率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以保障經濟發展質量。從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來看,在經濟通縮時期,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表現為價格調整非對稱性。在經濟通脹時期,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表現為投資調整的非對稱性。
3、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從目前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來看,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主要表現為價格調整的非對稱性和投資調整的非對稱性。這兩種非對稱性是貨幣政策的主要表現之一,對貨幣政策的形成和推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貨幣政策本身而言,非對稱性是貨幣政策實行中必然存在的。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主要受到了經濟周期的現實影響。在經濟周期上行期間,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會與通貨膨脹聯系在一起。在經濟周期下行期間,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會與通貨緊縮聯系在一起。因此,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對經濟周期的波動產生現實影響
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的變動使得總產出水平也發生變動,而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變動使得經濟會面臨擴張到衰退和衰退到擴張的經濟模式,靈活性的貨幣政策其實事實上就是導致了經濟周期的原因,雖然能夠有效的短期內阻止衰退和經濟過熱,長期必定造成總產出的不穩定,同樣物價水平的不穩定個人感覺商品供應量的改變也會影響物價而非貨幣的因素,例如如果短期農業就業人口減少,減少了農產品的產出,也會農產品的價格趨于上漲,這會推動物價水平進一步上升。
目前來看,貨幣供應量的變動對經濟周期波動產生的現實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貨幣供應量上升通常伴隨通貨膨脹
在經濟周期的上行階段,經濟繁榮的同時會產生對貨幣總量的現實需求。在這一需求的支配下,貨幣供應量會進一步上升。貨幣供應量的上升在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的同時,也容易產生經濟過熱現象,并伴隨通貨膨脹的現象出現。通過對經濟周期的分析來看,貨幣供應量的上升雖然會產生一定的通貨膨脹,但是如果控制得當,保持貨幣供應量在合理范圍之內,產生的通貨膨脹就會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在測算貨幣供應量時,都會將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在內。在計算貨幣供應量時,會將通貨膨脹系數減除,以此來保證貨幣供應量的合理性。
2、貨幣供應量下降會引發通貨緊縮
在經濟周期下行階段,由于經濟總體增長緩慢,對貨幣的需求量較少,由此會引發通貨緊縮,對實體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從目前經濟發展來看,在經濟周期下行階段,央行為了保證經濟增長速度,提升宏觀調控水平,會降低貨幣供應量,以此起到提振經濟的作用。在貨幣政策中,貨幣供應量是重要的調控措施之一,貨幣供應量的下降會直接引發通貨緊縮,造成經濟增速放緩。所以,在經濟周期下行時期,我們應充分利用貨幣供應量調節這一有利手段,通過調整貨幣供應量來達到調控經濟的目的,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3、通過調節貨幣供應量,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基于貨幣政策中貨幣供應量調節的優點,在經濟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我們要充分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按照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選擇合適的貨幣供應量調整手段,通過增加或者減少貨幣供應量來達到調節經濟增速,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目的。從目前貨幣政策在經濟周期中的作用來看,調節貨幣供應量會對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為此,我們要認識到貨幣政策對經濟周期的影響,將貨幣供應量的調節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保證我國貨幣供應量處于合理水平,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五、我國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的關聯性分析
從我國貨幣政策周期來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與經濟周期有著必然的聯系,緊縮性貨幣政策結束之后多數情況下會出現下行的經濟周期狀態,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的關聯性較強。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只有掌握了貨幣政策周期的特點,認識到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的必然聯系及二者的關系和相互影響,才能做到正確理解貨幣政策周期和經濟周期的目的,保證貨幣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為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持。目前來看,我國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的關聯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存在必然聯系
從我國目前貨幣政策的實行來看,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的聯系比較緊密。考慮到貨幣政策的特殊性以及現實作用,某種程度上貨幣政策決定著經濟周期的走向,同時經濟周期又是貨幣政策制定的依據,處于何種經濟周期,才能制定相應的貨幣政策。所以,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互為因果,二者存在必然聯系,且聯系緊密。在這種狀態下,貨幣政策的制定一方面要符合經濟周期規律,另一方面又要為經濟發展服務。所以,貨幣政策必須保證其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并根據經濟周期進行及時調整,提高貨幣政策的功能性,滿足經濟發展需要。
2、緊縮性貨幣政策之后會緊隨經濟下行周期
在貨幣政策制定中,緊縮性貨幣政策是其中一種重要類型。在經濟增速較快,經濟發展由偏快向過熱發展過程中,通貨膨脹率也在逐漸增高,這種狀態下如不及時出臺正確的貨幣政策,將會產生經濟泡沫,危害實體經濟。通常在這一狀態下都會出臺緊縮性貨幣政策,用以調節經濟增速。這種調整方式可以實現經濟發展狀態的快速調整,使經濟增速由從偏快和過熱中降下來。基于這一分析,緊縮性貨幣政策實行一段時間之后,經濟增速必然會出現一定的下降,經濟進入下行周期。這種狀態屬于正常現象,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但是緊縮性貨幣政策只是短期行為,時間過長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和制約。
3、寬松性貨幣政策之后會緊隨經濟增長周期
在緊縮性貨幣政策實行一段時間之后,經濟增速會出現一定的回落,這種回落狀態具有一定的慣性,為了不因為貨幣政策的選擇對實體經濟造成大的影響,不產生大的經濟波動,通常在緊縮性貨幣政策之后會實現寬松性貨幣政策,通過增加貨幣投放量等積極的貨幣調節措施,保證寬松性貨幣政策執行到位,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所以,在寬松性貨幣政策之后,經濟進入增長周期是必然現象。
六、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我國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存在必然聯系。其中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貨幣政策存在非對稱性。同時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對經濟周期的波動產生現實影響,另外我國貨幣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所以我們應正確理解貨幣政策與經濟周期的關系,做到合理制定貨幣政策,滿足經濟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趙曉;貨幣政策已到尾聲[J];中外管理;2011年08期
[2] 張茉楠;盯住全球貨幣政策失當風險[J];瞭望;2010年33期
[3] 徐廣福;貨幣政策與股市運行的思考[J];股市動態分析;2011年26期
[4] 邱云波;經濟向下調整 硬著陸風險不大[J];證券導刊;2011年24期
[5] 吳凡;呂凌寒;兩難之下,貨幣政策從寬或從緊?[J];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30期
[6] 湯丹;趙昕東;核心通貨膨脹的度量方法及其應用[J];宏觀經濟研究;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