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1年12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匯發[2011]43號文正式施行,國內各大銀行陸續研發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產品,并制定產品營銷方案,銀行國際業務領域的外匯看跌(漲)風險逆轉期權組合產品應運而生。本文主要結合銀行的操作實務,以A產品為例,對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產品進行案例分析與說明。
關鍵詞: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期權組合;案例分析
為進一步推動國內外匯期權市場發展,更好地滿足經濟主體的匯率避險保值需求,2011年12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銀行辦理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1]43號,以下簡稱《通知》)正式施行。《通知》實施一年多以來,國內各大銀行圍繞外匯看跌和外匯看漲兩類風險逆轉期權組合業務在理論與實務方面進行了廣泛探索。在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大趨勢下,國內各大銀行結合市場匯率走勢與客戶避險需求,紛紛推出相關產品,帶動了外匯金融衍生交易業務收益的持續增長。
一、人民幣對外匯期權
1、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概述
本文中的外匯期權是指期權的買入者在約定期限以約定價格用一種貨幣向期權的賣出者買賣另一種貨幣的權利,但權利的買入者沒有必須買賣的義務。
從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的角度看,客戶買入外匯看漲期權——即售匯,指客戶有權在到期日以約定執行價格從銀行買入約定金額的外匯但沒有必須買入的義務;客戶買入外匯看跌期權——即結匯,指客戶有權在到期日以約定執行價格向銀行賣出約定金額的外匯但沒有必須賣出的義務。
按照實需原則,銀行的客戶須有真實貿易背景,該業務的外匯收支范圍要與遠期結售匯相匹配;人民幣對外匯期權,除了對已買入的期權進行反向平倉外,不得辦理客戶單向賣出期權(不得裸賣期權)。
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主要適用于對未來匯率走勢有一定的看法的企業客戶。在人民幣匯率雙邊波動的情況下,購買期權可以讓客戶鎖定遠期交易價格的同時,享受匯率朝有利方向變動的收益,較遠期結售匯更為靈活。
2、外匯期權應用的案例分析
期權組合到期時,5.0<美元即期匯率<6.15屬于大概率事件,此時期權不執行,客戶直接享受遠期結售匯的優惠;到期美元即期匯率=<5.0屬于小概率事件,如發生,客戶有權按5.0結匯;到期美元即期匯率>=6.15,概率相對較小,如發生,客戶需要按6.15結匯,相當于辦理了一筆遠期結匯,但客戶可能到期無資金交割而進行平倉。因此,A產品業務辦理前銀行需向客戶充分揭示風險,并落實足額擔保條件??蛻粢允谛抛鳛槠跈鄵5?,銀行應根據客戶的授信有效期來選擇期權組合的期限。
從銀行的角度講,營銷A產品時,要關注幾個方面:①A產品主要適用于財務體制相對靈活的企業,一般為民營或外資企業;②在美元遠期報價升水的情況下,A產品更適合結匯方向的客戶;③A產品對已有外匯資金的客戶同樣適用,客戶只要推遲3天結匯(T+3遠期結匯),即可享受較即期對客價優惠的報價。
在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產品的合規應用方面,根據《通知》要求,各銀行及轄屬機構在開辦期權組合業務前,須經當地外匯管理局分支局備案核準,獲得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經營資格后,再經上級行同意并授權后方可開辦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業務。此外,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組合簽約前,銀行應審核客戶提供的基礎商業合同。如果到期行權,銀行必須對客戶交割的外匯收支進行真實性和合規性審核??蛻糇鳛槠跈噘u方如果無法履約,雙方應按照商業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