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統計是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管理經濟金融活動的重要工具,是人民銀行一項重要職責和基礎工作。本文結合基層央行金融統計實際,就工作中面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金融統計;難點;建議
一、基層央行金融統計工作中存在問題
(一)基礎數據采集難到位
一是數據采集渠道不暢。一些部門和企業因主觀認識上存在誤區,常以內部機密為由拒絕提供相關信息或實行有償查詢,導致統計數據采集渠道不暢通。二是縣域金融機構統計工作上收,金融統計逐漸邊緣化。金融統計業務上收后,縣域金融統計停留在提供最基本的業務數據層面,而且由于統計人員和原始數據錄入人員相分離,經濟金融數據采集質量難保障。三是統計數據共享基礎薄弱,信息涵蓋面有限。日常工作中,跨地區、跨部門的經濟金融數據獲取難度大,數據共享方式落后。例如:保險、證券業統計信息獲取難度較大,假如證監會、保監會在縣域無分支機構,僅能進行簡單的數據交換。
(二)數據處理需深入
首先數據大集中后, 統計數據審核質量難保證。日常工作中,基層統計人員忽視對報表指標歸屬關系、會計報表對應統計報表鉤稽關系的及時了解,商業銀行統計人員對電子化取數生成的統計報表不知其所以然,人行統計人員也未能明晰數據來源的真實情況,統計報表數據核對存在無可參照、形式化的情況。其次金融統計分析缺乏對數據的深入挖掘,金融統計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體現。縣域基層金融統計分析大都只是羅列報表統計數據,對統計數據進行簡單的加工和比對,缺乏對數據的深入調查,形成的分析說服力不強、參考性不高。
(三)統計指標待完善
一是從統計指標設計環節看,金融統計范圍無法全面反映縣域金融總體運行情況。經濟金融統計指標是基于總行角度針對全國性金融機構而設計,而對縣域基層而言,地方特色產業融資、異地金融機構本地信貸投放、投資擔保公司業務狀況等指標未能體現,難以較全面了解金融與地方經濟結合情況。二是統計指標設置存在滯后于會計科目調整和宏觀調控所需的情況。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入,金融機構會計科目的調整將更頻繁,金融統計的范圍將會更廣,統計指標如何適應經濟金融發展的矛盾將日益突出。三是現行統計指標體系側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證券業、保險業的統計分類粗略、內容單一,與新形勢下人民銀行履行“組織和實施金融業統計工作、依法維護金融穩定”等履職職能不相適應。
(四)基層統計隊伍基礎較薄弱
一是縣域金融機構的統計人員配備較少,多為兼職且換崗頻繁,導致統計制度落實不力,困擾金融統計工作的發展。二是部分統計人員主觀上對金融統計重視不夠,隨意修改統計數據,導致分析失真。三是基層統計人員缺乏系統培訓,業務素質有待提高。相對于積極落實會計工作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而言,金融機構對從事金融統計工作的人員往往沒有資質要求,導致及時準確完成各類統計報表的工作難度大。
二、做好基層央行金融統計履職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金融統計宣傳,營造良好的金融統計履職環境
將金融統計納入金融知識宣傳工作統籌規劃,來取多渠道、多形式普及金融統計常識。基層人民銀行應以經濟統計調查為契機,面向社會各界宣傳金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同時,應加強與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主流媒體的溝通交流,密切協作,形成金融統計宣傳合力,通過媒體專欄、宣傳展板、手機短信群發等載體,增進社會各界對統計工作的理解和配合,為履職提供良好氛圍。
(二)加強基層統計隊伍建設,保證統計工作的穩定性、連續性
一是縣支行統計人員要結合新形勢、新要求,轉變觀念,改變過去機械報送數據的工作方式,主動挖掘數據,由統計數據提供者向統計數據分析員轉變。二是加大統計業務培訓,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次積極推進金融統計持證上崗。積極培養一批求真敬業、熱愛金融統計工作,具備金融統計資質的工作人員。三是強化基層統計工作激勵機制,吸引業務素質高的統計人員留在基層,保證統計隊伍的穩定性。
(三)搭建信息共享平臺,進一步推進數據披露和共享工作
首先加強央行內部各業務系統之間的信息傳遞,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搭建金融統計信息查詢平臺。其次加強與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金融監管機構和各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達成信息共享協議,建立區域特色金融統計數據庫和統計制度。
(四)完善指標體系,積極推進金融統計標準化
以金融統計標準化推廣為契機,建立科學全面的金融統計指標體系,對業務資金快速增加、業務份額不斷加大的統計指標加快開發,刪除落后于經濟發展需要的指標,適應宏觀調控的需要。
(五)優化金融統計監管系統,突出非現場監測功能
建議開發金融統計非現場監測模塊,對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數據進行適時核查和動態監測,既能寓金融統計執法檢查于基礎工作中,靈活確定現場檢查目標,又有利于形成統計數據質量長效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1]張濤.中央銀行統計工作面臨的挑戰與發展[J].中國金融,2010,(16).
[2]孫曉凌,杜鵬,馬燕莎.加強基層央行調查統計工作的幾點建議[J].內蒙古金融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