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使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土地供需矛盾。烏蘭察布市對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這些“土地皮膚病”精心手術,強化治理,收到可喜的效果。自治區督察組對該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對烏蘭察布市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
撫平瘡痍喚出千頃綠
烏蘭察布市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變更后,2012年度全市計劃復墾面積3,161公頃,截至2013年11月底,已全部完成復墾任務,復墾耕地892公頃,林地1,059公頃,牧草地1,210公頃,市國土資源局已組織驗收。2012年通過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為全市解決建設用地指標3,120公頃,節約新增費和造地費3.8億元。
調整變更后全市2013年度規劃復墾面積為3,392公頃。各旗縣市區國土資源局組織進行復墾調整利用實施規劃的調整變更、復墾地塊的規劃設計,同時積極采取措施開展復墾工作。在規劃復墾總面積3,392公頃中,規劃復墾耕地766公頃,林地1,049公頃,牧草地1,577公頃。全市2013年度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已開工面積為2,276公頃,占規劃復墾任務的67.71%。已竣工面積為1,649公頃,占規劃復墾任務的48.60%。已驗收面積1,264公頃,占規劃復墾任務的37.25%。目前市局正在組織人員對2013年未驗收的復墾項目進行竣工驗收。同時,市國土資源局已抽組人員深入各旗縣市區督查指導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工作。
2014年全市規劃復墾面積為2802公頃。目前各旗縣市區國土資源局正組織開展2014年度復墾項目的規劃設計和預算編制及項目評審等前期工作,各地政府同時也在積極采取措施籌措和落實復墾經費,進行復墾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012-2013年,烏蘭察布市通過開展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調整利用,不少地方昔日瘡痍滿目,如今綠波蕩漾。解決建設用地指標6,487公頃,節約新增費和造地費約8億元,有效地緩解了建設用地指標供需的矛盾,提高了建設用地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率,促進了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同時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促進了新農村建設,為實施十八大提出的生態環境建設搭建了有效的平臺。
治廢有道咬定不放松
烏蘭察布市在廢棄居民點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工作中,探索出不少有效的做法和經驗。
現在回頭看,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在復墾工作的作用自不必說。因地制宜分解任務,是有效推進復墾工作進度的重要舉措。由于各旗縣市區規劃的復墾項目區絕大部分是廢棄居民點,且項目區分布的特點是點多、線長、面廣、量小、偏僻,加之旗縣市區政府復墾資金的短缺,復墾項目的實施不適宜專業施工隊伍和大規模的機械作業。同時,這些居民點雖然已經廢棄,但還有部分村民的房屋和殘墻斷壁沒有徹底拆除,有的房子甚至近期內又有人遷回居住。拆遷問題不徹底解決,復墾項目就無法實施,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旗縣市都把復墾任務分解到鄉鎮,由項目區所在的鄉鎮政府負責完成復墾或拆遷工作,復墾資金由旗縣市區政府投資。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做法。
加大監管督查力度,是復墾工作的一個硬環節。在規范復墾項目的實施及驗收上,烏蘭察布市旗縣市區國土資源局都建立健全了復墾項目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對項目實施進行了規劃設計和預算,并進行專家評審和立項及項目招投標,從規劃、立項、勘測、設計、預算、評審、招標、施工、驗收等各個環節,都嚴格按照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的統一規范標準和要求進行。
市、縣兩級國土資源局建立了復墾項目管理臺賬,旗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對每個項目都建立了檔案。市政府從國土資源、財政、農業、林業、水利、交通、電力等部門抽調專家,建立了《烏蘭察布市土地整治項目專家庫》,進行復墾項目的評審和驗收。
2012年,烏蘭察布市委、市政府成立兩個督查組,對全市的復墾工作進行專項督查,掌握復墾任務完成進度,及時發現并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比如,針對各地復墾工作進度普遍緩慢的問題,市委、市政府于對各旗縣市區政府一把手進行了約談,要求各地加強組織領導,采取一切措施,加快復墾進度,確保按期完成復墾任務,對不能按期完成復墾任務的,市委、政府要對旗縣政府一把手進行問責。2013年,市政府籌組6個督查組,對市委、政府約談后各地的復墾工作進度情況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專項督查;分管副市長帶領相關人員深入各旗縣市區對復墾工作進行了專門的調研和督查。2013年底,市政府對全市的復墾工作進行通報,對下一步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和提出了明確要求。
市、縣兩級國土資源局也加大了對復墾工作的指導和督促檢查力度。市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經常深入基層復墾第一線檢查指導工作,幫助基層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問題。相關科室在對各地的復墾項目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和督促檢查的同時,提供全天候的技術服務和技術指導。市局還抽出兩名局領導組成兩個督察組,實行分組包片,專門負責復墾工作的督查督辦,幫助基層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