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鉛鋅行業主要面臨3個突出矛盾
5月16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鉛鋅分會二屆三次理事會在深圳召開。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陳全訓在講話中首先通報了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總體運行情況,然后重點談了對當前我國鉛鋅行業發展的幾點認識,他說,當前我國鉛鋅行業主要面臨三個突出矛盾:
一是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2013年我國鉛鋅產量合計978萬噸,占世界鉛鋅總產量的41%,鉛、鋅已經分別連續12年、22年位居世界第一生產大國地位。但鉛鋅工業多年來的快速發展,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破壞,嚴防重金屬污染已成為鉛鋅行業不可逾越的紅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建設生態文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新修訂的《環保法》更體現了國家對治理環境污染的堅強決心。那種靠上規模、拼體量、粗放發展的方式再也不能繼續了。鉛鋅行業要牢固樹立“環保優先、清潔生產”的發展理念,自覺堅持底線,大力促進產業發展向循環、低碳、綠色方向轉變。
二是生產成本攀升和產品價格回落的矛盾。在國內消費增速趨緩的形勢下,目前整個鉛鋅冶煉業已處于“成本剛性攀升—設備低運轉率—供應相對過剩一價格低位震蕩—效益被邊際化”的不良循環之中,企業經營困難,風險很大。按照目前的價格,我國鉛鋅冶煉業仍然面臨虧損窘境,特別是近兩年國外鋅大量涌入國內,給國內鋅產業造成較大沖擊。希望大家能更好地發揮鉛鋅分會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自覺控制新增產能特別是新建產能,維護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自2011年起,中國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開始低于GDP占全球的比重,傳統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在2011年和2012年連續下降,去通過鉛蓄電池或組件等大量出口鉛的局面可能會發生深刻變化,對此我們要心中有數,從長計議。
三是產量繼續增長和消費增速趨緩的矛盾。我們在研究分析美國100多年來鉛消費的規律時發現,美國鉛消費的社會蓄積量達到4000萬噸水平時,鉛消費就進入了一個平臺期,增長緩慢,甚至下行。美國從20世紀40年代初進入這個時期,1999年鉛最高表觀消費量達到176萬噸,之后一路回落到2013年的150萬噸左右。我國1978-2013年,35年時間累積消費鉛已經達到4165萬噸,很快就將進入類似美國的消費平臺期,如何處理好消費平臺期后巨大產能釋放與需求放緩甚至下滑的矛盾,值得行業深入研究并提前思考對策。
文/王軍
2014年中國鎳礦需求量在150萬噸左右
近日有機構表示,在充分考慮政策因素、國際不銹鋼行業未來發展以及中國不銹鋼行業過去3年增長情況對于2014年國內不銹鋼產量影響的基礎上,中國不銹鋼粗鋼2014年總產量尚能夠維持與2013年相當的水平并且穩中有升,預計達到1%的產量增速。
該機構稱,在考慮了2006-2013年不銹鋼行業精煉鎳消耗平均比例的基礎上,估算2014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生產所拉動的精煉鎳消耗量約78萬噸。由此推算出2014年中國年均精煉鎳消耗量在90萬噸左右。
按照2011-2013年中國精煉鎳生產與消耗平均缺口20萬噸計算,2014年我國精煉鎳產量約70萬噸,其余將依賴精煉鎳進口。
該機構表示,綜合以上三點判斷,中國2014年鎳原礦需求量仍維持在150萬噸左右。假設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精煉鎳消耗量不變,2014年全球范圍內鎳原礦需求端仍將以中國為主導。
文/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