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年輕夫婦領著孩子進了寺院。是古城正定的開元寺。在那座坐東朝西的唐代鐘樓里,他們一家人流連良久。最后,夫婦倆哄著孩子趴在門檻上,與兩扇大門合影。那父親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鏡頭定格。
父親為兒子拍照的那一刻,大約下午三點多鐘。秋陽燦爛,有很強烈的光線打進來。門檻、孩子,還有那兩扇破舊的木門下部,處于明亮的光帶,而樓里的其他物事,陡立的木梯、木結構樓頂拱衛的大鐘,則顯得更加幽邃。
恰巧,我也在樓里流連。陽光照在我的臉上,眼睛不得不瞇起來。瞇著的眼睛,猛然間看到了門檻上稚嫩鮮亮的小生命,它們不由含了淚水。
我想,那對年輕夫婦一定是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的。而且,他們或許也知曉那個迷信的說法吧——進門碰門檻,一生遭遇磕磕碰碰。
然而,就在幾分鐘之前,年輕夫婦和我,還有更多的游客,我們共同聽說了這樣一個故事:1966年,自己的命運已岌岌可危的建筑學大師梁思成先生,忽然想起開元寺鐘樓那兩扇唐代木門。他馬上想辦法要通了正定文保所的電話,千叮嚀,萬囑咐,要他們趕緊把門和門框卸下藏起來。文保人員聽從梁先生的安排,保護了兩扇珍貴的唐門,直至寺院被摘掉“封資修”的帽子,重新煥發歷史的神采。
這個故事,像明亮的陽光,驅走了附著于門檻上的諸多忌諱,呼喚著我們以溫情的、欣賞的目光來重新打量這兩扇唐門,打量它素樸的紋理,漫漶的紅漆,滄桑的排門釘。
鐘樓門外不遠處,就是堪與西安大小雁塔相媲美的須彌塔,再遠處還有那個世界最大的赑屃。明亮的陽光下,這些古建遺存,顯得分外蒼涼古雅,而人心,卻霎那間無比柔軟而悲憫。
梁先生為正定留下的何止兩扇唐門!上世紀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他和夫人林徽因曾四次到正定考察,形成了《正定古建筑調查紀略》這部十分重要的著述。考察期間,他繪制了大量的正定古建筑結構圖,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建筑結構攝影圖片,完成了對諸多古建的年代確定和歷史文化地位評估。
現在我所站立的位置,或許當年梁思成夫婦也站過吧。當歷史的頁面一張張翻過,剛才那個在門檻上趴過的孩子,還有孩子們的孩子,也會站在這里嗎?能夠親手撫摸兩扇唐門,是一種福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