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應該4月中旬盛花。”“牡丹應該4月20日盛花?!睍r令剛進四月,經過桃樹密匝匝的花枝,經過牡丹怒放的花朵,我總是不由地賣弄這些經驗或常識。朋友是個樂天派,他說:“你看今年這花們,多茂盛,多水靈。今年是花的大年呢!果子一定也比常年結得多?!?/p>
是啊,除了單為欣賞培育的花樹,花兒都是要結果子的。果樹開花,只是其浩繁的生育過程中最引人矚目的一個環節而已。從分化花芽、孕育花苞、開花、授粉、坐果、膨果,直至發育正常、健康完美的果實成熟,是果樹要在四季輪回中完成的使命。而早開花或晚開花,多開花或少開花,不僅關系著一棵樹當年的收成,還會影響下一個年景。所以,就有果樹的大年和小年之說,蘋果、梨子、沙果等,尤甚。
鄰家有棵極大的沙果樹,樹冠很低,足足能遮蔽一間房子那么大的面積。開春,地里的冰凌絲剛剛融化,鄰人就在沙果樹四周刨個大大的圈坑,在圈坑里填上厚厚的農家肥,澆上足足的水,再讓陽光也嘩嘩地灌進去,把肥和水都溫得暖烘烘的,到傍晚,再給圈坑覆上一層土,填平,踩實。鄰人說,這么做,是為了給果樹提供充足的營養,促花,保果。等到沙果樹著了滿樹的花,鄰人又跟蜜蜂似的,圍著花樹忙來忙去。蜜蜂忙著把花粉搬運到花蕊的柱頭,幫助花朵完成最重要的受孕程序;而鄰人卻在疏花,把一部分花蕾和剛剛綻放的花朵剪除,讓密匝匝的花枝閑下來。鄰人說,疏花是怕今年把樹累壞了,累得明年不開花、不結果嘍。疏花,可以減輕甚至避免樹的大小年,還能延長果樹的盛年。
花事,讓我聯想到藝事、人事。假如我們是一株沙果樹,遇到一個愛惜樹的鄰人,該是多么的幸運。可惜,我們不是一棵樹。那就讓我們自己在季節的前沿停頓一下腳步,挖下一個足夠大的圈坑,備肥,備水,并且飽飽地吸收一場陽光吧。假如我們今年繁花滿枝,也要保持一顆冷靜的心,認認真真為自己疏花、整枝。
藝術、人生都循著自己的規律在轉動,如同花樹會有大年、小年。如果今年借了明年的養分,明年又去借后年,而不知道老老實實添補,嚴重透支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沒有誰在后邊追著我們跑,何必去爭搶花事的熱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