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劉謙虛的作品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筆墨剛健,渾厚而有氣勢,感情充沛,同時又蘊藉著深深的意韻。
《好山好水好人家》《美景盡在云水間》,畫作有一種渾厚而淡雅、蒼茫而抒情的山水境界,其一用高遠法表現,另一采用平遠的表現手法,都皴染有度虛實交映,山石樹木與江流帆船蔚成大觀,在山與水的自然美中增添了人文氣息,表現出畫家超脫凡俗的格調、曠達的胸懷和“澄懷觀象”的心態。《晚秋》用筆蒼勁,焦墨重彩,視覺效果極佳,秋之美盡顯其間矣。我們可以看到,劉謙虛已經擺脫了山重水復的迷茫和跟風崇拜的誘惑,胸中錦繡一吐燦然。“道法自然”而不拘泥自然,使她的寫意山水具有了獨特的魅力,洋洋灑灑間達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
源于自然、源于生活的藝術思想,使她的作品表現出強烈的人文關懷和鄉情眷念。盡管她采風過許多名山大川,但她的畫筆最終還是執著地要去渲染家鄉的靈山秀川:《情系湘西》系列組畫、《故鄉情》《回娘家》《家鄉小景》《牧歸》等,這不是狹隘的家園情結,而是一份純真情感的寄托。
《家鄉小景》和《牧歸》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是過去的景物,兒時的場景,人到中老年都有一種懷舊的情結,雖然我們不能在懷舊世界里生活,但對過去的美好總有一種揮之不去、舍之難忘、棄之不忍的留戀。《回娘家》,題材平常,但她抓住了嫁女夫婦帶著小兒去探望父母將要進入家門的那一刻,年邁的母親邁著蹣跚的步履滿懷喜悅迎接著這個瞬間動態,并把它定格了下來,作品具有強烈的故事性。她在預約你的過去,她在用親情和應答聲以及畫面人物的十足動感來打動你,讓你情不自禁地回憶自己的經歷。景物表現細膩入微,情緒感染力與視覺沖擊力極其強烈,讓人耳目一新,心神蕩漾。
劉謙虛認為:只有現實的美好才能預約人心,因此她把自己的創作定位在當代山水。從她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在寫實與寫意、客觀與主觀、傳統與現代之間有了一種新的鏈接,于傳統筆墨之中有了新的意境。她主張“以寫形為手段傳神達意為目的,始終以情貫穿整個創造過程”。由于她注重寫生,畫面總是體現我們日常生活所見之貌,呈現出生動親近之感。她的作品不荒誕、不怪異亦不故弄玄虛,雖然講究張揚個性,但更多的是遵從藝術自身的功能和規律;雖不反復皴擦,卻不失渾厚和蒼茫;敷彩卻不顯媚俗。
劉謙虛其實亦擅花鳥,《秋暉》用筆凝重,墨色交融,畫風樸實而又格調高雅。只是近年來她對山水的獨好遠勝于她對花鳥的迷戀,難能可貴的是她不以花鳥筆墨為負擔,而是在山水中巧妙地融入花鳥筆墨,別生情趣。
如今,劉謙虛在傳統山水筆墨語言的磨煉中,已漸入佳境,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責編: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