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察冀邊區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敵后創建的第一塊抗日根據地,轄區包括山西省東北部、河北省北部和察哈爾省全部,是八路軍115師副師長聶榮臻于1937年領導開創的。1938年l月10日,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在河北省阜平縣召開,選舉產生了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這是在華北敵后建立的第一個抗日民主政權。
由于當時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大環境良好,全國各族人民抗日熱情高漲,邊區抗日武裝發展迅猛,需要大量的軍需給養。邊區政府征收的合理負擔和田賦稅收,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軍費開支。“邊區財政現狀:半年開支需四百余萬,而半年稅收只八十余萬”,因此,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成立后面臨的一個最急迫的問題就是抗戰經費嚴重不足。為了緩解緊迫的財政問題,“須發行公債以資彌補”。1938年1月15日,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作出《關于財政經濟問題的決議》,決定實行戰時財政調度,依照中央募集救國公債之原則,準備發行小額低利之救國公債。1938年5月10日,晉東北第一區各縣縣長聯席會議議定:征籌2萬石糧食,請求國民政府批準發行200萬元救國公債。隨后,冀西各縣縣長聯席會議亦做出發行救國公債100萬元的決定。1938年7月1日晉察冀邊區政府正式發行救國公債,這是在華北敵后根據地第一次發行救國公債,公債票面值分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壹佰圓五種。
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珍藏有一套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救國公債票,對于研究晉察冀邊區的經濟貿易情況具有重要的價值。這套公債票為紙制品,橫式雙面印刷。壹圓公債票(圖1)以白色為底,圖案和文字呈藍色,縱10.5厘米,橫18.5厘米;伍圓公債票(圖2)以黃色為底,圖案和文字呈棕色,縱13厘米,橫19.5厘米;拾圓公債票(圖3)以白色為底,圖案和文字呈綠色,縱13厘米,橫19厘米;伍拾圓公債票(圖4)以白色為底,圖案和文字呈粉色,縱13厘米,橫19.4厘米;壹佰圓公債票(圖5)以白色為底,圖案和文字呈藍色,縱13厘米,橫19厘米。每種公債票正面上方從右向左弧形印有“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救國公債票”15個字,下方是公債票面額“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壹佰圓”字樣;公債票正面印有“本公債條例”共十條,條例文末落款為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主任委員宋劭文、副主任委員胡仁奎。在條例的文字上,蓋有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的紅色方形大印章。公債票正面用花邊方框圍起來,方框每個角上印有面額“壹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壹佰圓”字樣;公債票正面條例上面、左右上方分別蓋有發行公債票的編號。在公債票背面印有還本付息登記表,共有33格,表格右側豎印“以下三十三格于每年付息或還本后由付款機關填記一格”24字。
據資料記載,晉察冀邊區共發行救國公債300萬元,開始在北岳區發行200萬元,后又在冀中補發100萬元。決定發行救國公債后,邊區政府隨即制訂了《晉察冀邊區救國公債條例》《晉察冀邊區救國公債付息暫行辦法》《晉察冀邊區救國公債募集辦法》,對計息方法、付息還本手續、募集方法等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對于邊區政府發行救國公債的決定,各級政府和群眾抗日團體進行了廣泛宣傳。一些縣區政府和群眾及士紳代表還共同組織“救國公債征集委員會”,以宣傳救國公債的意義與推動公債的推銷。如五臺縣由政府犧盟會及各群眾團體學校駐軍各派代表一人, 組織了一個救國公債推銷委員會, 會內分四股, 總務股、宣傳股、勸銷股、考核股, 并有主任委員一人,并聘請士紳六人為指導委員。各地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宣傳方法,在廟會、演劇等時機和場合,積極向群眾宣傳、解釋購買救國公債的性質和意義,由于廣泛的宣傳鼓動,人民群眾普遍認識到了“多買一份救國公債就是多增加一份抗日力量”“多買一份救國公債等于多盡一份保衛邊區的責任”“借錢給政府就是幫助抗戰”。
在廣泛宣傳鼓動的同時, 各級政府機關、各級抗日團體更以自己的具體行動切實、有效地影響了廣大人民群眾, 如在唐縣縣農會自動節省辦公經費五十元、區會節省二元、鄉會節省一毛以作購公債費用。
各級領導干部紛紛帶頭認購救國公債,如平山縣農會主席老劉,家境不很富裕, 全家四五口人, 僅有五六畝地, 可是這次推銷救國公債, 他首先將平日辛苦積蓄的五塊錢購買了公債。
廣泛的宣傳鼓動、各級領導機關和干部的帶頭認購,影響、帶動了廣大民眾踴躍購買,因而認購公債的活動很快遍及全邊區。工人農民拿出勞動所得積極認購;婦女將多年保留的首飾貢獻出來,兒童紛紛拿出他們的糖果錢,一些開明士紳和富戶表示“有國才有家,不當守財奴”,認購幾十元、幾百元不等,有一個人購買二千五百元。已經出家的僧眾也慷慨陳詞:“我們雖然出了家,但我們沒有出國”,踴躍購買推銷救國公債,如五臺山六區佛教會雖處于經濟來源枯竭中,對于推銷公債仍十二分的努力,共推銷完二千余元。就連乞丐也熱心于購買公債,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戰救國, 如在代縣有一乞丐郎存柱, 將其平時討吃節省下來的三角錢, 全數購買公債, 以示愛國熱心。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晉察冀邊區發行救國公債還發展到了淪陷區。偽政府人員幫助推銷,自己也買了救國公債,表示他們也不愿作亡國奴, 要幫助抗日的邊區政府。敵占區的民眾聞聽邊區發行公債, 暗地里自動認購。例如,定縣一些被敵人占領的地方,百姓慘遭蹂躪,時刻盼望驅逐日軍,愿為祖國盡一分力量,遇此時機紛紛行動,某鎮民眾暗暗地自動認購6000元,計商戶5000元,一般民眾1000元。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