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7月,在寶潔運作了21年的營銷部門就正式宣布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品牌管理部,與營銷部門一起成為過去式的,還有CMO這個職務。
無獨有偶,6月初,英國最大的零售商樂購(Tesco)也宣布,現任CMO馬特·艾金森(Matt Atkinson)轉任公司首席創意官一職,而CMO這個職位被新設置的首席客戶官(Chief Customer Officer)代替,由吉爾·伊斯特布魯克(Jill Easterbrook)擔任。這也意味著,CMO的角色在樂購也將不復存在。
最近幾年,業界一直有一個聲音認為,CMO這個角色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寶潔和樂購的大調整,再次引起業內對這個問題的思考。這個時代,營銷是過時了,還是在演變?CMO走了,誰來負責營銷?
營銷是客戶關系管理
據寶潔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新成立的寶潔品牌管理部門主要承擔四項功能:品牌管理(以前歸為營銷),消費者與營銷知識(市場研究)、溝通(一些公司稱為公共關系,幾年前,在寶潔稱為對外關系)及設計。她同時表示,撤銷營銷部門并不意味著營銷成為過去式,相反,這代表未來營銷將承擔更大的職能,新的部門將對品牌的戰略、計劃和結果“單點”(Single-point)負責。
歐洲商情市場調研公司(Euromonitor)高級分析師奧盧·莫西丁(Oru Mohiuddin)認為,近年來,由于經濟低迷,消費者需求下降,再加上像聯合利華、歐萊雅這些競爭對手都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價格也很有競爭力,寶潔面臨著持續不斷的壓力。
為了應對這種競爭局勢,寶潔突圍的方法,是尋求更加細分的市場。“寶潔必須專注于開發它的品牌,在產品中運用更多的技術。這就需要對細分市場有更為深入的洞察,然后開發出相應的產品。這也是為什么它要朝品牌的方向轉變,目的就是針對細分的需求,找準自己的定位,”奧盧·莫西丁說。
寶潔并非唯一一個改變對營銷人角色定義的品牌。英國的零售商樂購和Asda、電信公司沃達豐、美國Visa都撤掉了CMO的職務,由首席客戶官或者首席品牌官來擔負起營銷的重任。這種轉變反映了一種共識:營銷不再是盡可能多的把東西賣出去,而是一種與消費者關系的管理,它更多的職責是與消費者進行互動和溝通。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向消費者進行單向宣傳的做法已經落伍,品牌必須建立一種雙向的對話,通過對話了解消費者需要什么,并圍繞他們的需求展開營銷,而不是盲目地向消費者宣傳自己的產品或服務有多好。
Intelligent Marketing Institute CEO阿利·理查茲認為,通過設置首席客戶官這個職位,品牌正逐漸將“以客戶為中心”的文化滲透到自己的DNA中,所以她認為,這種職稱上的改變是很重要的,“客戶主管這個職務很重要,因為它的職責是理解客戶的情感和需求,而不是公司的需求,”理查茲表示。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管理客戶關系,就意味著數據在營銷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IBM一項關于大數據的調查顯示,那些數據驅動型公司的表現比它們的同行要高出220%。然而2011年IBM的一項全球CMO調查(Global CMO Study)顯示,71%的CMO面對“數字爆炸”都表示沒有準備好。
美國太平洋大學數字媒體及營銷執行合伙人蘭德·舒爾曼就認為,“營銷”這個概念在不斷地演化,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涵蓋了創意、產品設計、需求挖掘等多方面的概括性的概念。所以,一個職位的改變,背后是營銷進化在驅動。
1993年,寶潔將當時的廣告經理一職撤銷,設立營銷主管職務,因為在當時,廣告已經不是建立品牌的唯一方法了。如今,當CMO這個角色也無法涵蓋營銷的所有內容時,它也終將被新的角色所替代。
當然,這種職務設置上的改變,并不意味著營銷已經過時,品牌管理工作的一些基本原則與營銷還是一致的,例如,公司依然要與客戶溝通,創造給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和營銷活動,與客戶建立關系等。不同的是,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社交媒體和手機,達成這些目標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改變。
誰將取代CMO?
如果CMO無法代表營銷,未來誰將取代CMO?
首席客戶官(CCO):未來的一個趨勢是,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設立首席客戶官,取代原來CMO的職務。根據英國首席客戶官委員會(Chief Customer Officer Council),這個職位最早在一些科技公司流行,現在一些快消、零售品牌公司也開始逐漸采用這一職位。根據咨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近期在美國做的一項調查顯示,77%的受訪品牌表示,它們已經設立了首席客戶官職位,或者職能類似的職位。實際上,這種現象不僅局限于美國,越來越多的品牌會擁有自己的首席客戶官。
首席客戶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客戶參與(Customer engagement)。據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84%的人相信,客戶參與將超越生產力,成為推動增長的首要因素。所以,未來首席客戶官的工作,也將圍繞客戶關系管理進行。他們將通過收集客戶數據,利用數據分析制定營銷戰術,制造親密的客戶關系,讓客戶對自己的品牌產生依賴。
首席數字官(CDO):2012年,高德納曾預測,到2015年,25%的機構將會設立首席數字官(Chief Digital Officer),它將取代CMO,并承擔起CMO的工作職責。用分析師大衛·威利斯(David Willis)的話來說:“未來十年,首席數字官將是最具戰略性的角色,IT領導人將有機會成為定義這個職務的人。首席數字官將負責數字商業戰略,同時,也是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橋梁,最終給企業帶來營收的人。”根據高德納的預測,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將是離這一職務距離最近的人。
Camford管理咨詢公司的馬丁·威廉(Martin Williams)認為,首席數字官這一職位的興起,原因在于營銷與技術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營銷人也意識到,軟件工具在實現營銷目標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他們又無法耗上半年到一年的時間,等IT部門來替他們安裝軟件工具。而首席數字官則不同,他可以在營銷部門內部自主開發一些營銷技術工具。
首席品牌官(CBO):像寶潔那樣,設立品牌管理部門,由首席品牌官擔負起營銷的職責,也是未來的一種趨勢。正如寶潔首席財務官喬恩·穆勒(Jon Moeller)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所指出的,新的部門和職能設置可以幫助寶潔整合品牌建設資源,集中精力向消費者傳遞更好的品牌信息,同時又可以分清權責,從而更好地決策,簡化營銷部門結構,騰出更多時間改善創意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