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空生意能賺錢就見鬼了。”1970年,當時的美國航空公司總裁C.R.史密斯如此說道。
史密斯所處的年代,沒有大數據對客戶的分析和了解,航空業的定價十分單一,從而錯失了許多盈利點。
“很久以前我就發現,這個行業存在的問題是:我們從A飛到B,再從B飛到C,卻用AC兩點間的連線定價。”5月,在Teradata天睿公司舉辦的“2014Teradata大數據峰會”上,美國航空公司全球合作伙伴營銷副總裁Rick Elieson說。
Elieson服務美國航空20年,在成為全球合作伙伴營銷副總裁之前,他主要負責數據的市場營銷和收益管理。按照他的說法,一家美國大型航空公司通過收益管理,每年可以增加超過5億美元的收入。一個成熟的收益管理流程,包括評估支付意愿的歷史信息,預測未來需求,在現有競爭環境中進行優化以及管理庫存分配。這一切,都是從了解自己的客戶開始。
Teradata Applications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楊志維(CY Yeung)表示,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客戶,以便制定更好的營銷策略。基于數據分析結果制定的營銷活動,能更好地接觸到客戶。美國航空公司應用數據倉庫系統進行個性化、高效營銷,就是基于大數據的數據驅動型營銷的典型案例。
美國航空有超過1億名會員,公司利用Teradata的解決方案,對這些會員進行定位和細分,重新設計產品線和票價結構,并通過直郵廣告、個性化電子郵件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給美國航空公司帶來顯著的變化,用Elieson的話來說,個性化是航空業解決所有問題的萬全之策。
區別定價:利潤增長魔法棒
航空業的定價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
早期的航空業定價簡單到單純地憑借重量計價,到如今,航空業計價紛繁復雜,涉及到的變量也是五花八門,僅1998年到2009年的11年間,美國航空業對同一航程的區別定價數量就增長了幾乎400%。
定價過于簡單,顯然無法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公司將無法實現收益的最大化。Elieson說,如果定價復雜一點,給航空公司帶來的變化就會有大不同。而定價復雜化的依據,是通過探究大數據,對客戶進行細分。
美國航空公司有1億多的客戶,構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美國航空將客戶分成兩類:一類是商務出行。這類客戶的特點是,他們對靈活性的要求很高,他們訂票通常都是短期規劃行為,對價格不敏感,但對日程和服務比較敏感;另一類為休閑出行,這類客戶通常會提前數月制定出行計劃,由于是非必要性的支出,通常對價格比較敏感。
通過對客戶進行細分,美國航空將原來的單一產品打造成一條產品線,將各種服務分拆開來,供客戶自由選擇,如提前登機、搬運行李、餐飲、接送、優選座位等服務,不同的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選擇,如此一來,定價也變得豐富起來。
另一個策略是價格組合。正如Elieson前面所說的,在過去,從A點飛到B點再到C點,通常用AC兩點來定價。眾所周知,三角形的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個定理放到航空業也適用。通過對一個飛行區段內的航線機票定價進行組合,原來從A點到C點只有一種選擇,如今可以從A到D再到C或者從A到E再到C。這一方面方便更多的客戶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路線,也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6塊樂高積木,有幾種組合方式?”答案是915103765。
借用樂高這個驚人的數字,Elieson形象地說明將客戶細分后美國航空公司產品和定價的變化有多大。2012年,在原來的基礎上,美國航空公司對機票結構進行改革,演變成如今的5大類。
第一類Choice,即最低價。選擇這類價格的乘客也可以購買其他的服務產品;
第二類Choice Essential,在最低價的基礎上,往返增加68美元,乘客即可改變自己的線路而無須增加額外費用,同時可以免費托運一件行李(貴賓常旅客可免費托運三分之一的行李),享受第一批登機;
第三類Choice Plus,往返額外支付88美元,即可享受:免費托運一件行李(貴賓常旅客可免費托運三分之一的行李),第一批登機,50%的里程獎勵,同一天內的航班變更免費,同一天內改簽免費,以及登機后提供酒飲料;
第四類Fully Flexible,票價不定,享受的特權包括:可退款機票,免費托運兩件行李,超級主艙座位或優選座位優先獲得權(在售票臺、安檢通道、登機通道享有優先權),同一天航班變更,同一天改簽,可使用500英里升級禮券;
第五類Business/First,票價不定。選擇商務或者頭等艙的乘客可享受所有他們想要的特權,包括優先行李處理,免費托運三件行李以及優先獲得權。
美國航空的這次機票結構改革,被業內人士稱為是一次“創新”。Elieson表示,票價改革的目標,是希望乘客會更多地關注服務和產品而非價格,這樣公司可以在出售更多的產品的時候,又避免引起乘客的不滿。
實施票價改革后,2013年4月,美國航空公司公布當年第一季度盈利800萬美元,營業收入達到61億美元,并終止了于2011年提出的破產保護。
個性化郵件:小改變帶來數百萬增長
個性化郵件是美國航空在大數據探究后的又一個殺手锏。美國航空公司會通過對客戶的細分,打造客制化的內容,定期給客戶發送個性化郵件,向客戶介紹客制化的產品和服務。
在個性化郵件中,Elieson認為,美國航空最成功的個性化戰略是它的“購物車遺棄再定位”郵件。這類郵件通過對客戶的再定位實現二次鎖定,帶來的價值有目共睹。
Elieson用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數據說明再定位郵件的重要性。數據顯示,盡管網站設計和客戶的在線購物滿意度都提高了,但仍有88%的網購者表示,他們會在沒有完成交易時,放棄在線購物車內的商品。這其中,價格和時間是顧客放棄的首要原因。比如,運費和手續費過高,希望和其他網站比較一下價格,產品價格超出我的預期等。
面對這部分客戶,美國航空選擇了利用個性化郵件二次鎖定。例如,如果有客戶在網上選擇了一張從洛杉磯到紐約的機票后,最后因為價格高出預期選擇了放棄。公司將針對該客戶,再次發送郵件,向他介紹最新的票價優惠。
這類“購物車遺棄再定位”郵件,會帶來大量的“回頭客”。據Elieson介紹,二次定位郵件中,通過單定價點(即提供一個可選價格)郵件,40%的二次目標客戶能帶來30%的收益增長;通過雙定價點郵件(提供兩個可選價格),60%的二次目標客戶會帶來70%的收益增長。
這類個性化郵件針對節假日出行的乘客效果十分顯著。例如,針對感恩節期間出行的客戶,二次定位郵件可以實現57%的轉化率,圣誕節出行的客戶中,49%的人在收到二次定位郵件后,會選擇重新購買機票。
目前,個性化郵件是美國航空公司一個重要的營銷手段。通過個性化郵件,美國航空公司網站的訪問率上漲了300%,點擊率上升了200%,以及每年數百萬的收益。
美國航空公司在營銷上的新突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數據分析技術的新進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大企業熱衷于利用數據驅動型營銷。據《Teradata全球數據營銷調查報告(2013)》分析,基于對全球1000名市場營銷人員的調查,Teradata發現,58%的營銷人員相信數據驅動型營銷能夠幫他們做出更好的決定。
Elieson也表示,美國航空對數據分析的探索和應用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