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數字與通訊技術的不斷更新,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給我們帶來了一場新的媒體變革,傳播模式的轉變、數字信息的多樣化、新的社會需求的出現,使傳播速度在日益加快,數字媒體藝術與動漫已經越來越多地融合在一起,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喜愛。
本文以動畫專業中的動漫角色造型課程改革為切入點,在多年教學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設計出充滿個性、動感時尚、實用性強、且能夠引起消費者審美共鳴的動漫卡通角色。
一、動漫卡通設計的原則
(一)造型簡潔夸張,內涵深刻
造型簡潔、夸張幽默是動漫卡通設計的首要任務。常見的卡通形象在形體比例、表情動作等方面的處理概括而簡潔,夸張而富有感染力。在教學中,要求學生注重觀察生活中人物的各種表情、動作及情緒的變化,在現實生活狀態下對角色進行提煉升華。角色設計主要依靠動作、表情來傳情達意,需要給人的印象夸張并不夸大,簡潔而不簡單。這種幽默而富有戲劇性的卡通角色更易于當今處于快節奏、高壓力生活中的人群接受并喜愛。
動漫卡通角色不僅是一個視覺符號,還要有深刻的內涵。例如:來自西班牙小短片《雇傭人生》,該片講述了西方資產階級的階級雇傭關系,人們在雇傭和被雇傭,壓迫和被壓迫中生活。因劇情設計需要,片中人物設計借助于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大腦袋、大鼻子、縮減嘴巴、漠然的表情形象,這種漫畫風格的角色設計給人印象鮮明,深刻地揭示了故事內涵。
(二)動感時尚,富有親和力
動漫卡通造型設計的手段是角色造型創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主要體現在動物、植物的擬人化上,無論具象表現還是抽象表達,設計者充分發揮想象力,模糊動物與人之間的界限,賦予非生命物體以生命和人的特征。如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寵物狗被主人將毛發染色或剃成各種各樣的造型,穿著各式的寵物裝,就可以轉換立場,進行擬人化的表現這些狗狗或開心、或羞澀、或憤怒的情緒。大家熟知的經典形象:米琪、唐老鴨、加菲貓、藍精靈、麥兜等,這些擬人化的角色造型簡潔、無拘束、符號化、貼近生活,直白易懂且富有親和力,表達的都是人類的情感,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
當下,年輕的消費群體是消費市場的主力軍,他們追求自由、時尚、新鮮的生活特質,而動漫卡通形象的設計突破了傳統媒體傳播的框架,活潑動感的角色塑造、動漫周邊產品的開發、COSPLAY的角色扮演與最流行的媒體、最前沿的科技、最時尚的元素搭配,無論從視覺到聽覺均能夠給年輕人一份新鮮的刺激與感受,滿足了他們對時尚生活的追求。
(三)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
動漫卡通造型設計的題材豐富、表現形式靈活,為了更好地迎合受眾適應市場需求,不僅需要扎實的造型功底、絕妙的創意還需要借助于最新的技術手段。數字技術的全面引入,為動漫卡通造型的數字設計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夸張簡潔的個性化造型具有良好的注意值,而技術的進步毫無例外地帶動了設計觀念的變化,拓展了卡通設計的創作空間。
以皮克斯1997年創作實驗動畫短片《棋逢敵手》為例,此片以高超的三維技術手段制作而成,近乎完美的人物造型、逼真的表情動作令人難忘。片中主角忽而俏皮古怪、忽而嚴肅認真地面對棋盤自我博弈,其雙重性格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使觀眾不由自主地將自己融入其中,成為一個觀局者。設計師扎實的造型能力、恰當的設計理念和精湛的技術手段造就了角色的成功。
(四)虛擬性
好的動漫卡通形象是動畫片的靈魂,相對于影片中演員的表演與化妝造型,動漫卡通造型在創作上具有更大的創意空間,賦予角色鮮活的生命、獨特的形象、獨有的語言、表情及動作,能夠演繹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推動劇情的發展,充分體現角色的性格魅力。比如,課堂上,學生在擬人化產品設計中設計,創造了多個獨具特色的高腳杯,由于對角色設定的喜愛,進而為其量身撰寫了一個由多個不同形狀與個性的高腳杯與各種類型的酒之間引發的愛情故事,最終,每一種酒都找到了與其相匹配的酒杯。為后期動畫短片的創作奠定了基礎。
二、動漫卡通造型設計在數字媒體中的應用
在動漫角色造型課程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一個階段的課堂訓練之后,我們會通過網絡資源,搜索一些相關賽事,有針對性地將作業與賽事結合;或者與動畫公司合作將后期作業與公司項目結合,在實際的項目設計中不僅提高了實踐能力,還能夠獲取最新的市場資訊及媒體需求。
(一)動漫衍生產品的開發
好的動漫卡通角色不僅具有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商業價值,是整個動漫產業鏈的核心。以大家熟知的卡通形象Hello Kitty為例,被稱為最具價值的貓,誕生于1974年日本設計師清水優子筆下。不同于以往深入人心的卡通形象,Hello Kitty并不是動畫電影、動畫系列片或者漫畫中的主人公,但卻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給設計他的三麗歐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據了解,Hello Kitty不僅每年為三麗歐公司帶來5億美元的利潤,同時為使用其形象的企業帶來幾十億美元的收益。它的成功得益于三麗歐公司一系列有效的卡通形象全方位營銷策略。即開發各種各樣的衍生品,只要不是負面的影響,該公司都會給予使用授權,成為商業運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因此,在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地方,都可以看到kitty貓的身影。
(二)網絡媒體的應用
網絡新媒體的互動式平臺為那些從事動漫創作的愛好者們提供了一個參與、交流、分享和走向商業化的契機。如:《我叫MT》飛碟說系列動畫、《打,打個大西瓜》、《李獻計歷險記》、《十萬個冷笑話》等迅速走紅,均得益于網絡媒體的特性和優勢,為這些僅依靠個人或微型動畫制作團隊創作的短片贏得極高的人氣。以發布于“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的《十萬個冷笑話》為例,其幽默惡搞的風格深受年輕人的喜愛。據其官網顯示,《十萬個冷笑話》第一集在網絡播出3個小時后,其新浪微博的轉發量破萬,轉發熱度位居榜首。在隨后的三天,訪問量達到一千萬次,擁有大量的“粉絲”,歌星周杰倫為其配音后贏得了更高的人氣和知名度。
網絡媒體的急速發展,為動漫卡通形象設計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韓國青年設計師設計的卡通“流氓兔”,賺取了新媒體平臺與動漫聯姻的滿滿一桶金。北京某高校學生設計的卡通“兔斯基”,被譽為史上最紅的“兔子”,并為“摩托羅拉”代言。短短幾年內,國內網絡卡通造型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小破孩、阿貍、悠嘻猴、綠豆蛙、刀刀狗、炮炮兵等。這些動漫造型通過QQ、微信、MSN表情、數字漫畫等方式快速傳播被大家熟知并喜歡。最初,這些動漫卡通表情大多免費使用,隨著大眾對各種風格動漫卡通形象的不斷需求,越來越多的卡通角色表情被設計出來,逐漸開始付費使用。同時在線下開展商品授權,繼而推出相應的漫畫、玩具、禮品等各種周邊衍生產品,獲得了極高的商業價值。
(三)手機媒體的應用
手機作為一種新型媒體以其精巧易攜帶的特點,應用價值也日益凸現,各種動漫彩信、動漫圖片、知名卡通形象的植入等充分體現在手機上,有的下載量達到數萬次以上,為手機廣告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兔斯基、MT、阿貍等一大批在網絡上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國產卡通形象,正在借助于手機游戲及應用服務“賺錢”且收入不菲。在動畫產業發展成熟的日本,動畫設計師們已開始針對手機媒體開發動畫作品。2012年,日本即時通訊應用軟件LINE的品牌形象“上班族”宣告動畫化,該應用軟件相當于中國的“微信”。以 “LINE”原創表情角色為主角,講述上班族們的日常生活故事。該系列片每集時長只有五分鐘,這一定位充分考慮處于新媒體時代人們的需求,視頻短小精悍,由于時間短,占用內存小,更易于人們觀看下載,五分鐘的長度可以充分利用人們的碎片時間,一經推出后收到了很好的反響。
結 語
數字化時代的傳播環境已不同于過去,在傳播方式以及制作手段飛速發展的前提下,動漫卡通造型在教學中必須要準確把握市場,及時了解受眾需求,不斷調整完善教學結構,才能夠設計出滿足受眾審美需求并且具有自身特色和有針對性的卡通角色,以便人們面對海量的信息擁有更大的選擇權。
(河北師范大學第13批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
(責編:宗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