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會+章沖成

今年1至10月,全省“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六項行動共完成投資376.1億元,為年度計劃任務315.4億元的119.3%。
據統計,完成投資排位依次為:小康房(130.5%)、小康路(127.2%)、小康訊(109%)、小康寨(106.7%)、小康水(104.6%)、小康電(98%)。
小康房安全舒適
全省小康房行動計劃在今年1至10月累計完成投資91.3億元,為年度任務70億元的130.5%。農村危房改造累計開工35.4萬戶,為年度任務的101.2%;完工31.3萬戶,竣工率89.5%,項目覆蓋1396個鄉(鎮、街道)、14003個建制村。小康房累計開工29622戶,為年度任務的118.5%;完工27236戶,竣工率108.9%,項目覆蓋639個鄉(鎮、街道)、1688個建制村。
在這項行動計劃中,威寧縣完成了年度任務的162.1%,僅次于貴陽市(179.1%)。
威寧縣今年4月底正式啟動實施11828戶危房改造任務工程,堅持“最危險房屋、最困難群眾”優先的原則,確保小康房建設公平、公開、透明。截至目前,共建設小康房420戶,其中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1800戶和小康房建設370戶,受益48900多人,共投入補助資金1.46億元,有效解決了農村住房問題。
在威寧縣的小康房建設中,板底鄉安坪村的變化較為顯著,昔日臟亂的農家變成花園式的美麗鄉村:一條條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戶,一座座土坯房變成白墻黛瓦的別墅式農家新居,庭院干凈、整潔。迎著落日的余暉,安坪村顯現出一片和諧、寧靜之美。
鄉黨委委員、副鄉長胡勇介紹:“現在,安坪村有了別墅式農家新居,有可以健身運動的籃球場,有便捷的水泥路,還有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播放室 、便民服務站和公共廁所,生活條件改善得太多了!”
小康路四通八達
美麗鄉村小康路行動計劃作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六項行動計劃之一,是實現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先決條件。全省各地積極部署、合理分配建設任務,科學安排施工計劃,美麗鄉村小康路建設快速推進。截至10月,全省小康路行動計劃累計完成投資166.6億元,為年度任務131億元的127.2%。
其中,村以上部分累計完成投資145.7億元,為年度任務的132.7%。村以下部分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為年度任務的98.6%。
在全省各縣(市)中,仁懷市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的254.1%,位居第一。
“仁懷市小康路建設干勁足、投入大、進度快、標準高,真正做到了建一條、成一條、通一條,在全省做出了示范。”11月12日,省交通廳黨委書記、廳長陳志剛在調研仁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時說。
仁懷市計劃到2015年底實現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運、組組通公路、村寨路面硬化的目標,陸續投入40億元資金建設美麗鄉村小康路,確保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小康提供交通運輸支撐和保障。以九倉鎮為例:2014年全鎮擬建小康公路120公里,目前完成36公里,占總任務的30%,已驗收合格7條共計7.6公里,申報驗收合格率100%。九倉鎮三星壩村民陳偉和陳美英兩兄妹就是小康路的直接受益者。當地恬靜的自然環境、清新的山鄉空氣,吸引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前來觀光度假。陳偉看好商機把自家房屋變成了鄉村旅館,辦起了農家樂,平均每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一年下來能掙10來萬元。
“公路通了,風貌一改,房子變漂亮了,來我們村的游客也變多了。要不是新農村建設,我這農家樂也開不起來!”陳美英高興地說。
小康訊溝通便捷
全省小康訊行動計劃在今年1至10月累計完成投資7.8億元,完成年度任務7.2億元的109%。
通信部分累計完成投資5.4億元,為年度任務的109.7%,項目覆蓋1531個鄉(鎮、街道)、2268個建制村。
郵政部分累計完成投資2.4億元,為年度任務的107.5%。補建并移交空白鄉鎮郵政局(所)571個,完成農村郵政普遍服務危舊網點改造項目183個,設置村級郵件接收場所391個,累計在95個鄉(鎮、街道)開設農村快遞服務網點。
按照小康訊行動計劃部署,全省計劃投資4.92億元,完成2300個行政村通寬帶和1600個自然村通電話任務。
小康寨服務配套
全省小康寨行動計劃在今年1至10月累計完成投資21.6億元,完成年度任務20.3億元的106.7%。實施項目覆蓋1124個鄉(鎮、街道)、5094個建制村。“三改”及庭院硬化工程累計完成65.1萬戶,為年度任務的162.7%;累計完成垃圾收集處理項目291個,為年度任務的96%;累計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項目97個,為年度任務的89.8%;便民設施累計完工2255個,為年度任務的101.1%;文體活動設施累計完工2311個,為年度任務的97.3%;污水處理設施累計完工3495個,為年度任務的85.8%;照明設施累計完工82608套,為年度任務的92.5%,覆蓋3172個自然村寨。
貴安新區完成年度任務的434.6%,遠遠高于各市(州)。貴安新區的平寨村見證了該區小康寨建設的歷程,由一個普通的鄉間村落蝶變為一個基礎設施完善、生活便捷、村容美麗的“村中城”。現在的平寨村,不僅有廣場、球場、停車場、綠化帶、體育設施,還具有完備的水電管線、排污管道、太陽能路燈。基礎設施的完善給村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81歲的布依族老人王庭光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很感謝黨和政府讓我看到村子里這么大的變化。以前是泥巴路,都是灰塵,道路旁也是堆著垃圾;現在修了油路,環境好了,路邊還種上了樹,我每天到村里散步,看著都高興。”
利用靠近貴陽、安順的地理優勢,黔中大道、清楊路和貴廣公路穿境而過的交通條件,平寨村還發展了鄉村度假旅游業。村里不僅有隨處可見的餐館、旅店,還有了酒吧、KTV、足療城。去年在外務工的韓秀芝一家聽到村里建設的喜訊后,返鄉開了旅店、飯店、小賣部。“我們家是今年6月份才開業的,現在每月都有幾千塊的收入。自己回家做事,不用在外面給別人打工,日子好過多了。” 韓秀芝滿臉笑容地說。
據平寨村支部書記陳明憲介紹,“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后,村里二百多名外出務工人員都回到家鄉,有的開餐館、有的開酒店,有的就在附近的工廠干活。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8400元,今年預計可達到8600元。陳明憲說:“國家的政策扶持,為我們帶來發展的商機。村民們返鄉謀求更大的發展,也得到了實惠。我們正在籌建貴安新區平寨社區園林綠化公司,在美化平寨村的同時也將帶動社區旅游業的發展。”
小康水安全放心
全省小康水行動在今年1至10月累計完成投資56.4億元,為年度任務53.9億元的104.6%。新增機井1988口,為年度任務的93.6%,項目覆蓋584個鄉鎮、1140個村。解決農村271.5萬人飲水安全,為年度任務的116%。發展農村耕地灌溉面積101.2萬畝,為年度任務的109.2%。建設“五小”工程50917處,為年度任務的101.8%,項目覆蓋1096個鄉鎮、4761個村。
安順市完成了年度任務的116%,位于各市(州)前列。數額最低的銅仁市也在10個月里完成了年度任務的100.6%。
銅仁市川硐鎮上街片區兩口稱為“大井”、“包包”的水井是周邊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以前,由于長期無人管理,水質受到影響,居民用水不便。
在建設小康水的過程中,川硐鎮政府對“大井”、“包包”進行了大檢修,同時整治周邊環境,設置了兩個專用清潔池供居民洗菜、洗衣用;還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落實了水井管護責任。現在,環境好了,水井恢復了往日的生機,當地居民喝上了安全放心的小康水。
小康電助推建設
為切實抓好小康電示范點建設管理,將小康電建設打造成精品工程,貴州電網公司積極推進小康電行動計劃,規劃在2013年至2020年投資271.1億元建設安全可靠、智能綠色的農村電網升級版,以優質的供電服務,助力建設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美麗鄉村。
今年1至10月全省小康電行動計劃累計完成投資32.4億元,為年度任務33億元的98%。從小康電行動計劃累計完成投資情況來看,各市(州)齊頭并行,都在穩步推進。通過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農村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理順電網管理體制、農村電網電壓質量提升”四大工程,農村電壓不穩、電損量大、抄表難等問題正在逐步得到解決。(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