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令奇
深化改革元年已接近尾聲。在這一年中,有少數領導干部對改革認識不夠,推進改革的動力不足,有意無意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無形阻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慣性思維”的束縛。長期執政環境下,部分領導干部產生了慣性思維或惰性思維。一些領導干部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視改革為畏途,習慣于穿舊鞋走老路。
“等待觀望”的態度。一些基層干部認為改革更多屬于頂層設計范疇,是上面的事,自己做好“底層施工”就可以了。有的怕承擔改革的責任,擔心改得越多錯得越多,不敢擔當,不敢作為。一些領導干部想先看看別人怎么做再說,觀望氣氛比較濃。
“既得利益”的阻撓。一些領導干部習慣于特殊身份和官位所帶來的利益和特權,出于自我保護的心理,從改革方案的設計到相關改革舉措的出臺、落實等各個環節,會想方設法制造各種障礙,希望繼續保持較多的權力、資源、話語權。
“制度意識”的淡漠。受“官本位”思想的影響,部分領導干部在制度合乎自己利益時就強調按制度辦事,不合乎自己利益時就想方設法越過制度。不敬畏法律制度,在法律制度面前我行我素,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缺乏基本的法治思維和法治選擇。
“脫離實際”的問題。一些領導干部制定改革舉措時,往往和群眾需求、基層實際存在不相適應的情況。有的操作流程復雜繁瑣,實際效果卻不好;有的方式方法簡單粗暴,讓群眾難以接受;有的把過去工作翻新重現,難以形成改革效應。這樣的改革舉措既不能深化群眾的改革認識,也沒有給群眾帶來實惠,背離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初衷。
領導干部是帶領群眾推進改革的骨干力量,而以上思維的存在卻讓領導干部成為了改革阻力。須知,只有以長遠眼光、積極心態投身改革實踐,才能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不辜負人民群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