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邦
摘 ? ?要: 初中生升入高中后,受許多變化因素的影響,不能很快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導致數學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本文分析了學生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以及搞好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相關措施,以便實現學生又好又快地發展。
關鍵詞: 初高中數學 ? ?銜接 ? ?教學策略
初中畢業生以較好的數學成績升入高中后,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快適應高中數學學習,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少數學生甚至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本文分析了學生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以及搞好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相關措施,以便實現學生又好又快地發展。
一、學生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
從環境和心理方面講,有的高一學生對環境的變化不適應,在經歷了緊張的中考后產生了“松口氣”的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還有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有畏難心理。
從教材方面講,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從課時方面講,在初中,由于教學內容少,題型簡單,因此課時較充足。而到了高中,由于知識點增多,課時減少,課容量增大,進度加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
從學法方面講,在初中,學生習慣于圍著教師轉,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到了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二、搞好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的策略
1.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自主建構的,也就是說,一切新的知識都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意義自主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數學學習不應被看做學生對于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就好似一個容器可以任意地被裝進各種東西,恰恰相反,數學學習同樣是每個學生的主動建構,他按自己的認知結構建構(同化或順應)自己的認知結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先引導學生分四個模塊整理初中數學內容:代數、幾何、統計、概率,建立各自的知識網絡結構。比如代數的主要研究對象有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這五個研究對象依次是螺旋上升的關系。而高一數學必修一就以函數為主線進行學習,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這時以初中學過的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為銜接基礎,類比學習其他基本初等函數,建立完整的函數知識網絡結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建立知識網絡,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2.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次教學。
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難度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做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的總結及舉例說明。
3.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是培養理性思維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們要時刻注重數學思想與方法的提煉與應用,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思,觸類旁通、橫向聯系、縱向發散,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改進學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有不同的學法,改進學法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積累過程。一個人只有不斷接受新知識,不斷遭遇挫折產生疑問,不斷總結,才會不斷提高。通過與老師、同學的接觸交流,逐步總結出一般性的學習步驟,包括:制訂計劃、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和課外學習等方面,簡單概括為四個環節(預習、上課、整理、作業)和一個步驟(復習總結)。每個環節都有深刻的內容,帶有較強的目的性、針對性,要落實到位。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聽課習慣。聽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師講的關鍵部分聽懂、聽會,聽的時候注意思考、分析問題,若光聽不記或光記不聽,則必然顧此失彼,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應適當地做筆記,領會課上老師的主要精神和意圖,多種感官能協調活動是最好的習慣。引導學生養成獨立作業的習慣,要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切忌一遇到小問題或習題不會做,就請教老師同學。引導學生養成系統復習小結的習慣,將所學新知識融入有關的體系和網絡中,保證知識的完整性。
5.培養數學學習興趣和抗挫折能力。
我們在高一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學不好數學,教師不能一味責怪學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學生中,從各方面了解關心他們,特別是“差”生,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學習及生活上存在的問題,使學生提高認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提問和布置作業時,從學生實際出發,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使其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其學習熱情。我們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質,使他們在失敗面前能冷靜地總結教訓,振作精神,主動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努力爭取今后的勝利。
總之,在高一數學的起步教學階段,分析清楚學生學習數學困難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能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從而更高效、更順利地接受新知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2]袁振國(譯).教育研究方法導論.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3]張筱瑋.中學數學理論與實踐.修訂版.吉林: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0:125.
[4]陳運森.數學教學通訊.修訂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