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華
一
“高效理想課堂”從其實施的動態過程來觀察,教學者幾乎完全退到了幕后,推動學生全員參與的“主動出擊”式學習型課堂成為我校教學的主流。而以傳統教學理念實施課堂教學是生物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主體的“逆襲”,對我們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同時也更能夠檢閱教學者研究教情、學情的能力。
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用最通俗的方法表達,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所收獲。具體表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
“高效理想課堂”的形勢下,我們該如何提升生物課堂上學生主動學習的效率呢?
筆者認為,首先要徹底進行一場自我的思想變革,拋開傳統的教學觀念,適應新的教學形勢。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教師自身以學習者的角色體驗生物學習,從學習者的立場發現問題、反思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學會向生物學知識提問”、“學會向生物學問題的解決提問”。給他們說話的機會和展示自我的講臺,在合作交流的氣氛中激發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火花,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課前充分研究學情,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它對高效理想課堂的良好運作,對保證課堂上知識信息輸出得循序漸進至關重要。因此哪些知識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識需要理解并會運用,掌握哪些生物學的基本技能,培養了哪種生物學思維能力,“退居幕后”的教學者是需要運籌帷幄的。
制定教學目標的幾個關鍵點必須了然于心:
1.教學目標盡可能用清晰明確的語言陳述,不僅教師能理解,學生也要能理解,避免用含糊的語言陳述目標,以免不同的學生對目標產生不同的理解。
2.教學目標要陳述清楚學生自主學習活動后的變化,杜絕以“教師行為”代替“學生行為”,造成“高效理想課堂”評價的依據沒有確定性。
3.教學目標應盡可能反映不同能力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要因目標的陳述而限制學生的發展。
接下來要做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表現欲,利用青少年大都喜歡在別人面前表現自我的特征,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對學習動機的激發進行內在的傳導。學習動機的激發是形成學習積極性的內在因素,它是在一定課堂教學情境中,利用一定誘因,使已形成的學習需要由潛在狀態變為活動狀態的過程。這需要教學者有足夠的教學機智。
再有,對于正在我校推行的高效理想課堂而言,有一個相對的時間指標,即教學者講話時長不得超過10分鐘。也就是說有2/3的時間讓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復習課上學生應對會自如許多。對于未曾接受過的新知識,一是學生通過課前自學并不能弄清所有問題,尤其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不平衡的;二是新授課教學者如果課前不備學情就徹底放手顯然是不行的。
怎么辦?筆者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將學生自然小組中能力中等的學生各抽出一個代表,在一節新授課之前,對少數學生先進行摸底,對新知識的重難點預先給出應有的提示,做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通過示范,邊想邊說及演示幫助學生把新信息與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再由這些在課堂上有足夠底氣的學生做“小先生”,既將知識點落實透徹,又激發中等生在課堂上講授新知識的熱情。
二
以《免疫調節》(第一課時)教學為例:
本課時重點是學習免疫系統的組成,人體的三道防線,以及艾滋病的流行與防治等內容,其中免疫系統的組成是教學重點,人體的三道防線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是難點。在課前自學過程中,學生難以將這些知識點理解透徹,課前可與主講學生進行如下交流。
師問:1.在感冒流行的季節里,有的同學能始終很健康地學習、生活,而有的同學卻未能幸免,為什么?
2.吃同樣的魚、蝦等食物,多數人安然無恙,有的人卻出現全身發癢、起泡等過敏癥狀,這又是為什么?
3.有的病人因腎臟功能衰竭而急需腎移植時,必須找到一個與之相“匹配”的腎臟,腎移植才有可能成功,這又是為什么?
接下來示范分析幾個預備好的資料做示范分析:
【資料分析一】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種致病的鏈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潔皮膚上,2小時以后再檢查,發現90%以上的鏈球菌都被消滅了。
【問題一】為什么涂在清潔皮膚上的病菌會很快死亡?這說明皮膚具有什么作用?
教學者可以將“皮膚的保護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和呼吸道黏膜上纖毛的清掃作用的圖片提供給學生以做備用教具。
【資料分析二】當病菌侵入人體內時,吞噬細胞(一種具有吞噬能力的細胞)會趕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消滅。
【問題二】病菌在什么情況下能夠侵入人體內?人體的哪些組織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細胞?
將溶菌酶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和吞噬細胞作用的圖片及FLASH動畫做好提示并提供給學生課堂展示備用,方便學生歸納第二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在此基礎上,全部學生共同理解后面的問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后續輔助問題可以作如下設計:
【大家談】生活中常見狗、牛用自己的舌頭舔傷口,這是怎么回事?
引出重點:組成人體的第一、二道防線對病原體的作用有何特點?
【師生共同小結】這兩道防線的共同特點是人人生來都有,對多種病原體起作用,是非特異性免疫。
【資料分析三】當水痘流行時,已經提前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會安然無恙;而沒有接種疫苗或沒有出過水痘的人則往往患病。
【問題三】為什么接種過水痘疫苗或出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襲呢?
此時學生再回到課本中,很容易總結出第三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并歸納第三道防線的作用特點和特異性免疫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