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茜 習覓哲
摘 ? ?要: 縮略語古已有之,這已為學術界所共知。現代漢語中就更不必說,縮略語已成為語言表達和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隨著縮略語的普遍運用,通過縮略方式創造的新詞成為現代漢語詞匯系統的重要來源之一。縮略語不僅是對外漢語詞匯教學的重點之一,還是二語習得的重難點。本文以漢英兩種縮略語的構詞類型為切入點,對比分析得出兩者的異同點,找尋適合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縮略語 ? ?對比 ? ?對外漢語教學 ? ?教學方法
一、引言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句子的基本結構單位,沒有詞匯就無法傳遞信息,也就無法交際[1]。無論哪一語言,詞匯都是其最基本最關鍵的部分。因而,詞匯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中之重。縮略語是漢語詞匯學中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對漢語學習者來說也是比較難以掌握的部分。在中國古代就已有縮略現象的存在,有記錄的典籍可追溯到先秦時代。現代漢語更不用說,縮略語已成為語言表達和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2]。隨著社會生活快速發展變化,按照語言經濟原理,縮略已成為一種主要的構成新詞的方式。因而,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對縮略語的教學愈顯重要,有必要對其進行專門的研究,從而使得漢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漢語,更好地進行交流和日常交際。
二、縮略語概述
(一)縮略語的產生。
古代已有縮略產生,那時候將縮略叫做“語急”,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典籍。《殷周金文集錄》中記錄有這類現象,“四年,相邦呂工寺工龍承”里的“呂”,據語境實質上是指稱“呂不韋”,為“呂不韋”之省稱[3],這當然可以看成是縮略。此后的各個朝代,詞語縮略現象并未斷絕到現代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成為一種新興的造詞方式。縮略的產生,簡言之,就是語言追求經濟性原則的需要。從語言應用角度來看,有些詞語如果沒有縮略,頻繁使用全稱,別人聽起來會感覺麻煩,并且過長的語句不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語言的使用就是為了表達思想和獲取信息,在交際過程中,人們都希望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信息量。另外,從語言發展的角度來說,隨著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為了滿足人們平常交際交流的需要,迫切需要產生一些新詞語(包括縮略語)。總而言之,縮略的產生不僅是語言表達準確簡要的需要,還是語言發展的必然結果。
詞語的縮略現象不是只有漢語才有,英語詞匯中也有縮略現象。它與漢語縮略語相同,在古英語時代已經出現,當時多出現于錢幣、圖畫和石碑中。例如:古時,古羅馬人把RSP(Roman Senate and People)當做“古羅馬元老院”的縮略語。隨著現代英語的迅速發展,使得英語縮略語得到廣泛運用。
在英語中,主要有兩個用以表示縮略概念的詞,它們是abbreviation和Acronym。它們的具體定義如下:“abbreviation: a shortened from of a word,such as‘Drfor‘Doctoror‘PTOfor‘please turn over.”(縮略語就是把原詞語進行縮略而得到的新詞。)[3]“Acronym: word fomed from the initial letters of a group of words.”(首字母縮寫詞:由詞組中各個詞的首字母組成的詞。)本文主要采用abbreviation定義英語縮略語。
(二)縮略語的特點。
縮略語指在形式比較穩固而較繁瑣的詞或短語中,只保留其主要語素的與原詞語意義相同的詞語。在現代漢語中,這是一種較為特別的詞匯現象。縮略語的主要特點可概括為簡明性、時代性、表義性。首先,縮略語形式簡短,但內容豐富、準確,具有很強的壓縮信息能力,這是其最突出的特點。其次,縮略語是一種重要的語言現象,語言具有社會性,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和發展的產物,具有時代性。最后,縮略語的表意性,主要指縮略語可以通過簡短的語言表達豐富、繁雜的意義。縮略語雖然只提取原型詞語的主要語素,但其字面仍然有極強的表意功能。
(三)縮略語的研究現狀。
現代學者對縮略語的研究,大約開始于半個世紀前。其一直是語言工作者關注的一個熱點。人們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對它的認識不斷加深,并有所成就,也出版了不少這方面的工具書。特別自九十年代開始,縮略語作為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單位,其使用次數越來越頻繁,理論研究進入高潮。學者們對縮略語進行了多角度、多層面的研究,主要涉及縮略語的定義、性質、構成、特點及規范化等問題。近三十年來,我們對縮略的認知有了很大的進展,語言學研究進一步提高,語言學家們對縮略語的研究逐漸擴展到修辭、認知、文化等領域。本文通過對縮略語產生原因及構成類型的研究,從漢英兩種縮略語構詞方式的異同,對縮略語教學進行探討。
三、漢英縮略詞的異同
縮略語在全球各地的語言中均有出現,并且得到了頻繁地運用。漢英兩種語言中都有許多縮略語,而且都曾出現在早期的語言之中。我國古代多出現數詞簡縮,如“八卦”、“五岳”。英語中的GF(Girl Friend)等首字母縮略語早在1838年就盛行了,但英語中的acronym(首字縮略詞)直到1943年才出現[4]。由于漢英分別隸屬于兩種不同的語言體系,其詞匯具體特征不同,因此具體的縮略形式有各自鮮明的特征。
盡管漢語和英語分屬兩個不同的語言體系,但在縮略語構詞方面具有相同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漢英縮略語構詞的理論依據相同,縮略后達到的效果都是一樣的,都是把原詞語簡化。而且英漢縮略詞語都有著經濟省力的共性。第二,構詞類型基本相同,漢語和英語都是從提取、截短、概括三條主要途徑對原詞語進行縮略的,并且在原詞語簡縮過程中都遵循了“首字優先”原則。第三,不確定性。社會因素或多或少會影響到縮略語,有些縮略語產生后,由于簡單易懂、適用范圍廣,為大眾所接受,于是逐漸穩固定型而成為取得獨立詞語地位的新詞。另一部分縮略語可能在某個特定時期廣為流傳,但隨著社會變遷或時間推移已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第四,不正式性。詞語在經過縮略后,與原詞語相比,缺乏正式性,因而多用于口語或者非正式場合,在客觀莊重的新聞報道中,一般很少使用縮略語。
由于英語屬于印歐語系,英文屬于拼音文字,而漢語則為漢藏語系,漢字屬于表意文字,英漢兩種語言在縮略詞語方面各具特色。因此,漢英縮略語的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漢英縮略語最大的不同是語言所屬的系統不同。第二,縮略方式不同,英語單詞是字母經過一定的排列組合而形成的,由字母直接表音,再由語音表現語義。第三,在讀音方式上,兩者之間也存在差異。漢語縮略語的讀音方式單一,只按照單字讀音,而英語縮略語讀音方式多種多樣。第四,原詞語與縮略語的對應關系不同。漢語縮略語與其本來詞語大多是一對一的縮略形式,少有一對多的現象;第五,寫法不同。漢語縮略語的寫法相對固定;而英語縮略語則有多種寫法,可用字母大小寫、簡寫等方式。
四、對外漢語縮略語教學原則
縮略語在漢語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并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獨有的特點,這給外國人學習漢語增加了難度。并且互現代科技發展迅速,產生了很多新的縮略語,又增加了跨文化交際的難度,使得外國留學生難以理解其含義。因而,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必須加強對縮略語的教學。根據漢英兩種縮略語構詞類型的對比分析,得出以下三點對外漢語教學原則:
(一)找尋核心,講述理據。
漢語縮略語的理據性就是它的縮略方式。這是與英語縮略語不同的地方,英語縮略語簡縮后與原詞語的聯系變小,難以理解和還原原詞語。而在漢語中,大多數縮略語都是通過抽取核心詞素的方式產生的,占所有縮略語的84.8%。因此,在縮略語教學中,將最具有代表性的縮略語和相關知識教給學生,教學效果會得到增強。在教縮略語的過程中,重點要培養學生對漢語詞匯核心語素的認知。
(二)找尋原型,講述規律。
無論是漢語縮略語還是英語縮略語,都是對原詞語進行縮減得到的。根據詞語的原型進行講解,會達到“用量很少而表達精確”的事半功倍的成效,從原先就有的詞中體會它的含義。在教授時,將簡縮后的語言轉化為原型詞語,當學生理解了原詞語的意思,就不用對縮略語進行解釋。在還原原詞語的過程中,需要重點講述簡縮的過程,將漢語縮略語的縮略方式同時教給學生。
(三)找尋重點,講述聯系。
漢語的詞法、句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所以,詞、短語、句子三級單位之間存在邊界模糊的情況,在縮略語中,這種情況尤其突出。我們恰巧可以抓住這一點,重點講述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將詞法與句法聯系起來。
五、結語
漢語的詞匯學起來先難后易,較詞匯學習來講,其記憶負擔要小于英語。但漢語詞匯的透明度要大于英語,詞語表達的效率也高于英語,這在英漢縮略語對比中反映得十分明顯。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縮略語教學是大多數學習者學習漢語的難點和重點,縮略語只是詞匯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加以重視,一定可以更好地為對外漢語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劉詢.對外漢語教學[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0:3.
[2]鄭陽壽.對外漢語縮略語新探[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1):142.
[3]王吉輝.現代漢語縮略詞語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
[4]張韻斐.現代英語詞匯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基金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1210722014;咸陽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項目編號:10XSYK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