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許峰
摘 要:近年來,動漫產業飛速發展,市場對動漫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職業院校成為動漫設計與制作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實踐教學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然而目前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影響著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該文以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為例,深入分析了基于校企“雙元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教學的新途徑。
關鍵詞:雙元一體化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 ?實踐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145-02
當前,動漫產業已經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智力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朝陽”文化產業,在文化產業中處于龍頭地位[1]。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動漫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大。然而,動漫設計與制作人才缺口巨大,尤其是創作兼技術實現的復合型技術應用型人才更加捉襟見肘,動漫人才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中國動畫業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
1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經過對部分動漫制作企業的崗位分配情況進行調研和分析,發現門檻較低的動畫師及編輯合成的后期人才是市場需求量最大的兩類崗位。這類崗位不需要太多的從業經驗,不要求具備高超的繪畫技巧,也不需要非常廣闊的知識面和新穎、獨特的創意能力[2],最低要求是具備熟練的專業軟件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動漫制作基礎知識,這恰恰符合職業院校培養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工作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而以技術技能培養為重點的實踐教學是職業院校教育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然而,相比較動漫產業的飛速發展,目前職業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現狀卻不容樂觀:一是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二是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缺乏整體性與銜接性。三是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結合不夠緊密。四是實踐教學缺乏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認識不夠。五是有實戰經驗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不足。以上導致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距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反映在: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應用性欠缺,無法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缺乏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專業軟件、工具的靈活運用能力不足,實際制作效率較低[3];缺乏創新能力等。職業院校要培養出適合社會需求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技能型人才,必須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
2 基于校企“雙元一體化”模式改革實踐教學
“雙元”是指在“產教融合,工學結合”育人模式中,一元是學校,一元是企業。所謂校企“雙元一體化”模式是指學校和企業融為一體,構建由學校相關專業的教育資源和企業相應的生產經營資源整合組成的若干緊密型實體。校企雙方合作特色體現在共同辦學、共同育人、共同生產、共同經營,以此為平臺通過資源共享,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就業和為企業培養實用的技術技能型人才[4]。通過樹立校企“雙元一體化”理念,改革實踐教學現有不合宜的目標,內容、管理及運行體系,建立以職業能力為主線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以學生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和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實踐教學運行管理模式。
2.1 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建立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是培養主要面向動漫畫制作、影視剪輯、廣告制作、多媒體制作等單位,在生產第一線能從事網頁制作、平面設計、動畫制作、影視后期處理等技術崗位工作,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及團隊精神,有一定的創意和策劃能力,適應快速發展的計算機動畫行業的高等應用復合型技術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把動漫設計與制作職業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校企“雙元一體”共同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崗位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保證專業課程教學準確對接職業崗位。
動漫設計與制作職業素養包括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人文素養和敬業精神;具備人際交流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具有批判性思考和探求新知識的能力等。崗位就業能力包括進行劇本創作的能力;動畫場景和角色的設計和繪制能力;色彩的欣賞和使用能力;繪制中間畫的能力;使用二維、三維動畫軟件造型、制作光影材質貼圖及制作動畫的能力;完成影像合成剪輯的能力;制作基本的配音與音效的能力;專業硬件的操作能力等。職業發展能力包括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閱讀相關資料,自我拓展,學習新技術、設計新方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等。
2.2 以學生就業為目標,構建動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
構建具有職業特色的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使學生在校期間學以致用,實現零距離就業,是實踐教學改革的關鍵任務。具體建設過程中,需遵循如下原則。
一是市場為導向原則。學校要對相關企業、行業進行充分調研,在課程設置上強調課程計劃要適應當前市場需求,實踐教學方面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理論課程設置方面要盡量和市場需求緊密聯系。
二是突出核心能力培養原則。加強動漫設計與制作基礎課程,突出專業主干課程建設,突出核心能力培養[5],包括創意制作、動畫設計、后期制作等內容,最后進行崗位適應訓練,使學生有較好的基礎和較強的發展后勁,畢業后能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
三是前瞻性原則。課程設置應以現實的社會需要為出發點,同時應看到動畫業迅猛發展的廣闊前景。課程設置方面必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快速適應新形勢。
四是課程設置與職業資格證相結合原則。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與動畫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緊密結合,并選用相應教材,讓學生在校期間能獲取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及信息產業部等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為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五是工學相結合的原則。注重對學生實踐動手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堅持走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的辦學道路,動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應充分體現職業院校各類資源的優化整合,著力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endprint
2.3 以校企合作為載體,建立“二元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運行管理模式
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努力營造校企“二元一體化”的人才培養環境,構建“校企一體、雙向合作”的培養平臺,與南京康裕動漫、南京飛麟影視、無錫勵展動畫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企業實際的工作過程作為教學環節,學校選派專職教師和企業人員共同指導、管理和考核在企業學習的學生,形成了校企合作、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
2.3.1 建立“校企一體”的培養平臺
實行校內實訓力量的優化重組,組建動漫模擬實訓實驗室;加大教學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理論學習-模擬實訓-合作企業”三級配套實踐教學體系。在實際運行中,企業作為動漫實習基地,按照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統一要求,負責安排學生的實習、實訓和專業教師的技術培訓,保證完成年度實習、實訓任務。
2.3.2 創建“產教結合”的能力培養環境模擬
動漫模擬實訓實驗室營造實踐教學所要求的良好教學環境,根據專業教學計劃,編制實習教學大綱和技能訓練教材,根據企業生產流程,制定動漫各崗位的實習計劃,堅持“產、教、研”為一體的實踐教學環境和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設計理念,符合從演示教學、實踐基本技能訓練、科學研究到企業項目實踐的由淺入深、由基礎到生產的實訓教學過程。學生通過學校動漫實訓室的實訓實踐,為將來到社會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給學生搭建了一座從學校到社會從業者的角色轉換的成功階梯。
2.3.3 采用“優勢互補,相互協作”的合作措施
在實踐教學方面,動畫企業和學校應各司其職,又互為補充,充分發揮各自長處,相互協作共同為動畫專業建設貢獻力量。學校教師應以教學大綱要求的各項教學任務為主做好授課,企業教師應以動畫項目教學和實踐操作指導為主做好指導,雙方教學輔導團隊的能力各有側重,形成優勢互補。
一方面,聘請動漫企業各課程專家擔任動漫專業實訓指導教師,定期給學生講解實際工作中的實踐經驗,指導學生模擬實訓。學生從基礎的修線填色開始到中間畫、原畫、動畫設計稿、動畫場景繪制、分鏡頭臺本繪制、FLASH動畫、三維動畫,都有教師結合工作實際指導完成,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動手實踐有效結合,為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專業教師通過到企業實地調研、培訓或掛職鍛煉,了解最新動漫發展動向及企業對動漫人才的需求,為實踐教學積累豐富的經驗。在校企通力合作之下,學生通過實訓實習,對動漫各崗位有了充分認識,熟悉了整個動畫制作流程,進一步提高了實踐技能。
3 實踐教學改革成效
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實踐教學改革,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幾年來,該專業畢業生百余人,為長三角地區的動漫公司培養了一批動漫專業人才,許多畢業生現已成為企業的骨干,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學校同時組織了幾期動漫短訓班,學生完成了手繪《樓道里的秘密》、無紙傳統動畫(TBS)《草原鼠小輩》、FLASH上色項目美國FLASH動畫電影片《AYA的一家》等合作項目,學生獨立制作的動漫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大獎。該專業畢業生充實了長三角地區動漫隊伍,為長三角地區的動漫發展做出了貢獻。專業教師有了企業鍛煉經歷,具備了“雙師型”教師的素質,實踐能力有了明顯提高,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也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玉波.媒體革命背景下的“泛動畫”研究[D].江南大學,2008.
[2] 焦陽,鐘建華.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3(10).
[3] 周嵐.高職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建設改革探討[J].宿州學院學報,2010(10).
[4] 張益飛.“雙元主體一體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以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為例[J].江蘇教育,2013(48).
[5] 崔強.淺談高職院校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