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娜
[摘 要]中國古代建筑屋頂檐角裝飾所用的脊獸其制作技藝精湛、布局巧妙新奇、文化內涵豐富,并且寓意深刻,也有吉祥如意、驅除邪氣等美好的寓意。不僅如此,脊獸也承載了千年的華夏文明,體現著古代皇家至高無上的皇權思想和等級制度。
[關鍵詞]脊獸中國文化;皇權;等級
脊獸是中國古代建筑屋頂的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的傳統建筑總以較為固定的形式呈現著,并且屋頂是智慧的工匠師們重點要表現的地方,其能映射出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此種藝術傳統至今仍在演變發展著,并且為多數人所認可接受,它為建筑蒙上了一層神秘、奇特而又威嚴的面紗,并且對現代建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脊獸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結合
脊獸一般是瓦制,是為了保護建筑結構的木栓鐵釘受到漏雨和生銹的侵蝕,同時連接固定屋脊,最初屋脊上最末一塊瓦是被瓦釘固定住的,后來為了美觀被制作成各類動物形象,獸件們也有了各自的“使命”,有些能鎮水避火,有些能降魔除障,還有的能帶來吉祥好運,總之都有一種寄托和象征。中國古代建筑很講究等級,什么人用什么規格,不能亂了規矩,脊獸也一樣。一般建筑的垂脊獸多為3、5、7個,山東孔廟9個,乾清宮9個,唯有太和殿是等級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上依次排著10個小獸,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等級,也正是因為它是皇帝登基,皇后冊封的主殿,象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與尊貴。
(一)脊獸與五行說
脊獸與陰陽五行說有密切關系。古代木構建筑最大的威脅是火災,需運用五行相克中的“水”加以克制,故中國皇家建筑在其屋脊上多安設與水有關的脊獸。其二,中國皇家建筑屋頂的色彩運用均反映著五行思想,脊獸作為屋頂裝飾構件的一部分自然也離不開五行說。在五行說中,五色、五方和五行彼此相配,黃色相當于土而位居中央。中國皇家建筑屋頂廣泛采用黃色,象征皇家建筑至尊至大,居于天地之中。
(二)脊獸與天人合一說
在中國古代,天指自然環境,“天人合一”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與統一,這就要求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時,須考慮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這個觀點對后世的影響很大,以至在古建筑中也追求自然與人的和諧,力求達到人、物、自然的和諧。中國皇家建筑將脊獸這種集大自然中多種動物形象于一體的方式組合安設在其屋頂之上,使建筑物充滿了生氣,充分顯示其與大自然的和諧。
(三)脊獸與皇權至上思想
皇權的至高無上思想在中國皇家建筑屋頂脊獸上的體現主要以講究中軸線對稱為主。《樂記·樂論篇》說“中正無邪,禮之質也”,禮制規定“中正”之位為至尊也,以“中正”來顯示尊卑的差別、等級的秩序,這既是出于審美的考慮,也是為了表現君權受命于天和皇權的威嚴。其次是講求等級制度。建筑中的等級制度是以多種方式組成的,卻都遵循著統一的規律,即社會頂層享有最高價值或是最具代表意義的裝飾形式,并隨社會地位逐級遞減。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等級制度非常森嚴,故脊獸在設計上,其形制和色彩必須嚴格按照等級制度來建造和裝飾,不得隨意亂用,違者按律處罰。故宮太和殿色彩體現等級在中國古代傳統建筑中,屋頂的色彩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總的來說,以黃色最為尊貴,脊獸也常與琉璃瓦顏色、等級制度相結合,以便建筑不僅能在彰顯富麗堂皇、氣勢雄渾的前提下依舊保持和諧統一,不至于逾越禮制。
二、脊獸建筑設計的藝術形式
(一)藝術之美
中國皇家建筑中屋頂的脊獸文化承載了數千年的華夏文明,這里面不僅蘊含了精湛的技藝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并且還凝聚了中華民族特色的藝術之美。在古代皇權至上、君權神授思想的輻射下,中國皇家建筑屋頂的裝飾風格也多數是為維護王權而服務的。脊獸在設計上雖以高低貴賤、等級制度思想為主,但在此基礎上,又賦予其吉祥如意、驅除邪氣等美好的寓意。“屋脊獸”確立了中國傳統建筑中動物或者神話動物形象出現的地位,即在屋脊之上,也就是屋頂中間高起的部分。其建筑樣式的類型也及其豐富,其中主要包括廡殿式、歇山式、硬山式、卷棚式、攢尖式屋頂,也涉及單坡屋頂、圓頂、穹窿頂等屋頂之上的高起部分,這便突破了傳統建筑行業一般稱之為屋脊,如正脊、垂脊、戧脊等界限,也涵蓋了諸如塔尖、拱頂等部位在內。但是,其它建筑或建筑上的動物造型,也是十分注重精、氣、神的結合,多采用抽象、夸張等手法表現其抽象、殘缺、悲壯、靈動、秩序之美。脊獸順序的巧妙布局、樣式的新奇造型、深刻寓意體現,為中國皇家建筑蒙上了神秘、奇異、精彩而又威嚴的面紗,對現代建筑同樣產生了深久而長遠的影響。
(二)布局造型之美
中國皇家建筑屋頂上的脊獸多以黃色呈現,在給人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同時,也產生著一種富貴、莊重、不可逾越的崇高感。其在建筑布局上自然也都采用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的形式。這種布局形式既滿足功能、技術上的要求,也符合中國人崇中、從中、尊中的民族意識,且在構圖上取得一種均衡感、安定感。脊獸是人們對自然界動物所做的抽象化變形,在其形象的塑造上,也受中國哲學思想影響,多以寫意為主,并不刻意去追求比例、結構以及外形方面的精確度,相反更加注重的是其精、氣、神,并加以突出、夸張或變形,演變出各種各樣的造型,給人一種神奇化的美感。
脊獸從中國傳統建筑中的配件,發展成為具有多種樣式、多種風格、多種功能寓意的民俗藝術事象,經歷了漫長而久遠的發展歷程,這個過程中建筑技術的不斷進步從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多元發展的結果。這種包含著深厚中國文化思想的傳統藝術至今仍然演變發展著。
參考文獻:
[1]湯德良.屋名頂實——中國建筑·屋頂[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郭林林.淺談紫禁城的屋頂文化[J].藝術與設計(理論).
[3]董茜、李金燕.禮制思想在中國傳統建筑裝飾中的體現[J].山西建筑.
[4]王其鈞.中國建筑裝修語言[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5]嘉禾.中國建筑分類圖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