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趙 雪
2014年,江漢油田將通過建設國內最大頁巖氣田,拉動整個油氣業務實現盈利。
“兩會”期間,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江漢石油管理局局長、江漢油田分公司總經理孫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去年,江漢油田油氣業務處于虧損狀態。而這一情況將隨著涪陵頁巖氣的建成有較大改觀,實現從虧損企業向盈利企業的轉變。該示范區的建設不僅為江漢油田帶來可觀的效益,還令油田自主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改革得到繼續深化,促進企業進一步轉型發展、競爭力逐步提高。
在油氣規模方面,江漢油田力爭在今年實現300萬噸油氣當量,2015年超過500萬噸油氣當量;油氣收入今年預計突破100億元,明年力爭實現200億元。隨著涪陵示范區建設的推進,培育形成頁巖氣百億元效益增長點,實現向更好效益的跨越。
涪陵頁巖氣示范區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江漢油田公司的技術創新研發能力。孫健介紹,油田提出要在涪陵頁巖氣的發展建設上高于、快于、好于、優于其他相關企業,實現綠色發展、安全環保,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關于“走在前列”的目標,既是量的概念也是質的概念,必須總量更大、質量更好,起到更好的引領帶動作用。總量更大的目標是計劃在2015年建成50億立方米產能,對中國石化建成百億立方米氣田具有更大指導意義,保證頁巖氣產量居于前列。質量更好,就是全力推行“標準化設計、標準化采購、標準化施工、信息化管理”,著力打造“綠色工程、創新工程、高效工程、示范工程”,建設“高水平、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江漢油田旗下石油工程和機械制造單位通過示范區的建設,掌握頁巖氣水平井開采工藝技術和關鍵裝備,培育了一批權威專家。目前,江漢油田正舉全油田之力,全面推進這項工作。
技術創新是油氣勘探開發的靈魂,每一次的理論突破、技術突破都會帶來油氣產量的跨越式發展。孫健告訴記者,對于正在推進的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來說,只有技術進步了、工藝突破了,有了新技術、新工藝的支撐,示范區建設才能成為高速度、高水平、高質量和高效益。
示范區依托國家重大專項項目,還令江漢油田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建立了相應的管理規范和評價辦法,掌握了頁巖氣相關領域的話語權。在示范區的創新攻關過程中,江漢油田堅持引進、吸收與創新相結合,科研與生產相結合,集中科研、技術、工藝、施工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集中力量打好科技攻關仗,為會戰提供有效科技支撐。堅持用好“學習曲線”,及時總結、提煉、固化工作中形成的先進經驗和方法,積累沉淀技術是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工作能力、提高效益非常有效的手段。
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成后,江漢油田將成為擁有中國最大頁巖氣田的企業。但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建設工作在快速推進的同時,也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隊伍多、場面大,安全環保、質量效益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江漢石油提出鉆井、壓裂、測試、投產,每個環節都不能出任何紕漏的規定,始終樹立“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一切風險可以控制、一切違章可以杜絕、一切隱患可以消除、一切事故可以避免”的理念,嚴格貫徹“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誰主管、誰負責”、“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工作必須管安全”的要求,認真抓好HSE工作。
為實現上述目標,江漢石油還提出“五個杜絕,兩個控制”規定。五個杜絕是:杜絕井噴失控、工傷死亡、重大火災爆炸、重大環境污染、硫化氫和氯氣泄漏中毒事故。兩個控制是:百萬工時可記錄事故率不高于1.9,環境保護指標控制在考核范圍內。當前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以貫標為載體,建立最嚴格的HSE制度體系,細化措施,狠抓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認真抓好HSE工作,打造安全環保示范工程。二是進一步健全完善各級應急管理體系,修訂完善應急預案,嚴格按預案要求開展應急演練,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嚴格落實“三同時”,做好涪陵頁巖氣示范區的安評、環評和職業衛生評價工作,杜絕未評先批、未批先建。

●供圖/江漢油田
孫健看來,公司要實現跨越式發展首先要實現轉型發展,擺脫以工作量為中心的傳統發展觀念束縛,更加突出效益優先觀念,更加重視投資回報,徹底轉變靠投資拉動、靠規模擴張的思維和方式,確保所有的投資都有好回報、高回報,實現企業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的轉變。
為加快建成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成為頁巖氣開發行業的“領頭雁”,江漢油田積極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專業技術團隊,形成一批專有技術的配套工藝,建立一套完善的行業規范和技術標準,實現從跟跑者向領跑者的轉變。
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50億立方米產能建成后,江漢油田的油氣當量將超過500萬噸,江漢油田也將實現從以油為主向油氣并舉、以氣為先的轉型發展。其石油工程還將通過發揮重組整合優勢,不斷減少中低端業務,加快發展高端業務,著力培育國際競爭力,從工程承包向技術服務與工程并重、從規模發展向效益發展的轉型;石油機械制造通過研究行業投入產出變化規律和營銷策略,推進從單一制造商向制造服務一體化的轉型。
孫健認為,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和根本,不論是從肩負的重任,還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緩。經過五十多年建設發展歷程,江漢油田先后經歷了中國石化重組上市、石油工程專業化重組兩次大的改革調整,令油田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競爭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管理模式和行為方式。油田組織結構、隊伍結構、人員結構不合理的矛盾日益凸顯,“大而全”、“小而全”問題并未從根本上解決,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不高。
孫健透露,江漢油田將按照總部全方位深化改革新要求,圍繞提質增效升級,加快優化調整,突破體制機制約束,加快改革調整,推進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依據總部推進油公司體制機制建設框架方案,編制完成分公司相關方案。推動采油(氣)廠扁平化管理,按照“采油(氣)廠—采油(氣)管理區”的模式,完成壓扁管理層改造,并逐步優化完善。推進內部專業化服務工作,采油(氣)管理區和廠內專業化服務隊伍建立甲乙方關系,模擬市場化運行。探索推行分公司購買專業服務的模式,突出油氣業務,逐步分離后勤輔助職能。勘探上研究組建勘探中心加勘探項目部的組織構架,實現投資、效益和責任的三位一體。開發上建立開發中心加開發項目部的組織構架,開發中心設在開發部門。推行增量項目長負責制、存量區塊長負責制的管理模式,投資、產能、產量、效益等一并下到項目組并備案,滾動勘探、油藏評價和產能建設實行項目長負責制,老區區塊目標管理實行區塊長負責制。社區探索保綠、保潔、保修、保安、保運等業務走專業化服務之路。調整理順物業管理站和居委會等社區組織職能,調動社區組織、礦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的積極性,逐步形成油田管理、社區組織、居民自治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