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魏景亮
2013年以來,山東銷售以棗莊分公司作為試點,以點帶面持續深入推進改革,效果顯著。
2013年以來,中國石油山東銷售以棗莊分公司示范為試點,積極踐行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兩級機關精簡部門77個; 管理人員分流轉崗172人; 員工總量減少1035人;人均純槍量同比增長19%;人均稅前利潤增長31%;加油站員工平均收入提高13.2%以上。除此之外,2013年山東銷售利潤排名區外第一,今年1-2月利潤仍居區外之首。
針對中國石油集團“三控制一規范”要求,結合公司發展目標,山東銷售認識到要想推動公司發展,唯有改革創新。經山東銷售領導班子決策,將擁有運營加油站49座、年銷量20萬噸的棗莊分公司設為推動公司改革發展的試驗田,同時確立了大營銷、大管理、大監督、大政工的改革方向和機構格局。
2013年3月,棗莊分公司進行部門重組,職責優化:融合批發、零售、非油品、加油卡營銷職能,設立“四位一體”營銷中心;融合人事、企管、質量、安全、內控職能,設立內部融通的體系管理中心;合并投資開發、工程建設、檢維修、信息化、現場管理職能,設立標準化集成的現場管理中心;將執行監督與效能監察職能獨立,設立監督中心。

●山東銷售圍繞改革發展目標,扎實推進創先爭優。圖為荷澤銷售加油站送油下鄉。
數字印證了棗莊的巨變。棗莊分公司遵循“業務流程最優、管理環節最少、關聯串接最快”的原則,部門由原來的9個縮減到6個,機關編制由原來的40人壓縮到30人,機關崗位由原來的65個優化到25個,業務流程由307個優化到176個。加油站層面,優化一線崗位設置,取消了加油員、便利店員、收銀員等崗位,統一調整為經理、值班長、營業員三個崗位。
除此之外,棗莊分公司圍繞體制機制改革任務,陸續實施了八項管理變革:6S目視化管理、十分鐘無縫交接班、倉庫目視化管理、全自助加油試點、加油站遠程地罐交接、信息平臺多元拓展、單站模擬核算、HSE自主管理。
“央企的管理就是不一樣。”棗莊市政府領導到棗莊分公司機關調研,從走進辦公樓的那一刻,就不斷被眼前的辦公場景所打動。在給予高度評價的同時,還當場打電話讓棗莊市政府事務工作人員前來參觀學習。

●山東銷售整合現有資源在各加油站建小菜園,就地取“菜”。
“自從搬到濟南后,業務聯系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跑來跑去了。”原加油站管理處高級主管趙佐永高興地說道。2013年6月,山東銷售機關本部從青島搬遷至濟南,借此機會,將營銷處、調度運輸處、加油站管理處合三為一,成立業務運作處,集中在一個業務大廳辦公,實現了流程化運轉。同時,也是山東銷售“四位一體”大營銷體制框架的逐步鋪開。突出零售,促進儲運優化和資源高效運作,則是對大營銷的定位。
隨之而來,機關本部改革舉措層層遞進。山東銷售成立了非油經營管理公司,將非油業務管理和運營職能分離;撤銷大項目組,取消社會保險中心,工作分別納入投資計劃處、人事處的日常管理;成立審計監察中心,取消地市公司專職審計監察崗,實現審計、效能監察項目集中管理;成立財務共享中心,實現省機關、濟南公司、倉儲公司的集中核算,3月實施全省范圍的集中核算。
“恭喜建平同志,榮升大片區經理。”原來在威海分公司擔當副經理高建平的同事時不時調侃他一下。2013年底,山東銷售進一步加大地市公司改革力度,撤銷了威海分公司機關,調整為威海經營中心,班子只保留一名副經理負責業務,并入煙臺分公司管理。實施同樣改革的,還有萊蕪分公司。
山東銷售其他15家地市公司,參照棗莊分公司模式,順利完成了機關整合。兩級機關累計減員172人,部分人員轉崗、輪崗。進入2014年,山東銷售實施專業線管理,進一步推進地市機關瘦身,將市場營銷部與加油站開發運營部合并為業務運作部,下設零售管理、非油管理、運維管理、客戶管理四條專業線。
從機關到片區、再到加油站,最終片區管理設立了片區管理部(客戶服務站),定編1~3人,運作區域內批發、零售、加油卡、非油、客戶管理、維修審批等全面業務。
在推進改革進程中,山東銷售引進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和團隊,借助外力,對輔助性、臨時性、替代性、專業化程度高或低附加值、勞動需求量大的業務進行外包,大力推行保潔工、鐘點工外聘,實行專業化管理,提高業務運行效率和質量。
“這是加油站負責人,宏潤公司總經理王濤!”筆者來到棗莊35站,陪同人員對王濤做了介紹。標準規范的標識標牌、干凈整潔的加油現場、穿著寶石花工裝的員工,處處都在顯示著這里與其他中石油加油站沒有區別。而實際上,這是棗莊分公司委托宏潤公司經營管理的加油站。
就加油站委托管理而言,在國外已是非常成熟的主流經營模式,但在國內還是新鮮事物。棗莊分公司積極探索委托經營,在資產性質、品牌標識、經營主體不變的前提下,將一個低效片區的5座加油站整體承包給具有法人資質的宏潤公司經營。資源配置、銷售價格、安全環保,客戶服務按原制度執行,人員聘用與管理、日常運營與安全、經營費用等由承包企業負責。外包以來,這5座加油站減少用工15人,節省人工成本12萬元,單站日銷量增加1.8噸。
在推進業務外包進程中,山東銷售堅持內外并舉,在公司內部深入開展低效站承包,積極推廣加油站目標經營責任制。聊城分公司推行1個多月成功開發摘牌客戶和新客戶共計69個,形成銷量800噸。德州分公司試行區域團隊目標管理,分別成立“呂鵬團隊”和“后勝團隊”,共享客戶資源、人力資源、管理資源。
“分工細了,干的事情專一了,效率自然高了。”呂鵬團隊的張冬梅說。她可以用兩個月的時間讓團隊的6座加油站服務水平上一個大臺階。
“現在團隊里有專職人員負責客戶開發和維護,3座加油站的客戶屬于共同的客戶,不管在哪座加油站加油,都屬于我們的團隊業績。”后勝團隊經理許后勝說,截至2月27日,3座加油站的油品銷售同比增加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