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陳 躲

● 中石化的微藻吸收固碳技術,固碳能力相當于森林的10倍。 攝影/胡慶明
頂著重重壓力,煉化企業在各項環保指標達標排放的同時,向著更高的環保目標前進。
特邀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廣州石化安全環保部部長 ...............................................................................劉 忠
金陵石化安全副總監 ........................................................................................陸鵬宇
燕山石化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科科長 ...........................................................王 祁
遼河石化安全環保處副處長 ............................................................................劉崇華
“出重拳治理霧霾,向污染宣戰!”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雖已閉幕,但總理的宣言言猶在耳。霧霾治理、環境保護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重中之重。自然而然,煉化企業的環保工作也成為了人們關注、討論的焦點。
環保可以說已成為煉化企業的一項命題。為了更全面地了解煉化企業目前開展環保工作面臨的困難以及它們是如何完成自己環保命題的,本刊記者尋訪了幾家煉化企業。他們各自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中國石油石化:如今民眾對煉化企業態度不是很友好。這和煉化企業以往的環保欠賬有一定關系。你們如何看待環保欠賬問題?
王祁:環保欠賬問題的出現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較慢、能源結構優化調整進展不快、部分企業減排力度不夠、環保意識還不到位等原因所致的。
陸鵬宇:有一些企業由于對環保重視不夠,該建的環保處理裝置沒有建設或者建設了并不正常投運,造成了不少污染問題。應該說,“小化工”等“四小”企業環保欠賬問題較嚴重。
劉忠:環保欠賬跟企業發展歷程有一定的關系。由于乙烯擴建及中科一體化項目的相繼調整,一些原本規劃配套的環保設施也未能同步實施,所以,“十一五”以來,我們加大了投入來完善配套環保項目,包括脫硫脫硝和污水系統改造等。也是因為之前累積的原因,導致現在企業環保壓力很大。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當年大家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及規劃周全程度,都是有所欠缺的。
劉崇華:不同的發展階段采用不同的環保標準,只要新標準一出現,老企業就會存在欠賬問題。以前不像現在有征求意見稿,標準一制定企業只能執行。因為出臺新標準后,技術、資金跟上需要時間,所以那時候企業欠賬非常明顯。當然,企業在新上裝置的時候應該考慮國家會有提高標準的情況,但那時候人的意識沒有考慮到這點。這不能完全怪企業,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
中國石油石化:環保欠賬問題既然存在,該如何解決呢?
陸鵬宇:欠賬必須還,但是有待于各級各地政府管理部門的努力和企業的自我反省,自覺地加強環保治理。另外,所有新上項目必須實行“三同時”,也就是項目建設必須與環保設施同時設計、建設、投用,這樣才能杜絕新的欠賬產生。
劉崇華:要徹底解決欠賬問題,必須依靠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究。需要環保方面的人才研究環保技術,且技術還要跟上國家的需求步伐。至于多久能還清還真不好說。這幾年隨著集團環保投入資金的增長,歷史遺留的環保問題大部分解決了,企業也意識到了環境保護做得如何決定著企業的生存。
從另一個角度看,經過兩三年的努力也許能還清老的欠賬,但新標準公布以后,又將存在新的欠賬。社會發展跟人一樣,都會有一定的欠賬,這樣才有壓力、有動力,社會才能往前發展。就跟家長要求孩子進步一樣,希望與現實怎么都會有差距。
百姓對一些企業的環保加以指責,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對企業來說,面對指責要及時改正錯誤、糾正問題。
中國石油石化:雖然目前我們各項環保指標都達標,但民眾對煉化企業的環保要求比政府所要求的更高,這也導致經常會有很多指責指向石油石化企業。煉化企業該如何對待這些指責?
陸鵬宇:百姓對一些企業的環保加以指責,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對企業來說,面對指責要更加奮發,及時改正錯誤、糾正問題,強化環保治理和環保管理。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當然,社會公眾也會誤解企業,尤其是面對px的建設和生產,社會層面的“恐懼癥”過度發酵了。這就需要社會各界的科普宣傳,需要政府的主導,需要企業進一步“開放工廠”、“開門辦工廠”,讓公眾了解企業環保情況和管理水平,增強對企業或者行業發展的信心。
王祁:對待環保指責或投訴,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還是企業及時面對不回避,積極整改做實事,主動公開求支持。首先,負面的聲音要及時應對,深層次逐一分析查找產生這種負面聲音的原因,逐項梳理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不回避。其次,針對自身問題,及時整改,落實整改方案和資金,督促整改實施進度,爭取早日解決問題。針對其他相關問題,主動協調,從多個角度釋放出企業解決問題的意愿。最后,應及時在公共平臺,向外界發布應對聲音做出的種種努力,掌握信息主導權,爭取外界支持。
劉忠:我覺得對群眾和媒體的指責過多地進行解釋和辯解,效果可能也不是很好。我們現在一方面通過“開門辦企業”,讓民眾了解我們的生產流程以及在安全、環保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增強他們的信心。另一個方面廣州石化借省環保廳示范項目的契機,全面推動我們整個公司的LDAR泄漏檢測與修復——VOC減排這項工作,這對空氣質量改善,減少PM2.5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樣板作用。省環保廳近期將組織示范項目的驗收,市環保局也計劃跟進并作正面的宣傳和報道,這對我們企業的正面形象會有所幫助。
中國石油石化:政府與民眾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煉化企業身上的壓力越來越重。現在煉化企業的環保壓力具體有哪些呢?
陸鵬宇:最大的困難還是員工環保意識問題,需要不斷實施環保教育和灌輸環保理念。當然,國有企業相對其他企業,對環保管理的重視程度是不一樣的,投入舍得,環保設施投運也正常。
劉崇華:我認為企業現在做環保的壓力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前不久,集團公司轉發了《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標準要求現有企業2017年9月1日起全面實行新標準。該稿一下發,所有的煉化企業廢水、廢氣治理都面臨進一步提標的迫切要求。該標準比現有排放標準提高了很多,而時間卻很緊迫,所以提標是我們煉化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另一方面是國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關注的大氣霧霾治理問題。因為城市在擴建,現在的煉化企業是廠在中間,周圍都是老百姓,所以政府、民眾環保問責越來越突出,企業心里壓力越來越大。
劉忠:我也深有同感。廣州石化1973年建廠,建在荒無人煙的郊區,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企業所在地經濟發展迅速,我們逐步被城市包圍,周邊人員越來越密集。企業承受非常大的環保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鄰避效應”太突出。廣州在選址垃圾焚燒廠時,周邊老百姓意見很大,甚至在一些治理道路、橋梁擁堵的拓寬工程時,環評都會遇到周邊居民很大的阻力。廣州石化作為廣州市第二大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也希望我們通過技術升級和清潔生產來促進地方發展。所以說城市需要煉廠做貢獻,但周邊樓盤的部分居民明確表達希望煉廠搬走。這種既需要工廠的油品但又不希望其在身邊的想法,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其次,廣州石化煉油污水場與廣園快速路就一墻之隔,車流量大,建廠時沒有這些問題,而今卻成為突出的問題。
中國石油石化:雖然壓力重重,但是這幾年我們每個煉化企業都在切實地狠抓環保工作。各位能否分享下企業積累下來的環保經驗?
王祁: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們認識到做好環保工作一要以抓好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管理為抓手,保證新上項目不欠新賬,實現“增產減污”。二要以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為手段,“優化一流裝置,改造二流裝置,淘汰三流裝置”,推進技術和管理創新,實現“節能減排”。三要以管、治相結合為保障,實現污染物總量控制,減少排放。
劉崇華:我們雖然身處在城市中心地帶,企業和周邊的環境卻處于友好狀態。無論是領導、員工的環保意識,還是我們環境保護的情況,都是很不錯的。我認為,企業環保工作若想做得好,首先得領導高度重視,尤其是主要領導。因為環保不同于其他工種。它只投入不產出,且技術成本投入非常高。如果領導環保意識不強環保工作則很難推進。去年我們新上了一臺價值9000多萬元的催化帶脫硫裝置,一年新增運行成本1500多萬元。如果當時領導沒有加大環保工作的決心和意識,是不可能上這套設備的。
除了領導重視外,員工也要在心中把環境保護作為工作關注的重點,及時發現損害安全、環保的問題。只有上下形成良好互動,才能把環保工作搞好。如果一頭熱,環保工作就會很難推進。
另外,這么多年,我感覺投資與技術的選擇也很重要。環保技術選擇一定要科學性強、能切實解決問題。當初我們在技術選擇上就走了很多彎路。現在我們污水能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就是因為我們選擇了正確的工藝。
中國石油石化:分享完經驗,企業接下來打算如何開展環保工作?
劉忠:其實如果我不是在這個行業,對企業不了解,也會產生剛剛我講的“鄰避效應”,希望有煉化企業為我們提供油品、為物質生活做貢獻,但是安全、環保的風險不要存在身邊。這我們都理解。廣州石化能做的就是繼續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安全和清潔生產。
目前,中國石化已啟動“碧水藍天”計劃,三年內將投入228.7億元進行環保治理。其中,廣州石化將投資8.7億元,實施煙氣脫硫脫硝、污水改造、異味治理等項目,進一步改善環境。同時,采用先進的環保技術和管理平臺,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工作,減少無組織的VOC排放。
我們致力于油品質量升級,從源頭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珠三角環境空氣質量。持續開展清潔生產工作,節能減排,走內涵發展之路。進一步提高職工環保工作意識,強化清潔生產責任,完善清潔生產管理制度,保持清潔生產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環保管理水平。
總而言之,就是舉全公司之力搞好環保工作,把廣州石化建設成為綠色低碳城市型煉化標桿企業。
陸鵬宇:近年來,金陵石化環境治理工作成績斐然,成為江蘇省環保治理的示范單位和中國石化的環保管理先進企業。但是,我們沒有滿足取得的業績。2014年,公司將積極開展泄漏監測與修復工作、加大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力度、開展查找身邊“不環保行為”活動、建立政府監管與公眾參與相結合的日常環保監管體系、強化責任,建好“碧水藍天”工程項目等五大舉措,進一步加強環保管理,努力提升環保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