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擁軍
非藥物治療
“三分治療,七分保養”,在骨關節炎這個病中得到充分體現。很多患者得了病總期望得到最好的藥物治療,殊不知藥物治療只能起到部分作用,日常生活中的保養也很關鍵。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可增加關節、肌肉的協調性,改善關節功能。推薦做平地散步、游泳、騎自行車。不建議劇烈運動,不建議走卵石路,不建議登山、爬樓梯。若現實生活中無法避免爬樓梯,則應扶住樓梯把手,緩慢移步。
控制體重??對于肥胖的人,減輕體重可有效減緩關節磨損。減輕體重要注意管住嘴,邁開腿。不提倡節食,飲食七八分飽就行。邁開腿,推薦平地散步,不建議跑步,亦不建議長時間散步。
減輕負荷??教師、營業員等長時間站立的職業,可采用站站、走走、坐坐相結合的方式,舒緩下肢關節的負荷。避免長時間提重物。雜技演員、搬運工等,必要時可考慮更換工作。
借助工具??使用手杖、坐便器可有效減輕下肢負擔,避免摔跤,非常簡單實用。很多人不愿意使用手杖,拋不開面子。我們只能對你說:走路腿腳痛不痛,只有自己最清楚。關節力線不正的,可以使用關節矯形器。
避寒保暖??寒冷、潮濕的環境及天氣變化時,骨關節炎疼痛會加重。避免冷氣開放和冬季穿裙裝,寒涼時佩戴護膝,勤曬被褥,適當曬太陽,有助于減輕關節疼痛。
合理膳食??營養平衡,可更好地促進鈣磷代謝。新鮮的蔬菜、牛奶、豆腐、豬蹄、木耳、海產品可做成美味佳肴,交替食用,補充人體所需。溫度適宜時,讓脊背曬曬太陽,有助于人體合成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
藥物治療
消炎止痛藥??關節出現腫痛,使用消炎止痛藥為對癥治療方法,就像餓了要吃東西一樣,很有必要。很多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腫很大,步行不靈活,也堅持不吃止痛藥,認為藥物有副作用,僅僅能止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種認識是不對的!長期讓關節泡在積水里,更容易致殘。正確的做法,是通過服用雙氯芬酸鉀等消炎止痛藥,及時消除關節腫痛。對于關節腫脹非常明顯,不能動彈者,還需考慮關節穿刺抽液治療。對于僅有關節痛,而無關節腫脹,血沉、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正常的患者,可以使用中樞止痛藥如曲馬多等。
保護關節軟骨藥??也稱慢作用藥,該類藥物非常重要,堅持服用有助于延緩病情發展。目前常用的藥物有雙醋瑞因、氨基葡萄糖、多西環素,此三種藥作用途徑不一樣,可以在風濕專科醫師指導下交替使用。
中藥熏洗??選用補益肝腎、活血通絡類中藥及地方特色的藤類藥物進行熏洗,療效確切,歷史悠久,可舒緩肌肉疲勞,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關節炎性物質代謝。
熱熨療法??將藥材裝入布袋,加熱后熱熨病變關節,具有溫通經絡的作用,特別適合關節疼痛遇冷加重,關節局部膚溫低者。
藥酒??藥酒可追溯到殷商時期,運用藥酒治療骨關節炎,可內服、外用結合,將藥酒倒于患處,輕輕按揉,可祛風活絡、祛瘀消腫。但應避免反復搓擦??筛鶕∏檫x用。
中藥離子導入??正清風痛寧注射液藥物離子導入治療,透皮吸收,可使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促進關節康復。
手術治療
當關節嚴重畸形或關節腔出現游離體時,一動關節就痛,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常見手術方法包塊關節鏡清理術、截骨術、關節置換術。這里特別強調,手術后一定要配合內科藥物治療及功能鍛煉,才能取得理想的長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