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先分析了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讀寫教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著對交際教學法進行了概述,提出了在大學英語讀寫課中實施交際教學法的教學原則;結合該課程第四冊第四課課文A課堂設計具體探討了如何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讀寫教程中實施交際教學法。
【關鍵詞】交際教學法 任務為中心 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026-02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得到了迅速地發展,但還處于摸索的階段。其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根據筆者對所任教的100名非英語專業學生所做的英語學習調查問卷中顯示:僅有21%的學生每天堅持花半小時在英語學習方面,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但有90%的學生表達了想學好英語,迫切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的強烈愿望。但在我校實際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傳統教學仍占據較大比重。課堂教學沒有擺脫老師唱主角的模式,造成一部分學生認真聽講,埋頭做筆記;一部分學生精神不集中,玩手機甚至昏昏欲睡的局面。在這種模式下,字、詞的講解和句子與語法結構分析成為教師的教學重點。雖然這種模式有助于幫學生打下牢固的基礎,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但不利于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指出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要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思想和實踐,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語言知識,更注重培養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思想和實踐的轉變。
如何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已成為英語教學工作者共同面臨的問題。交際教學法抓住了語言是交際工具這一本質特征,讓學生能更多地參與課堂教學,輕松、自然地接受知識和提高能力。
一 交際教學法概述
交際教學法可稱為功能教學法、意念教學法或者功能—意念教學法,是20世紀70年代根據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和韓禮德(Halliday)的理論形成的,是全世界影響較大的外語教學法流派。交際教學法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多接觸和使用外語。
“交際能力”這一概念是由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針對喬姆斯基的“語言能力”提出的。他認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不僅包括喬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語法句子的語言能力,而且還包括能否恰當地使用語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兩個方面的交際能力。
交際教學法認為語言的基本功能就是作為交際的工具,語言教學的理想目標就是培養交際能力。交際法所強調的是語言的功能,語法結構被放在不同的功能范疇之下,其特點是將語言的結構與功能結合起來進行交際教學,學習者通過語言的形式能達到交際的目的。
二 大學英語讀寫課程實施交際教學法所遵循的教學原則
第一,課堂教學應體現以任務為中心而不是一味地講語法,做練習為中心。建立以任務為中心的交際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語言作為媒介實現交際的目的,完成交際任務。“讓學生投入到解決問題的任務中去,把任務作為有目的的活動”。
交際教學法其重心就是課堂活動以任務為中心,將交際教學貫穿于整個課堂,而不是側重于結構,功能或概念的東西。
第二,在交際教學課堂中,教師需優化交際任務,創設語言情景,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確地運用語言表達思想。
第三,教學各個環節都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相互作用,而不以教師為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充分理解教學中的交際法原則,扮演好促進者、組織者、參加者和學習者等多重角色,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等。而學習的任務要靠學習者自身去完成,這就要求學生主動地、活躍地參與各項語言實戰活動,培養自身的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
第四,運用非正式的評估和測試,把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和任務完成情況、單元測試、期末考試成績一起結合起來檢驗教學效果,獲取反饋信息。
三 交際教學法大學讀寫教程課堂模式實踐
《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由若干個單元組成,每單元圍繞某一確定的主題有A、B兩篇課文和一段100字左右的預覽。A篇設有聽力活動部分,文后配有包括課堂討論、詞匯、語法、完形填空、語篇分析、翻譯和寫作在內的多項練習。B篇有閱讀技巧介紹和課文相關的練習。我們認為交際教學應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圍繞每單元一定的主題進行教學活動,分步實現教學目標。結合獨立學院及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讀寫教程的特色,采取課前任務、課中任務、課后任務,跟進任務的交際課堂教學模式。本文將根據前面提到的原則,以第四冊第四課課文A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電信革命)為例,具體實踐如何在課堂教學的四個階段實施交際教學。
1.教學目標
教師在每上一個新的單元時,都應制定教學目標,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精心組織課時和內容。該課的教學目標為:掌握課文大意;理清文章結構,提高學生語篇分析能力;分析課文中的寫作技巧并進行仿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掌握課文中的語法難點和一些新的詞匯和詞組,完成課后練習。
2.課堂教學實踐
第一,課前任務。通過恰當的導入,應用或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提供有關閱讀策略,激發學生對該主題閱讀的興趣;通過對標題的思考,或給出對課文內容、結構形式理解的任務表,預測文中內容,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對該主題產生興趣。
在這個單元,教師采取圖片導入法。運用一張放大較直觀的課文圖片,以簡短對話“熱身”,即為交際法教學之引入。老師問學生(簡稱T-S)(1)“What puts on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picture? ”學生回答:“It is a computer.”T-S(2)“What connects to the computer?”學生回答:“Telephone/ email/fax machine/mobile phone etc.”T-S(3)“What’s the function of those modern equipments?”學生回答:“sending messages or making telephone calls etc.”教師板書communication,引出了本單元最重要的一個詞。電信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人更好進行交流和溝通。
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4)What are those ways of communications in the old times? 幾乎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開動大腦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答案,使得原本比較枯燥的一篇說明文學習也充滿了樂趣。
為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該課文的意識,教師把問題(3)和(4)結合起來進行對比,(traditional ways of communication VS modern ways of communication)學生從方便、時間、速度、選擇性、攜帶信息量、安全性、準確性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見解。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踴躍發言。教師趁機總結:“既然時代在進步,傳統的交流方式有這么多缺陷,那么需不需要改革啊?”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說有必要,之后自然進入到課文電信革命的學習。
第二,課中任務。速讀一遍獲得文章的大意,定位文章的主題句或每個段落的主要大意;第二遍定位具體的信息,交流關于文章的理解和困惑之處;第三遍訓練學生對組織結構的把握,對相關主題進行寫作訓練。通過訓練學生運用閱讀技巧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對英語語言的掌握及運用能力。
在這個階段,主要采取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的原則。教師通過少量的精講幫助學生獲得文章大意,找出文章的主題句進而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提供給學生綜合技能練習的機會。
任務1:教師要求學生速讀一篇文章,并將教師打亂的主題句按序排好。
任務2:速讀文章第一段,補充完成下面的句子或短語。
①boosting____②promoting ____investment③helping them step directly into the information age④leaping over____⑤making them change from a ___model to a ____model to gain a huge advantage over countries stuck with old technology.
任務3:兩人一組合作在30分鐘內按照給出的形式完成六個國家或地區是如何實現電信改革的表格。
Country________Situation________Solution________
完成三個任務后,學生都覺得該文章難度不大,看不懂的還在那里做筆記,然后請老師解釋。老師在做講解時就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學生聽的積極性。
第三,課后任務。課后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幫助他們擴展已學過的知識圖式。組織小組或班級課堂討論;學生獨立完成各項練習;檢查學生的回答情況,討論答題中不盡人意的地方;針對學生理解課文中產生困惑的不同原因,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深層理解,提高他們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在這個階段,教師主要側重于課后課文理解討論題、單詞和詞組的練習、選詞填空、詞語搭配、句型結構、翻譯、語篇分析以及完形填空等多種練習的檢查和操練。這些習題有針對性地練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技能,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第四,跟進任務。采取探討與內容相關的話題、續寫結局、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角色扮演、面試、辯論等形式,或介紹與主題相關的名言警句,將聽、說、讀、寫結合起來,重點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在此階段主要進行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演講,既讓學生學以致用,又鍛煉了學生的聽力。Topic(1)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have made the world different Topic(2)Travel by air VS travel by train
3.評估
整個單元完成之后,教師進行了本單元測試(52人參加)。測試內容涵蓋聽力、閱讀理解、聽寫、詞匯選擇、完形填空和作文。對比非實驗班級同樣人數,均分高出4.10分。
試卷寫作部分與課題主題有關:就以下要求寫出至少120個單詞的文章:題目自擬:(1)電信革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好處;(2)舉例說明如何推進電信革命;(3)你的結論。
欣喜的是,在寫作部分,統計使用課文中出現的詞匯、短語和句子結構達10個以上的學生有15%;達6個以上的有75%;沒有使用的是0人。從這點可以看出,交際教學法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語言輸出,學生能較好的學以致用。
四 結束語
以學生為中心,采取課前、課中、課后、跟進任務,分步實現教學目標的交際課堂教學受到了學生的歡迎,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培養。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