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留學生突發事件分類與分級、留學生突發事件成因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突發事件產生后的處理應對方法和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對今后留學生管理人員面對突發情況時,有一定的實際操作意義。
【關鍵詞】留學生 突發事件 處理 預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046-02
據統計,2013年全年來華留學生總數已突破35萬人次。隨著留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每年涉及來華留學生的突發事件也呈不斷上升趨勢。由于受生源國歷史文化和宗教習俗等多方面影響,留學生突發事件時常發生。作為學校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學生突發事件如處理不慎,輕則對正常校園秩序帶來干擾,重則破壞社會穩定,造成惡劣的國際影響。因此,對來華留學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和預防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留學生突發事件分類與分級
教育部《來華留學生突發事件處理規范》(討論稿)中對“來華留學生突發事件”做了界定:指在我國高校學習的各類來華留學生在學習期間遇到的由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傷、病、死亡事件,以及涉及本人的政治、刑事、民事、經濟、行政、治安案件等。根據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和性質等,可將來華留學生突發事件分為以下七類: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刑事類突發事件、治安類突發事件、意外傷亡類突發事件、精神疾患類突發事件、衛生類突發事件、重大國際類突發事件。根據留學人員人身和財產遭受損害的嚴重程度及對學校教學和社會秩序產生的不良影響,可將留學生突發事件分為四個層級,分別是特別重大事件(一級),重大事件(二級),較大事件(三級),一般事件(四級)。各高校可根據相應層級,制定不同的應急響應預案,以便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做出最快速的處理。
二 留學生突發事件的成因
1.文化差異
來華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個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和歷史傳統。留學生在進入學校學習的初期,由于文化差異往往會形成文化休克現象,從而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誘發疾病甚至導致死亡。
由于文化習慣的原因,留學生在理解或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時,往往從本國固有的思維模式出發,在信息的理解上易造成偏差或錯位,導致矛盾的產生。留學生在組織生源國傳統文化活動時,如宿舍內舉辦圣誕酒會,容易與國內學校現行的學生管理規章制度相碰撞,如不提前做好解釋和疏導工作,容易引發溝通上的誤解和不必要的沖突。
2.留學生自我防范和法律意識薄弱
留學生內部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發生于校園及周邊或以留學生為案件主體的治安刑事案件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留學生自我防范意識沒有得到相應提高,對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財務損失的突發事件缺乏警覺性和預見性。此外,一些留學生法律意識淡薄,對國內法律法規不重視甚至置若罔聞,從而導致違規甚至違法現象,常見于留學生酒后打架鬧事等突發性事件。
3.外部環境影響
外部環境的影響有多種,包括世界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化,地區沖突持續不斷,經濟危機的影響層面擴大。學生家庭因遭遇戰亂或經濟危機的沖擊,都可能對其心理產生影響,導致學生情緒不穩定,由此引發心理障礙。如2014年烏克蘭國內發生暴亂,對我省數百名烏克蘭籍留學生造成一定心理沖擊。教育廳外事處在第一時間內要求各高校排查摸底,做好應急預案,有效預防了此類因外部環境突變而誘發的突發事件的產生。
三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
事故發生后,留管干部應第一時間赴現場了解情況,控制現場,并向學校領導報告。學校領導做出決策后,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成立事故處理領導小組。
第一,根據事故等級,報告上級有關部門及公安執法機關。包括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省市教委外事處、外國出入境管理局。如涉案人員為中國政府獎學金學生,應及時上報國家留學基金委來華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處理,做好橋梁溝通工作。
第二,遵循以人為本、人道主義原則,配合公安機關處置事故現場;做好留學生群體,特別是受害人同胞、親友的工作,及時掌握其思想和行為動態。
第三,向受害學生直系家屬及在華親友書面通報,同時協調相關部門向受害人所屬國駐華使領館書面通報。做好遇難學生親屬和使領館工作人員的接待工作,提供入境手續、食宿交通、后事處理等必要協助。
第四,面對境內外媒體關注,及關注事態發展的各方面人士,在保證涉外紀律原則和事件正常處理程序的前提下,統一口徑發布信息。
第五,在學校法務部的協助下協助完成事故處理工作,并形成處理情況報告,上報有關部門。
四 留學生突發事件的預防
突發事件無法預知,但可預防。學校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對可能導致留學生突發事件的因素進行梳理分析,評估突發事件的可能性,采取防范措施對不同風險等級的突發事件進行預防。
1.常規性教育與宣傳
常規教育和宣傳包括定期邀請當地出入境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定期的專家講座、團體心理輔導、留學生交流會等。對近期留學生學習和生活上出現的問題予以及時通報和糾正。認真組織留學生對出入境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進行學習,使留學生牢固樹立遵紀守法的紀律觀念。
2.發揮留學生干部和志愿者的作用
注意發揮學生會、各級班長、留學生小組聯絡人的作用。由于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密切接觸,相對老師,留學生之間更容易互相信任和交流。因此,定期與這些留學生干部見面、座談更容易掌握留學生實際心理動態信息。對談話中發現的問題,留管干部應引起重視,及時進行排查處理。
3.充實管理隊伍,健全專業機構
加強對一線留管人員的培訓。留管人員是與留學生接觸最頻繁的人員,其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政治敏銳性直接影響到留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定期對留學生輔導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此外學校應加大與留學生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留學生營造舒適良好的學習環境。有條件的學校可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為留學生日常心理疏導與咨詢提供必要的服務,分析留學生學習狀態和思想表現,研究容易引發留學生突發事件的苗頭。
五 結束語
留學生教育是我國國際化教育方針的一個重要切入點。隨著留學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已與國家的政治外交、國家安全、反恐反暴等各方面緊密相連。建立留學生突發事件的處理與預防機制有利于消除不安全因素,維護學校穩定,營造安寧祥和的社會局面。高校仍需進一步加大對留學生管理工作配套的制度、設施、隊伍、資金投入,為留學生創造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文、教育環境,推動中外學生逐步實現趨同化管理,建立融合的跨文化交流平臺,有效預防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李勇.心理健康教育對來華留學生突發事件預防與處理的意義淺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24)
[2]云建輝、孫康.云南農業大學留學生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3(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