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學是當今最熱門的專業之一,相關的教材數量龐大。在多年的經濟學專業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現在最常用的專業教輔教材其實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分析了幾個經濟學專業課教材存在的問題,并且比較國外同類型的教材,從而為當前教材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善的建議。
【關鍵詞】經濟學教材 金融法規 金融風險管理 信用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089-01
一 經濟學教材概述
經濟學專業教材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國外的經典教材,如曼昆的宏觀經濟學,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原理以及最為經典的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這些教材都是國外主流的經濟學教材,沿用至今數十年,即使再版也僅僅是更新了數據和案例,核心內容沒有做過大的修改。另一類就是國內的教材,所有的專業教材按照教授對象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教材。但是,國內的教材不論教授對象如何,編寫的主軸都是以西方經濟學理論為主,然后按照具體的專業需要把各部分的內容進行拆分和細化,如專門的金融風險管理教材和金融法規教材。
二 國內經濟學教材存在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教材的主題和內容脫節。以金融法規的教材為例,金融法規是一門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特點和培養目標需要、從金融業務中需要的法律知識角度出發,以學生未來企業工作的實際需要來設計和編排的課程。如果只看主題,學生們會認為這是一門關于金融法規的課程,實際上課的時候卻發現這門課根本沒有任何關于金融法規的內容,有的只是金融監管方面的法律法規,因此這門課的教材只是一本大雜燴,我國根本沒有制定專門的金融法。這導致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找到重點,因為每個章節都是一部龐大的法律,老師可以做的就是簡單介紹一下每條法律大致涉及的內容,導致和金融法規的主旨背道而馳。
第二個問題是教材的難度不一。以金融風險管理的教材為例,金融風險管理是一門非常切合現實需求的課程,因為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讓每個普通人都感受到了金融風險的殺傷力。這么一門實用的課程,教材卻有著各章節難度不一的問題。教材前面的章節集中介紹金融風險的概述和基本理論,然而在風險識別、度量與預測的章節,難度一下子提升了很多,因為涉及到不少微積分理論及方差的計算公式。而后面關于金融風險戰略和巴塞爾協議的內容又完全不涉及計算,難度一下子下降了許多。這樣的編排使得教師不容易安排好合適的課程計劃,前面花了太多時間講數學和計算,后面又完全脫離計算,學生好不容易理解了計算,卻又很快在后期的學習中忘掉。
第三個問題是個別課程的教材更新速度太慢,老師不得不采納太老舊的教材。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例,這門課概述了信用、信用風險及信用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以及信用風險管理的歷史演進。介紹了企業信用風險管理、金融機構信用風險管理和國家信用風險管理的基本內容。對于金融業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這門課非常實用。但是當老師挑選新教材時,會發現這門課可選的教材寥寥無幾,而國外相關的教材難度又偏大,唯一比較合適的教材也已是2008年的版本了。可能是由于這門課在國內比較冷門,因此國內該課程教材的編寫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對于老師來說,總是選舊書的好處就是能減少備課的壓力;然而對于學生,他們只能被動接受過時的信息和內容。
三 國外經濟學教材的概況
國內已有翻譯的很多非常優秀的國外經濟學教材,比如初級入門常用的曼昆經濟學原理,此書為大學低年級學生而寫,主要特點是行文簡單、說理淺顯、語言有趣。文中引用大量的案例和報刊文摘,與生活極為貼近,復雜的數學用得很少,而且自創歸納出“經濟學十大原理”,適合零基礎的學生閱讀。
中級水平則有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該書是標準的中級微觀教材,在美國多個大學供MBA采用。此書內容適中,主題廣泛,均是各部分理論之要點,不旁及其他分歧內容,其中定價部分較為詳細。圖形清晰、語言流暢、所采用數學工具甚淺,有函數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高級教材的經典是羅默的高級宏觀經濟學,它是目前通用的研究生宏觀經濟學教材之一,被國內許多院校指定為考博參考書。此書是做經濟理論研究的較好參考書,特色是大幅增加了對內生增長理論、真實經濟波動理論、后凱恩斯學派的市場微觀調節理論的介紹。全書深入淺出、清楚明了,尤其是技術方法運用恰當,是一本相當不錯的宏觀經濟學。
由此可見,國外經濟學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因材施教,編者非常了解自己所要撰寫的內容是適用于哪個程度的學生,且難度由淺入深,逐級推進。
四 對我國經濟學教材的建議
第一,在教材最初的立項時就應當嚴格地確定教材的適用范圍,哪些內容適合大專院校,哪些內容適合本科院校,哪些適合研究生和博士。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授課對象,書本的內容就很容易發生偏差,導致老師不好教,學生也不好學。
第二,課程的設置存在問題。如上文提到的金融法規,我國至今沒有制定任何金融法卻又開設金融法課程,這說明我們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生搬硬套國外的經驗,脫離了中國的實際情況。為了應付這種本來就不合適的課程而編制出來的教材同樣是不合適的。
第三,以國外教材為師,模仿和學習國外編制教材的經驗,在充分學習對方教材的優點之后再耐心編制我國的教材才是改變當前存在問題的好辦法。教材的編寫不是東拼西湊,而應當科學地計劃和安排。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