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和快樂,認識自我,促進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發展,為真實交際打下基礎,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了解不同的文化差異,增強世界意識;使學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經驗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131-01
在英語教學中,我認為只有認真地抓好以下各個環節,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為以后繼續學習打下基礎。
一 上好導言課,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方面老師要留給學生一個好印象,在和五年級新生見面時,用英語作簡單的自我介紹后,主動和學生握手并教學生初次與人見面時打招呼的用語:“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在一問一答中,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然后,老師在黑板上板書“English——friend”(英語——朋友),讓學生知道學英語有趣,和老師交朋友也容易,從而培養起良好的師生感情,使師生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共同成長。另一方面通過舉實例,說明英語在社會發展和學生個人發展中的重要性,使學生能正確認識英語學習,即使今后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挫折,也有信心繼續學好。
二 抓好語音教學,增強學生的語感
首先,實行音標提前教學。音標就像漢語拼音,它是大家學習英語的重要“拐杖”。學好音標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對于剛進入英語環境不長的五年級新生來講,他們對眼前的一切感到好奇,他們渴求學習新知識,對老師充滿希望。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一時刻,將音標這一學英語的“拐杖”交給學生,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而現行教材,在內容安排上,以Andy、Binbin、Angel、Bili等六個小主人公相知、成長、學習、生活的故事情節為主線貫穿教材始終,生活氣息濃厚。整套教材共六冊,每冊由四個模塊單元組成。每個模塊由單元—話題—功能—任務構成,編寫思路清晰,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單元按語言功能意念項目編排,話題按相關教學任務編排,每一話題四個小節按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編排。這樣,在學習音標以前,學生只能靠模仿來學習字母和單詞,不利于學生拼讀能力的培養,教師也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教讀生詞和句子。所以,我們可以實行音標提前教學。一開始邊教音標,邊教一些日常用語。從介紹人體發音器官到每個音的發音部位,發音要領,使學生從模仿到自己會讀。其次,教字母,識音節。在學生學完音標后,進入字母教學,要求學生借助音標,發準每個字母的讀音,結合字母教學向學生介紹開、閉章節及r音節。再次,注重語音知識的整體性和連貫性。語音是學英語的基礎,應把它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從復習鞏固每個音標開始。結合教材附錄部分的發音和拼法,讓學生清楚常見的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多講英語,盡可能地采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聽,從而來模仿正確的語言、語調,掌握正確的意群、停頓、連續、弱讀、同化音和自然節奏,以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 做好課前預習
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拼讀能力、能自學生詞的基礎上,向他們提出課前預習的要求。五年級的學生要求他們借助各單元詞匯表,根據音標拼讀生詞,讀課文,對話。這樣可以分散教學難點,老師在課堂上就有更加充分的時間進行訓練,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際訓練。五年級、六年級的學生隨著聽、說、讀、寫教學側重點的不同,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布置學生預習。一般情況下,讓學生做練習冊中與新課文內容聯系密切的練習,這就要求學生課前必須熟悉教材,從生詞到課文,并從中找出學習難點。有的閱讀課文,教師根據學生情況,設置課文思考題,讓學生圍繞思考題進行預習。通過預習,學生在課前做好心理和知識承接上的充分準備,課堂上學生就會積極配合教師教學,接受新知識快,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四 聽寫訓練常抓不懈
從五年級第一學期開始,學生就可以按“各單元單詞和習慣用語”附表學習生詞。教師也應對學生進行單詞聽寫。為了教會學生記單詞,教師在教生詞時,要引導學生觀察字母的發音,特別注意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在讓學生聽寫單詞時,教師可根據情況,提示學生哪些字母發哪些音,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常見拼讀規則的理解和對個別特殊發音單詞的記憶。在聽寫單詞時,學生必須集中精力聽,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糾正錯誤的發音。在聽寫單詞的基礎上聽寫句子,以后堅持讓學生不看文字地聽對話、短文,并試著寫出大意。通過日復一日的聽寫,學生的聽、說和寫的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五 創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
學生有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新鮮事物、好奇心強、記憶力強、自制力差等特點,隨著英語學習內容的加深,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會掉隊,甚至有時會產生厭學情緒。教學中若出現不配合的情況,老師要學會寬容地、正確地對待學得快和學得慢的學生。課堂上,通過適合的幽默、親切的話語,把教師的善意和關愛帶給每一位學生,讓他們能積極參與評議整個學習實踐活動,使課堂學習氣氛輕松、愉快。
總之,要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不斷研究教法,教給學生學法,關注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學習效果,把抓好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工作落到實處。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