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自己修改作文時,應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事先要通讀全體學生的作文,發現共性和個性問題,精選例文,確定修改重點及討論要點,選擇指導方法。在學生自己修改的過程中,要強化對學生熟讀習作習慣的培養,要耐心指導,積極鼓勵。學生修改后,教師還得批閱評分,批閱時要注意學生寫的水平和改的能力。這樣長期堅持,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評改習作的能力及寫作水平,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掌握這些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當面批改法
也許學生們的作文并不值得你如欣賞美文般去逐一品味,但學生們的每一篇作文中,肯定有他們自己的語言,教師就是要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里,去發現學生的內心世界,也就是讓“創作者”與“讀者”形成共鳴。當面批改學生的作文,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信,還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促進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當著學生的面批改作文,這是一項費時的工作,也是一件費力的事,對學生的習作一邊修改一邊點評,學生可以及時了解習作存在的問題,也可以了解教師對自己習作的評價,老師可以從學生習作的題目、開頭、結尾、中間進行結構修改,也可以從標點符號、詞語、句子、錯別字上進行修正,也可以從詞序、語序、段落順序上進行點評,學生可以從老師點評的方法中不斷吸取好的習作經驗,從而開闊自己的思路,使得自己的寫作更加完善。教師在面批習作時多用一些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寫作信心,當面點評習作有利于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正,又能把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學生很好地交流,這對于學生習作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進步,和學生交流能及時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當面批改學生的習作也是促進師生感情的良好交流。
二 互相修改法
組織學生進行作文的互相修改,可以促進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學習他人的優點,發現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習作既是一個深刻的體會,又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互相修改的方法可以是同桌互改也可以是四人小組合作互改,彼此之間學習他人的長處,指正不足,可以從標點、句子、段落、整篇習作的內容進行適當的修改,其目的就是更加完善自己的習作。
學生之間的互改可以讓各組的成員分類別互改,各小組可以根據各自的習作層次分批修改,這樣可以節省時間,讓更多同學參與習作評改,大大調動學生的修改積極性。每個人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這樣容易發現、學習他人的長處,改正自己的缺點,也多了一個互相交流、討論的機會。要求每個學生對每篇作文提出修改意見,討論后,再指定字寫得較好的同學執筆,給每篇作文寫評語。寫評語時要多看到作文中的閃光點,對缺點、錯誤要注意評語的措辭,提意見要具體,要重在鼓勵,學生才會有修改的積極性。
三 整篇批改法
習作修改首先要從這篇習作的格式上入手,從習作的命題范圍是否符合要求,文章的結構是否合理,層次段落是否清楚,所表達的內容是否清楚詳細,中心意思是否鮮明,字數是否滿足習作篇目要求,卷面是否整齊,字體是否書寫工整,有幾處病句,表達的情感是否真實。教師要在作文批改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教給學生修改方法,學生才會有方向地下筆修改,可以從字、詞、句、標點上批改,抓住重點,每次作文都要有訓練重點,批改時要著重考慮這個重點。抓常規問題,按照老師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號進行批改。突破難點。修改自己的習作,學生學習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刪、添、改、調、換等,進行修改示范,讓學生清楚地看到整個修改過程,看懂每個修改符號的意思,為學生修改文章布局謀篇,使其符合事物的先后次序或事物間的邏輯聯系。寫人在寫兩件以上的事時,要分清材料孰輕孰重,主要的材料要具體寫,次要的材料可作簡要敘述,使文章詳略得當;寫事要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可采用倒敘、插敘等寫作方法;寫景要有順序地觀察景物,按時間、方位順序寫,主次分明。指導學生修改文章中的重點段落。
一篇文章的成功與否,關鍵是寫好重點段落。文章的體裁不同,教師也要從不同側重點對學生進行修改指導。如寫人要抓住能反映人物品質的事情的重點部分寫具體,寫人物的外貌要突出其個性特點等;寫事要把握事情的經過部分,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來具體描寫。寫景狀物要抓住印象深刻的景、物的特征,從光澤、大小、形狀、顏色、味道、用途等方面有條理地寫。選擇景物要少而精。教師要讓學生在寫作文之前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讓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在習作中把句子寫通順,文章層次要清楚,鮮明的觀點能使習作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學生學會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本人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一直嘗試著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總之,只要教師常抓不懈,學生常練不懈,就一定能使學生養成修改作文的習慣,在自我修改作文的過程中,逐步領悟寫作的竅門,從而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