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小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數學又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需要學生發散思維,努力學好數學這門學科。在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小學生應該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還需要實現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這樣有助于多樣化思維的發展,對數學教學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要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為數學教育教學事業提供更好的發展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156-01
一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本質
小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教師經常會創建一些適當的情境來幫助學生思考,最后得出問題的答案。在創設情境時,經常會因為小學生對情境的理解不同或為小學生創建的情境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最后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一樣,也就是教師所說的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一個小學數學問題有不同的解法,也是由于一個問題在適當的情境中創建不同的關系式,從而導致最后解決的方法的異同。所以,在小學生遇到數學問題時,首先可以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然后通過與同學、教師的交流,體現出自己的思維方式,并且運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從而可以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也能通過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更多的同學學習。
二 小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教育價值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于遇到的數學問題,能夠從多角度考慮,多樣化地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可以讓小學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也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創造性學習的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創新探索的能力。另一方面,小學生學習數學時通過多樣化地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換位思考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并且學生為了解決問題通過多角度的思考,不斷地對自己的解決方法進行推敲和反思,對學生自身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小學生通過對比各自的思維方式,并且善于辨別與其他同學的異同之處,從而可以得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才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因此,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鼓勵小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有用之才,同時,這樣也能夠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更快、更好、更熟練地掌握數學知識,并且能夠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三 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價值是教育事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所以,教師要經過努力研究,實現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第一,需要進一步地加強學習,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學生,并且督促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只有學生熟練掌握了理論知識,才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在解決問題時想到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法。理論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學生解決問題時沒有對理論知識進行熟練掌握,只能是空談自己的想法,就算思維再活躍,也沒有實際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抓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學習。
第二,需要對小學教材有深刻的體會與理解,明確教學目標,把握好教學重點,并且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全面把握、整體了解,從中尋找和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的情智因素,指導學生、培養學生。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生遇到問題時也能依據在課上老師對重難點的講解,準確有效地想到解決方法,并且明確不同解決方法之間的聯系,舉一反三,從而想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實現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性。
第三,在遇到問題時,教師通過聯系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對小學生做一定的提示,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模擬設計,將問題的情境再現,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考,想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總之,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是義務教育對小學生的要求,需要教師進一步地去研究,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得出多樣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代的發展需要具有創新探索精神的人才,小學生通過對問題解決方法的多樣化練習能夠提高自己的創新探索能力,能夠提高獨立學習的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為我們祖國未來的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周洪偉.“一題多解”對培養小學生發散思維作用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2(19)
[2]蔡桂榮.妙用一題多解 培養創新思維[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3]陶幼明、劉濤.一題多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繼續教育研究,2011(4)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