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美術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今天,人們正大力倡導保護中國文化遺產,只有將民間美術與課堂教育相結合,才能使民間美術得以傳承和發展。教育是人類文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把初中教育作為民間文化傳承的切入點,正是發揚民間美術的關鍵。
【關鍵詞】民間美術 初中課堂 文化遺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163-01
一 發展民間美術的意義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有著無數的文化瑰寶,但在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人們逐漸忽略了民間的傳統文化,由于大多數的民間文化沒有可利用的經濟價值,所以從事民間藝術的人在逐漸減少,很多民間藝術因為缺少繼承人,漸漸消失了。如今為了使這種現狀得到改善,要先從初中生開始進行民間美術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民間美術的巨大魅力,激發他們的自豪感,把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民間藝術作為一種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審美感,民間美術作為藝術的一種,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在外形和思想表達上,跟世界上任何一種美術藝術都有著顯著的區別。在內涵上,學習民間美術,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最終形成學生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識。在民間美術的創作過程中,只有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才能創作出在民族與世界并存的作品。
二 民間美術在課堂上的應用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民族文化得到了重視,民族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民間美術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時代的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今社會也越來越受重視。在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下,學生家長和老師不應只重視學生數理化的學習,還應支持學生對藝術的學習。因此,要保護傳統文化,就要在學生課堂中增加民間美術的學習。
民間美術與初中教學課堂結合的方式有很多,有些活動比較適合初中生,較易于學習。手工編制是一項活動性比較強的作業,如果在編制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失誤,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所以手工編制同時也是一項鍛煉學生毅力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一次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
三 民間美術對課堂教學的意義
將民間美術引進課堂,這是一種學習方式,傳統的美術教學大多都是理論知識,在課堂上也比較枯燥。結合民間美術的課堂可以通過自己動手,讓學生完成一件屬于自己的作品,會使學生充滿了自信和自豪感。
在學習民間美術的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通過美術課的調節,可以讓心情放松,更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1.培養審美能力
中國民間美術在構造和材料方面都與外國的美術存在明顯的差異,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讓民間美術與初中課堂相結合,在培養學生民間藝術審美意識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知識內涵。
2.提高創新能力
初中生正是思維較活躍的年紀,他們會有許多新奇的想法。在這個時候,可以讓初中生通過學習民間美術,開發自己的思維和靈感,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將初中生的美術教育與民間美術相結合,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情感。
四 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方文化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在教育過程中,美術教材里很少有民間美術出現,導致學生接觸不到更多的民族文化。雖然國家大力倡導培養高素質人才,但是由于社會上各方面的壓力,學校只有把重點放在文化課學習上。還有小部分原因是因為民間美術教師師資力量不雄厚,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到民間美術。
當前初中生的美術教育主要是,老師在前面播放一個關于美術的視頻,讓學生在下面觀看,沒有更多的教學內容,學生無法真正感受到民間美術的深刻內涵。教師應具有較強的傳承民間美術意識。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善良淳樸的勞動人民一直是許多作品的創作者。教師要善于將這種民間美術表現到課堂中去,從而教化學生達到教學目的。
五 結束語
學校是文化藝術的傳承地,美術課堂教學是傳承民間美術的重要途徑,將民間美術帶入到初中美術教學課堂中來,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又能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強有力的保護。
參考文獻
[1]王利達.淺談民間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教育的結合[J].金田(勵志),2012(7):61~63
[2]張瑩瑩.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美術課程資源系統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