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物館是文化教育場所,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而講解工作是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博物館工作的窗口,是連接觀眾與展品之間的媒介。本文就講解中針對不同人群的講解方法加以歸納分析,以期在今后的講解中達到更好的講解效果。
【關鍵詞】博物館 講解 因人施講 方法
【中圖分類號】G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24-0193-02
博物館是保存人類文明實物例證的機構。走進博物館,便走進了浩瀚的人類文明,走進了光怪陸離的自然生態。中國的博物館一般設有專職講解員,收費或免費地為觀眾進行講解,是連接觀眾和展品的媒介。那么怎樣做好講解工作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到因人施講。
因人施講是根據觀眾有的放矢地進行演講或說明的原則,同時也顯示著講解的藝術和技巧。它內含著“因人”和“施講”兩個方面的問題。“因人”就要熟悉各類觀眾的興趣愛好及心理活動;“施講”就要根據觀眾的需要給予不同的內容、語言和方式方法的變化,使內容、語言、方式方法三者和諧統一。但這三者又不能同等看待,比較起來,內容的變化是主要的,語言次之,方式方法再次之。因為內容是基礎,語言和方式方法是講解的輔助手段。講解之前,要了解講解對象的基本情況,如職業、文化層次、人數、停留時間等,以便在講解中根據不同對象特點和文化層次因人而異地選擇講解內容。對層次較高的人員,要講得深一些;對層次較低的人員,講得要淺一些、通俗一些。在學習和實踐中,通過分析、歸納,筆者大致將觀眾分為四種類型。
一 學生
1.小學生
特點:記憶、理解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但榮譽感很強,聽從老師指揮。
講解方法:語言淺顯易懂,可以多重復,這樣能夠加強記憶。用兒童的語言代替專業術語,盡量減少移動,多提問,多表揚。
例如:在講到北宋時期的科技文化時,可以先提問學生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都有什么,學生們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既增長了知識,也提高了興趣。把學生們的熱情調動起來之后,再告訴他們四大發明當中有三項都是在宋朝應用和發展起來的,最后分別介紹這三項發明。這樣,不僅能夠很好調動學生們學習知識的主動性,還能增強學生們的民族自豪感。
2.中學生
特點: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求知欲強,對與自己課本上有關的內容特別感興趣,并時常提問或主動發言。
講解方法:系統講解,以中學課本上有關的內容為切入點,拉近距離,找到興趣點,結束語著重啟發與鼓舞。
例如:在講到開封城摞城奇觀的時候,著重強調一千年前開封城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但開封城的興衰史也是開封人民的血淚史,一次次的黃河水患,使開封城的繁華一次次掩埋在泥沙中,但勤勞的開封人民在大災大難之后一次次重建家園的精神可歌可泣,那么作為新時期的我們,更要不負先輩們的付出,以我們的努力,重現開封城的繁華盛景。
3.大學生
特點:有專業,有一定的理論水平,性格自我張揚,紀律比較散漫。
講解方法:選擇與其專業相關的內容為切入點,也可以時下最流行的話題找到與展覽的切入點,循循善誘,盡量講解得有趣,不死板,氣場要強。
例如:體育系的學生以北宋時期的體育運動為切入點,美術專業學生可以多講開封朱仙鎮木板年畫的藝術特色,考古專業多以近些年著名的和開封有關的考古發現為切入點。只有找對切入點和重點,才能很好地吸引大學生,出色完成講解任務。
二 普通零散觀眾
特點:理智,求知與求樂并存。大多是成年人,也有一家人結伴而來的。他們的參觀目的不同,包括為學習知識的,為學術研究的,為藝術鑒賞的,為休閑娛樂的。
講解方法:與之溝通,充分了解觀眾的參觀目的,尋找適當的講解方法。可以觀眾生活的城市和熟悉的歷史為切入點,注意捕捉觀眾的信息反饋,在不脫離講解主題的前提下,適時調整講解內容和講解方式,以期達到更好的講解效果。
例如:一般以家庭為組織的零散觀眾,講解的主要對象一般是家庭中的孩子,家長多是陪同孩子到博物館聽講解學習知識的。以旅行團為組織的觀眾,多是外地游客為了解開封風土人情而來的,作為講解員一定要把開封歷史文化和宋文化準確地傳播給觀眾,讓觀眾感覺不虛此行。對于零散觀眾來說,主要是多與之溝通,了解來意,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講解方法。
三 重要觀眾
特點:時間安排緊,文化程度高,社會地位高。
講解方法:崗前培訓工作要充分,盡可能詳細了解來賓的背景資料,包括姓名、職位、畢業院校、專業、興趣愛好等。檢查著裝、個人衛生、講解工具等是否到位,做好口腔聲帶練習,消除緊張情緒。講解時應注意稱謂,做好引導工作,包括文物與文物的轉換,展廳與展廳的轉換,上下樓梯等。把握好時間、內容,在不脫離主題、不忽略重點的前提下,適當宣傳本館特點,注意語氣,切忌啰唆。可采用匯報式語氣講解,疑問句要慎用。尋找合適的切入點,以來賓最感興趣的問題為切入點是最具有拓展空間的。注意開場白和結束語,在溝通好事宜的前提下可請領導題詞。
四 外賓
特點:語言、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差異很大。
方法:了解他的身份、生活習慣、語言環境、文化差異、參觀目的等。嚴格遵守涉外的有關規定,不談敏感話題。用公元紀年方式,如果是中文講解,應給翻譯留一定的時間,掌握節奏。
講解的主要任務是傳播人類精神文明,以知識傳播為己任,以科學性為指導原則,以趣味性錦上添花。不管我們面對的觀眾是誰,都要本著同樣的接待原則,即熱情、大方、謙虛、謹慎。
參考文獻
[1]王學敏編著.博物館實用講解藝術[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