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水平的提升,經濟步伐的推進,我國的測繪事業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較大程度的發展。而伴隨著測繪事業的發展,是測繪技術的不斷提升。在本文中,將就3S測繪技術在我國土地整理中的應用進行一定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3S測繪技術;土地整理;應用
1 引言
隨著我國測繪事業的發展,原有的測繪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土地整體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礎上,3S技術的出現為我們的土地整理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通過3S技術,能夠將土地整理區所具有的空間位置、地理要素等其它信息共同建立在一個以圖形、實地以及數據三者一致的數據庫中,能夠更方便我們對相關信息進行集中、綜合式的處理。
2 3S技術簡介
2.1 RS技術
所謂RS,就是遙感技術,其能夠從外層空間或高空區域接受來自地球各類事務的電磁波信息,并在對這部分獲得數據進行攝影、掃描以及處理的基礎上更好的對地表不同現象以及物體進行遠距離的識別以及控測。目前來說,遙感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國的環境質量監測、作物產量估測、交通線路網絡以及植被資源調查等工作中。另外,通過遙感技術的應用也能夠幫助我們較好的對水體所具有的灰階、紋理以及色調等特征所存在的差別進行反映,并能夠使我們在這部分數據的基礎上更好的對水體所具有的面積、污染范圍以及濃度等進行識別。
2.2 GPS技術
GPS即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種具有實時定位能力以及三位導航能力的定位系統,根據其所具有的高效、準確以及快速等特點,能夠以較為精確的方式向我們提供點、線、面要素所具有的重要信息以及三位坐標,目前被廣泛的應用到了我國的交通導航、軍事、大地測量以及土地利用調查等工作之中。
2.3 GIS技術
GIS即地理信息系統,是一個專門對不同地理信息進行管理的軟件系統,能夠以精確分類、分級分層的方式對相關信息進行管理。其具有著數據輸入、數據編輯、數據查詢、數據分析以及更新等一系列功能。目前被較為廣泛的應用在了我國數據庫建設、土地適宜性評價、生態規劃以及災害預報等方面。
3 3S技術在我國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應用
3.1 RS技術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
對于RS技術來說,其在我國土地整理過程中主要起到一個前期調查的作用。對于我國以往土地開發的調查工作來說,是以1:1萬的土地詳查圖作為我國實際工作開展的底圖,并以該圖紙為基礎結合野外實地調查來幫助我們開展相關的工作。但是由于這種方式使用的土地詳查圖所具有的現勢性較差,并不能夠以清晰、準確的方式對土地實地現狀進行反映,就會因此使我們工作所獲得的結果缺乏一定的準確性,且在野外測量的過程中也具有較大的工作量。而通過遙感技術的應用,則能夠根據其實時、宏觀的特征以更為真實的方式對地面所具有的真實信息進行反映。同時,RS技術也能夠從我國的信息庫中提取相關區域的土地整體資源信息,并以此在大大降低我們實地調查工作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提升了土地整理調查結果所具有的準確性,能夠為我們后續工作的開展提供更為直接、精確的數字信息。另外,在我們對調查土地區域測量完畢、并形成圖樣之后,還能夠幫助我們對經過糾正之后的遙感影像作為底圖來項目區進行再一次的查漏、修補。
3.2 GPS在我國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應用
3.2.1 在定界方面的應用
在土地整理的項目區邊界界定工作中,其通常都具有較高的需求,且需要非常精準的經緯度以及平面坐標。在該項工作中,其主要會涉及到土地權屬與接線的問題,如果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出現了變化,則需要由當地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實地進行指界。此時,則可以通過GPS以更為精確的方式對該區域的邊界點進行測定。
3.2.2 在地物測量方面的應用
在土地整理的規劃設計階段,其對于長度、高程以及面積等通常都具有著較高的要求。一般來說,我們需要將比小于1:5000的全要素地圖作為我們的設計地圖,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更多的是應用1:2000的地形圖作為工作地圖。之后,我們則可以通過較為常規的方式進行GPS布設,再通過全站儀的應用對野外數據進行采集。在首級高程控制點方面,我們應當以四等水準的方式對其進行測定,且將主要的測量區域定位在地面具體地物的形狀、信息以及位置等等。另外,根據項目實際區域特點的不同,我們也應當對其選擇不同類型的儀器,在GPS基本采集項目區邊界,但項目區因為地形較為復雜不方便我們通過全站儀進行觀測地區,則可以通過動態GPS的應用對相關數據進行采集。
3.3 GIS在我國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應用
3.3.1 在內業數據處理中的應用
首先,我們將全站儀以及GPS設備中所采集到的數據導入到計算機之中,并在計算機的GIS平臺下根據實際區域野外采集點所具有的特征代碼對地形圖進行繪制。在處理圖形數據方面,GIS技術所具有的數字量化功能能夠在有效的在對相關制圖要素進行定義的基礎上保障不同圖形的無痕修改,且在完成圖件后其所具有的質量非常穩定,即使需要重復制圖,其所產生的費用與耗時都非常的少。
3.3.2 在規劃設計方面的應用
通過GIS技術進行土地整理的規劃設計分析,如土地地類適應性評價、地類規劃平衡分析、規劃技術指標分析、規劃道路網分析等等,能夠有效的提升分析工作所具有的廣度與深度。而在輔助設計方面,其所具有的強大分析功能也能夠較為精確的對環境、農田所具有的規模以及容量等進行計算,以此幫助我們以更為精確的數據進行當地各項經濟生態指標的分析工作。
4 結束語
可以說,3S技術的出現,大大提升了我們土地整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在上文中,我們對于3S測繪技術在我國土地整理中的應用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分析,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需要能夠在充分掌握各項技術的基礎上將其更好的利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之中。
參考文獻:
[1]何麗麗,周玉剛.基于“3S”技術的土地資源管理的應用與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02):33-34.
[2]劉崴,于喜旺,都利霞.“3S”技術在土地管理領域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02):183-184.
[3]張譯豐.信息化測繪及其在土地開發管理中應用[J].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0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