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構主義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為高校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本文基于建構主義理念,對比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對教學系統進行細致分析,提出多元化教學模式,并分別對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典型教學方法進行闡述。
【關鍵詞】建構主義 多元化教學模式 教學系統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030-02
建構主義強調主觀和客觀的有機結合,它認為學生的知識是自己建構得到的,是學生在與外部環境的交互過程中形成的,教學活動的主體始終是學生。這些觀點對于我們構建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多元化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很有啟發作用。本文在分析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對建構主義理念下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構建和探索。
一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主義學習理論進一步發展的成果。它以行為主義、傳播學和本體論作為理論基礎,以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與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研究成果作為實踐基礎,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歐美學術界得到了顯著的發展。美國教學設計領域著名專家David H. Jonassen 將情境概念、社會文化概念和建構主義概念共同構成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稱為“當代學習理論最本質與革命的變化”。
建構主義提供了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新的學習和教學理論,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學生是學習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而不僅僅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者;學生對知識學習最有效的就是結合教師的點撥和自身經驗,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消化和記憶。典型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為:教師創建一定的學習情境,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學習,并通過與學習伙伴的交流協作,加上教師的適當引導,實現知識的獲取與建構。情境、協作、會話和自主建構是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四大要素。因此,教學設計時,不僅要考慮教學目標分析,也要考慮情境創設的問題,并把情境創設看作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 教學模式分析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在某種環境中展開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其中,教學活動進程包括教師、學生、媒體和教學內容四個要素,它們彼此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1.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灌輸式學習,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傳授大量的知識,學生被動接受,從而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不能把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很好地體現出來。由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被動接受大量知識,所以發散性思維、逆向思維等都受到限制,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興趣不高。同時,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不牢固,實習時理論不能有效指導實踐,教與學不能有效對接,教學效果受到限制。
2.多元化教學模式
多元化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為主要指導理念,根據不同課程和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支持,調動盡可能多的教學媒體、信息資源,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對學生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構建和記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知識信息的主動建構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它主要包括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教學方法。
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配合,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對知識架構的構建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
教師作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指導作用:(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2)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3)組織協作學習(開展討論與交流),并對協作學習過程進行引導,使之朝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方向發展。
學生作為知識的建構者,主要進行以下工作:(1)觀察分析新知識的特點,聯系已學舊知識。(2)聯系自身學習經驗,主動構建學習情境和學習架構。(3)主動和老師、同學交流,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認識。(4)有效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幫助自己構建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
三 多元化教學模式構建
多元化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為中心理念,針對不同學生和不同課程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
1.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指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多種手段和藝術手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引導學生融入角色,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展開對知識的探索、對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情景教學法主要應用在英語、語文等語言類教學和管理類教學中,通過音樂、表演等多種形式,構建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得知識。情景教學法主要依賴于多媒體的運用和網絡課程的開展,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音頻、視頻、動畫、三維立體等多種方式,幫助渲染氣氛、構建知識情景,有助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感受、理解和記憶。另外,在網絡課程教學網站上,配有教學大綱、電子教案、電子教材、課件、習題、視頻等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習慣,并在保留傳統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答疑方式的基礎上,借助在線教學網站中的電子郵件、BBS等手段,實現網絡在線答疑,構建了一個學生自學和師生互動的平臺,學生還可以通過在線考試,隨時檢查學習情況。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主要指選擇課程中典型的問題和實例,通過對該問題或實例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推理,闡釋、說明課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案例式教學是研究型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其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法可以分為引導啟發式案例教學法、引導探討式案例教學法、小組辯論式案例教學法等,主要環節是準備案例、展示案例(分組討論)、總結歸納等。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準備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知識性和真實性,這就要求教師要提前了解學生特點,并對課程以及相關拓展領域的知識有一個全面透徹的認識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游刃有余地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思考,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架構和知識體系。學生通過對知識的預習和討論,對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法,并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可以充分培養團隊意識和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間的層次差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教師還可利用各種有效方法提出問題,給學生以明確的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并以任務為中心進一步引導學生制訂和調整學習計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與傳統灌輸式和說教式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更易于被學生接受。教師主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和體系,以提高學習效果。
3.實踐教學法
實踐教學法是指通過見習、實習等方式,讓學生結合實物和實際操作,理解和掌握各個知識點,構建整體的知識框架和課程體系。對于偏重實踐能力的課程,一般采用理論課堂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每上完一部分課程,就安排一次實習,整門課程理論學時和實踐課時基本相等。
理論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踐。通過實物見習、動手實習、課外調研等實踐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例如在汽車構造課程中,課堂上教師先對變速器進行引導式講解,實習課上通過讓學生動手拆裝變速器各個部分,結合實物弄清楚它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通過實習,學生能很快地將課堂上的知識與實習內容聯系起來,掌握課程知識。
四 結束語
本文對建構主義理念指導下的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探索,通過對傳統教學模式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對比分析,提出符合當前教育特點的多元化教學模式,并對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實踐教學法等典型的教學方法進行具體的分析說明。不斷優化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有效利用現代化網絡、多媒體技術,豐富和發展多元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課堂質量、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秦.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與高等數學教學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3(5):69~70
[2]賀健姿.高職公共英語中情景教學法的探討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3(70):70、75
[3]盧德馨.關于研究型教學的進一步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4(21):24~2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