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的宿舍文化建設面臨著一個瓶頸期,這是由于宿舍文化建設的對象已面向“90后”大學生,他們出生于全新的時代,是多種文化的混合體,有著較強的時代烙印。宿舍文化建設是加強“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突破口,需要予以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90后”大學生 宿舍文化 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039-02
新時期“90后”大學生已成為各個高校的主體,他們在高校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許多學生工作的開展都應以此作為基礎,研究“90后”大學生對高校管理的態度,對于高校的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根據現有的情況,進行創新,研究出一條適合“90后”大學生的宿舍文化建設途徑,可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高校的育人能力。
一 “90后”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現狀
1.高校過度強調“管”與“90后”大學生的強烈主體意識的矛盾
高校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成為人才,但是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方式手段,只有適合“90后”大學生的規則才是最好的規則。如今,在對宿舍的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種現象:有較為嚴格的規格,每一個級別都由不同的人員負責,他們所參考的準則就是高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有任何行為與制度相違背,這就會導致大學生的叛逆心理。如高校的管理人員怎樣安排工作,“90后”大學生就一定按照相反的方向執行。這樣的宿舍文化建設沒有人文氣息,也很難將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彰顯出來。如在大學生宿舍中,高校會規定定時熄燈、斷網,這雖然是為了讓“90后”大學生能夠更好地休息,不沉迷于網絡世界,但是卻讓學生對高校管理制度產生了厭惡的感覺。在制定一些制度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尋找學生代表說出自己的看法,這樣能夠讓高校制定的制度符合“90后”大學生的需求,進而在執行的過程中,能夠有較好的效果。宿舍管理的意義就是讓學生能夠合理地安排學習和生活,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讓“90后”大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2.統一安排住宿與“90后”大學生個性發展的追求的沖突
高校面對的“90后”大學生,他們是全新的一代,追求時髦,講究個性,希望能夠被理解和尊重,但高校的強制性管理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校園管理效率。高校所制定的嚴格的管理制度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生活和學習,但是卻會產生矛盾,也就是說高校需要了解“90后”大學生的基本需求,規章制度要適合他們的個性發展需求。如統一安排住宿就違背了“90后”大學生追求個性的特征,他們認為高校根據學院或班級統一安排宿舍,不是最有效的途徑。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沒有充分意識到生生之間的差異,這樣會導致他們在相處的過程中出現摩擦,進而無法實現宿舍文化的建設。“90后”大學生需要的宿舍文化是能夠有相同愛好或家庭背景的同學作為自己的室友,這樣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語言,雖然這樣的要求并不一定符合高校的管理制度,但確實能夠反映出一些問題。
3.宿舍管理職能的單一性與學生需求的多樣性的矛盾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宿舍都是由后勤部門直接管理,每一棟寢室樓都有值班阿姨處理相關事宜,宿管人員的職責就是傳遞大學生和高校領導之間的信息,保持宿舍能夠有正常的秩序。但在消息傳達的過程中,會存在誤導作用,不能對宿舍的良好秩序起到促進作用,反而讓“90后”大學生對高校的管理充滿怨言,不能達到宿舍文明的預期效果。“90后”大學生對于宿舍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生活或是學習的地方,他們將大學生宿舍作為自己的家,需要在“家”中尋求溫暖,也即需要一定的人文關懷。那么宿舍管理的單一性就不能滿足“90后”大學生的需求,他們需要宿舍的管理人員幫助自己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如人際關系或是心理問題等。但宿管人員卻不能達到這么高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從這個方面加以重視,讓輔導員輪流入住寢室,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對宿舍文化的建設,還能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
二 “90后”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途徑探索
1.爭取讓“90后”大學生從思想上接受宿舍文化建設的意義
“90后”大學生還有一個很明顯的時代特征,就是十分執拗,對于自己堅持的觀點,不易進行轉變,那么宿舍文化建設就要抓住這個特征,對“90后”大學生進行教育。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可以從“90后”大學生的家長入手,因為“90后”大學生雖然邁入校園,但從思想上還是十分依賴父母,如果有父母的勸說,思想工作會變得更加容易;其次,高校的輔導員或班主任需要做出努力,通過與學生聊天或是講座的方式,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再次,高校可以從學生黨員入手,體現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如果有學長或學姐的勸說,那么更能從“90后”大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更容易讓他們從思想上接受宿舍文化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可能是最有效果的方式之一,同寢室成員之間的影響對于宿舍文化的建設至關重要,需要予以正能量的傳播。
2.加強宿舍環境文化建設,優化宿舍文化活動
環境決定了學生是否有正確的行為舉止,因此,高校要加強宿舍環境文化的建設,優化宿舍文化活動,為“90后”大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首先要改變物質條件,創造環境舒適的宿舍文化要與“90后”大學生的特質相統一,如
開展特色寢室建設,這樣能夠彰顯“90后”大學生的風采,讓宿舍文化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此外,建設宿舍文化還可以參考“90后”大學生喜愛的體育活動,如瑜伽、健美操等,專門為“90后”大學生開設“運動角落”,表現出宿舍文化的品位。最后,要想提高宿舍文化建設的高度,就需要在文化活動上加以深究,做到寓教于樂,讓“90后”大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生活。如積極開展一些具有科學性和趣味性的比賽,不僅能夠帶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還能在調節寢室人際關系上予以一定的幫助。而開展書畫、攝影比賽,可讓“90后”大學生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個性,將自己的優勢展現在大家面前,能夠讓大學生以更加自信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3.充分利用網絡新陣地加強宿舍文化建設
“90后”大學生離不開互聯網,網絡已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宿舍文化建設要以此為契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宿舍文化的建設。如利用網絡的平臺,高校管理者可以了解“90后”大學生的心聲,將網絡作為一個溝通的全新平臺,不僅體現出時代性,還能體現高校對于學生意見的重視程度。在網絡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進而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對培養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建設高校特有的社區網站,將一些較好的宿舍典型進行宣傳,定期評選最佳寢室,并對他們進行表揚,讓他們“高調”地展現出自己的個性。通過網絡資源,傳播健康的寢室文化,對于“90后”大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對于宿舍文化建設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
作為一項系統的工程,大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堅持高校的領導,加強對宿舍管理人員的培訓,完善現有的宿舍管理制度,統一格局,凝聚成為一種合力,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努力。只有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才能將宿舍建設得更加合理,符合“90后”大學生的根本需求,有更加長遠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曉京、文書鋒、金添.“90后”大學新生思想行為能力特點的調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9)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