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培養新時期合格軍事人才的軍隊院校,在加強先進軍事文化建設中,要重點突出軍隊特色、注入新的文化元素、提升軍校的文化品位,以更好地借助先進軍事文化的力量塑造人、培育人,催生部隊戰斗力。
【關鍵詞】先進軍事文化 軍隊特色 戰斗力
【中圖分類號】E2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048-02
先進軍事文化建設,包括理論武裝、思想教育、新聞出版、文藝體育以及軍營文化等多個方面,是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是滋養官兵的精神沃土。作為培養新時期合格軍事人才的軍隊院校,理應在貫徹落實《中央軍委關于大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的意見》過程中,結合自身實際探討搞好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的相關對策。
一 突出軍隊特色,催生戰斗力
軍校的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突出軍隊特色,就是要突出體現“鮮明的戰斗性”特點,圍繞“聽黨指揮”這個核心和“一切為打贏”的目標,為部隊培養高素質的現代軍人。這是軍校先進軍事文化與地方大學的校園文化的區別所在。正如有的軍校提出“博士碩士都是戰士,教員學員都是戰斗員”的口號,深刻體現了軍校文化“鮮明的戰斗性”的特色。近幾年,各軍兵種部隊積極打造本部隊的特色文化,如空軍的“藍天文化”、海軍的“藍色文化”、二炮的“礪劍文化”、武警部隊的“忠誠衛士文化”,這些軍兵種文化在突出“戰斗性”特色的同時又彰顯了軍兵種特色。因此,軍隊院校的先進軍事文化建設,要借鑒這些軍兵種文化的經驗,在突出軍隊特色的基礎上反映本單位獨特的文化理念、任務特點、精神面貌和文化品位。
戰斗力是檢驗部隊建設的標準,也是實現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強軍目標”的前提。軍隊特色的先進文化是部隊戰斗力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是與武器裝備同等重要的“精神裝備”,是塑造人、培育人,催生戰斗力的重要源泉。軍隊院校的各級領導干部,應樹立抓文化就是抓科學發展、就是抓部隊戰斗力、就是抓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就是抓學員全面發展的理念,在加強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時時處處體現軍隊特色,圍繞培育學員的戰斗精神、提高學員的“打贏”本領開展工作。通過各種文化工作對學員“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雨露”,形成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的氛圍。激發學員愛軍精武、爭先創優、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的戰斗意志和頑強作風。要大力發掘和繼承我軍歷史上具有陽剛特色的文化工作內容和形式,用反映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和勇于犧牲精神的軍事文化作品去激勵學員。如適時開展升國旗、奏唱國歌軍歌、入伍授槍、退伍向軍旗告別等活動;適時組織學員參觀駐地的英雄紀念館;通過戰斗影片、革命歌曲和部隊題材的大型史詩作品的欣賞和演唱,使學員感受和體驗陽剛之氣、豪邁之志、昂揚之聲,不斷增強軍校先進軍事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為培養合格人才進而提高部隊戰斗力提供文化支撐。
二 注入新元素,緊跟時代步伐
軍校的先進軍事文化是一種在軍事生活中形成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文化、藝術文化、體育文化、環境文化在內的復合型文化。軍校的先進軍事文化與時代發展同步,就要不斷注入新元素。要認清建設先進軍事文化不可或缺的指導原則、理論基礎和思想源泉是黨的創新理論;要改變軍校文化“自由發展”的放任思想和“文化無用”的消極觀念;要廣泛利用現代傳媒,不斷拓展宣傳手段,為軍事創新特別是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提供強勁的思想激勵和文化動力。當前,應做到以下三點:(1)開發運用新的文化形式。現階段,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中,要用先進軍事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可以圍繞“信仰、信念、信心、信賴”這個反映主旋律的主題,開展“紅色記憶”知識競賽、“紅色精神”演講會、“紅色經典”電影放映周等系列文化活動;也可以舉辦革命傳統歌曲歌詠比賽、革命傳統故事連環畫比賽。要利用學院內部的局域網開設“電子書庫”“音樂茶座”“游戲沙龍”;開展網上新聞點評、讀書評論、影視音樂欣賞、熱點問題辯論、知識競賽等活動;把院校官兵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模擬法庭、論文答辯實況、網絡課程等錄制下來,放在校園網上,供學員們觀看、學習、借鑒和評論。(2)增強文化工作時代感。當前形勢下,流行文化對官兵的影響越來越大,官兵普遍認為流行歌曲比軍旅歌曲更好聽,流行影片比傳統軍事影片更好看,《星光大道》等電視節目比部隊的晚會和日常文化活動更吸引人。所以,我們要廣泛借鑒流行文化的優長,增強軍校先進軍事文化的時代感。如可以將流行音樂的特點融入軍旅歌曲的創作和演唱;借鑒中央電視臺的娛樂節目,創新校園晚會的組織方式;把幽默片的特點融入文化活動的組織過程中。(3)借助地方文化資源。軍校的先進軍事文化建設要注重運用自身條件,發揮學員隊俱樂部場地器材的作用,不拘一格地開展活動。也要注重借助地方文化資源,組織院校學員參加駐地舉辦的文化節和社區文化展演;利用地方文化館和藝術院校的人才資源,建立并訓練鑼鼓隊、舞獅舞龍隊、足球隊;與地方共建單位開展各種聯歡活動;協調地方圖書館為部隊院校學員辦理借書證,建立“擁軍書庫”,實現資源共享。
三 滿足學員需求,提升文化品位
毛澤東同志在《文化工作中的統一戰線》中指出:“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而不是從任何良好的個人愿望出發。”當前,部隊傳統的吹拉彈唱層面的娛樂文化已不能滿足現代學員的需求,他們需要高層次的政治理論、軍事方略和思維方式,以提升個人素養、解答現實問題、提高打贏能力。所以,軍校的先進軍事文化建設必須發揮先進軍事文化的育人功能,滿足學員的需求。為此,要不斷征求學員的意見,使學員的主觀愿望與學院文化建設的方向、部隊工作的需求相符合。要始終把“學員需要不需要”作為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前提,并據此選擇活動方法、制訂活動計劃;要擺脫“文化工作就是文化娛樂”的傳統思想觀念,從而提高軍校文化建設的品位;要把黨的創新理論的諸多觀點進行梳理歸納,運用學員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使黨的創新理論形象化、大眾化。如可以將黨的創新理論印成“口袋書”、編成“三句半”,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的先進人物的事跡編排成文藝節目進行展演,也可以以“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為主題,組織學員開展“實現國家富強、軍隊強大、個人進步,我該怎么做?”大討論。還要利用紅色文化、警營廣播、閉路電視、網絡文化、板報櫥窗等載體,積極發揮文化活動用形象說話的優勢,將黨的創新理論通俗化,把莊重嚴肅的教育內容寓于藝術享受之中,從而在理論與實踐、理論與學員之間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和一條感情共鳴的“紐帶”;學員隊要按照自由分組、自然組合、自我展示為形式,建立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隊組,使每個學員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隊組,讓人人融入活動中、活動在組織中。當然,在組織開展文化工作時也不能消極被動、不加選擇地滿足學員的需求,要根據先進軍事文化建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員的需求進行引導。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