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舊書回收利用旨在促進舊書籍特別是教材的循環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本文通過大量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方式了解到西藏大學在校學生總體對舊書回收再利用持積極態度,并對舊書回收途徑及再利用對策做出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舊書 回收平臺 回收再利用 環保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054-02
一 舊書回收再利用的可行性
基于長期觀察和對本次問卷調查、訪談記錄的有效分析,發現在校學生書籍利用情況不容樂觀。以教材為例,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每學期末,大學生的課本跟新書差不多占了19.54%,僅隨便畫畫重點的課本占了64.14%,這兩部分占了近85%,而十分破舊的書僅占了2.07%,這也說明了學校教材利用得并不充分,客觀上有利于舊書回收再利用。
那么在校大學生又是如何處理舊書籍的呢?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校大學生處理舊書的方式主要是閑置、直接當垃圾扔掉,這兩項分別占69%和17%。而歷屆畢業生處理舊書的方式更是令人擔憂。其中,直接將舊書扔掉的就占24%,把舊書當廢品賣掉的占47%,把舊書送給學弟學妹的僅占29%。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校學生把舊書直接扔掉和閑置的比例之和高達86%;與此同時,根據調查發現歷屆畢業生把舊書直接扔掉或當廢品賣掉的比例之和高達71%。由此可見,無論是在實用性還是價值上書籍都沒有完成被賦予的真正使命。
如此巨大的浪費都歸咎于當代大學生沒有環保節約意識嗎?對此,我們開展了大量調查和走訪工作。由圖1可知,高校大學生普遍贊成對舊書實施回收再利用,其中贊成度高達86%。這表明高校大學生具有極強的環保觀念。造成書籍不必要的浪費主要歸咎于客觀原因。首先,學校沒有舊書回收市場,如舊書書店、校園回收平臺等,學生沒有便捷而有價值的處理舊書渠道;其次,雖然網上有舊書交易平臺,但運費高昂;最后,一些學生想將書籍捐到偏遠地區的中小學
校,但苦于沒有愛心傳遞橋梁。因此,搭建校園舊書回收再利用平臺是極為重要的。
二 舊書回收的途徑
回收舊書的途徑多種多樣。通過調查結果分析,20%的學生愿意通過網上交易;45%的學生愿意通過二手實體書
店;35%的學生愿意直接捐贈給學校。結合大量訪談則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反對直接將自己的書籍當廢紙賣掉。因此,回收途徑可分為三大步驟:
第一,在回收舊書之前,一方面對在校學生、中小學校、農村等對書籍的需求類別做評估。特別是在校大學生對書籍的需求評估,有針對性地去回收舊書;另一方面對在校大學生手中現有的書籍進行評估,要將有質量的書籍回收,而不能一概而論。
第二,每年定期開展大學生捐贈圖書活動,特別是每年的畢業季。通過粘貼海報、校園廣播、志愿服務等方式鼓勵學生捐書、贈書。學校可以輔助學生成立舊書愛心協會,并鼓勵大家參與其中,管理舊書、享受舊書資源。
第三,對一些含金量高的書籍或不愿參與捐贈活動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低價回收的方式進行回收。其中,67%的學生贊同按原價打折的方式回收舊書,多數人認為2~3折較為合理;也有24%的學生認為按質量收購比較合適。
三 舊書再利用的對策
舊書回收再利用,關鍵就在“再利用”上。那么,舊書回收后對其分檔、歸類、整理過后,我們應如何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呢?40%的學生認為應留在學校,供同學們使用;26%的學生認為應捐贈給中小學校;34%的學生認為應捐給貧困地區,供人們閱讀。但是,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大學生的書籍大部分不適宜中小學生閱讀。因此,舊書回收再利用的重點還是應該在大學生這個群體中建立舊書共享平臺。
第一,對于部分書籍,如課外書、名著等閱讀性強的書籍可以捐贈到中小學校或貧困地區。一些實踐性的,如種植、養殖、健康等書籍也可以捐到貧困地區,供人們閱讀。
第二,在校園里建立舊書共享平臺,通過借閱或低價零售等方式方便學生閱讀與使用。
由圖2可知,贊成辦理借閱證、供學生借閱的達到45%。這也是利用率較高的一種方式,同學們可通過借閱書籍滿足對知識的渴望,既經濟又環保。一方面,我們可以直接交給校圖書館管理。圖書館可以開辟一片區域來放置舊書籍,學生們可以直接用圖書證借閱。同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對書籍的需求,延長借閱時間。如選修課類的教材,可延長至兩個月乃至半個學期。另一方面,根據書籍學科性的區別,我們可以在每個學院成立一個舊書屋,以此來方便大家借閱。
有41%的學生愿意選擇購買舊書,以此來方便學習和使用。因此,我們也可以就書籍的保存情況和含金量以合理價格出售。
通過以上方式的實施,一方面,學生們可以接觸更多圖書資源進而拓展知識與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資金,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支。將舊書物盡其用可以減少油墨、森林、電力等能源的消耗,為環保做出應有的貢獻;借此機會,也向山區農村渴望書籍的人們傳遞了溫暖的關懷。
四 結論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數據,更是對高校大學生教材和書籍利用的浪費感到震驚。當然,這次調查也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結論和指南。
第一,調查結果顯示,在西藏大學和其他高校開展舊書回收再利用活動有絕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校應搭建舊書回收再利用平臺,讓舊書循環充分利用。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舊書籍、舊教材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價值,每年購置相同的教材浪費大量人力財力;另一方面,通過對舊書籍、舊教材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節約大量資源,從而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時起到良好的環保宣傳效應,使得低碳環保觀念深入人心。
第二,在舊書籍、舊教材回收過程中,對廣大學生的需求做一次較為詳細的調研,將有用的書籍和教材回收過來,而不應盲目回收。就目前調查的結果看,大學生對專業類、公共課類和選修課類書籍的需求較大。
第三,舊書籍回收過來之后,我們可以有多種利用途徑。一方面,針對大學生的書籍,我們可以留在學校,借助圖書館這個平臺,整理、歸檔,建立書籍的借閱機制。也可以交給學校相關部門管理,根據學生的需求,低價銷售給學生;另一方面,針對其他專業性不強的書籍,如閱讀性的、技術性的、欣賞性的書籍,我們可以將它們捐贈給偏遠地區的中小學校或農村讀書屋等。
正如科洛廖夫說的:“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我們應充分利用書籍,汲取精神食糧。因而,我們有必要建立舊書回收平臺和舊書回收再利用管理機構,使舊書有效地循環利用,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拿出新一代接班人的作風,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精神。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