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學能力、改進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本文結合高中生的特點和當前教學現狀,探討了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導、學、議、練、結 五步教學法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104-01
當下的教學課堂中,傳統教學法依然存在。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只是書本知識,而不是應用能力。從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大多數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能力相當薄弱,并且非常討厭英語。面對傳統式的教學模式,他們都是被動消極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心態,根本談不上對英語的興趣與愛好。
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教師必須解決好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發展的問題,建立為所有學生服務、幫助所有學生學好英語的觀點。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提出并號召所有教師運用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在中學各個學科教學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發展前途。
一 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的必要性
1.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蘊涵著嶄新的教學論思想,具有堅實的教育理論基礎
當今時代,“教會學生學習”不僅是一個口號,而且還是一種教學的指導思想,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式。導、學、議、練、結教學模式正是這一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和基本要求。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比掌握學習結果更為重要。導、學、議、練、結教學模式注重的恰恰是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
2.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具有堅實的心理學理論基礎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許多心理學家都將研究重心轉移到了學生的學習,提出了眾多學習理論。從早期桑代克的刺激——反映學說、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到現代的羅杰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從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說、奧蘇伯爾的認知同化理論到加涅的累積學習理論、布魯納的掌握學習理論,雖說并不能完全滿足學校教學的需要,但他們為研究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起點。導、學、議、練、結教學模式正是在吸收眾多學習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來構建理論的。
二 學、議、導、練、結五步教學法的基本環節
1.導——導學,引思導學
教育學家說過,“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會更加主動、積極,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硬著頭皮挺著,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感到厭倦。每節課開始的導入相當重要,所以必須設置導入環節,可以利用多媒體,師生互動,可以是學生講故事、表演等,利用多種方法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思導學,是課堂成功的關鍵所在。
2.學——學生自主學習
根據學習內容,設計預習內容。包括對與本節課相關舊知的回憶性練習、新知學習的情境設計性練習、新知的引導性學習等,將知識、技能問題化。通過學案明示學習目標,并在課堂開始時,使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和教材,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上的相應練習,解決相應問題。
3.議——小組合作探究、交流討論
對學生按優中差的搭配原則,一般按4~6人一組進行分組。小組成員在自學的基礎上共同進行探究,或者交流討論,或者相互檢查自學目標完成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討論解決。充分發揮學生間的互教,特別是優生對學困生的輔導、優生的交流碰撞等。
4.練——當堂訓練
具體方式分為步步練和堂堂練,使學生及時鞏固、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技能并熟練運用。訓練,需要及時反饋結果,使學生明確自己做得正確與否,并進行下一步的對策。
5.結——總結歸納
小結整理性練習,以知識樹的構建為主,包括每節課、單元的知識樹構建。
三 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的實施
1.關注學生
關注班里每個學生,盡可能給予每個學生機會,讓其展示自我,樹立信心。可以實行班主任領導下的班干部、小組長、課代表班級管理模式。監督每個學生努力完成,積極參與。
2.關注教師
認真說課扎實備課,說課教師精心準備,寫出說課稿,其內容包括預習內容、學生展示過程、反饋練習以及各環節教師學生活動方式、重點難點、時間安排等內容。說課老師必須按教案說課,全組教師對說課教案進行修改補充。加強教師交流和研討活動。積極探索和嘗試,形成“節節有亮點,人人樹形象”的課改良好氛圍。
3.關注課堂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應重視學生的自我激勵與教師的激勵作用,實施課堂實踐分制度,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學會自主,更善合作。
四 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所取得的成效
導、學、議、練、結五步教學法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營造積極快樂的課堂氛圍。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