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由前勤下來去管理宿舍,往往被看作閑散的工作而不被重視,而他們自己也有的妄自菲薄、自輕自棄。筆者認為:宿舍管理員對于寄宿生的教育與管理也擔當著重要角色,絕不是無所事事的工作。
【關鍵詞】教育與管理 角色擔當 良師益友 生活即教育 關懷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149-01
讓老師去看宿舍,本來也是工作的需要,自當恪盡職守,但是提到宿舍管理,不少人卻認為工作簡單,無非是開門、鎖門、督促作息、出操或打掃衛生之類的角色。其實不然,現在的孩子大都養尊處優,有的嬌慣懶散、有的缺乏自立能力、有的霸道自私、有的淡漠孤僻……對于他們能否愉快積極地學習與生活,對于其道德行為規范等,宿舍管理員也有輔助引導與教育之責。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關心其身心健康,培養其生活能力、自我管理意識、公德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激發集體主義精神和責任感,以期形成健全人格等,宿舍管理員都義不容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 教師是管理員——像后勤部長
管理宿舍工作,首先像后勤部長,又像“大管家”。要愛崗敬業,認真負責,使學生無后顧之憂;要盡常規宿舍管理職責,努力創設潔凈、舒適、溫馨的環境;一絲不茍、兢兢業業,要有一種職業自覺,堅持為教育教學服務,這是大家能夠共識的角色。
二 教師仍是教師——引路人
我們由前勤調到后勤,仍是老師的角色——是學生的引路人。教書育人是一個綜合工程,不只在課堂之中,也在課堂之外,生活即教育。要引導學生向生活學習,使學生不但能學會學習,還要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如提醒、督促學生按時上自習、上課,教育寄宿生學會自理、愛護公共財物、守紀、講團結互助、講友情、講衛生、遵守道德行為規范等乃分內之事,而指導學生養成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著意于做事、做人、立品更責無旁貸。要對突發事件進行及時處理,對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與思想問題,抑或好的表現等要及時干預——或批評教育以喚醒,或心理疏導而指點迷津,或激勵鼓舞更滿懷期待……嚴寬兼濟,給予細心、耐心、誠心地指導教育,務使之向學上進而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與班主任、家長溝通,要經常而主動;要創設一個優美和諧的住宿環境,拓展素質教育空間,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環境,如開展文體活動,積極創建文明溫馨的寢室,為成就學生幸福人生而準備,寓教于潛移默化之間,使宿舍成為寄宿生的精神家園。
三 教師也如父母——保護神
我們是老師,要愛生如子如父母一樣心系學生、呵護學生,如囑咐寄宿生做好防火、防電、防水、防燙、防盜工作,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確保其人身安全、財物安全,關心其飲食起居等,不能只是如司晨報曉——松開小雞;日暮天晚,喚之歸舍一樣。要關心其行為習慣與精神的成長,寄宿生上班級就是課堂,是學生;回到宿舍就是家,是孩子。我們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其冷暖,規范作息時間,關注其情緒變化。使之回到宿舍,也如出航的船,回到了避風港灣——有家的安全感——有親情似的溫暖。倘能給予無微不至地關懷,就能促進其進步與成長乃至影響其一生。
四 教師是學習者——孜孜不倦
我們在做好工作的同時,應該有一些空暇時間,利用好就可以使自己發生改變。比如用閑暇讀書學習而孜孜不倦——研究宿舍管理,研究教育,廣泛涉獵——三年五年,就不一般;面壁十年孜孜學習,文化底蘊就會令人刮目相看;就能提高飛躍,就有希望成就非凡,“我平凡,但我不甘平庸”,到那時,一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五 教師是朋友——民主管理
我們與寄宿生的關系也應亦師亦友,應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還應當追求陽光管理、講民主和諧、講平等與尊重——像大朋友一樣和諧相處;用寬容驅逐偏狹,用溫暖消解冷漠,拉近心距,引導和鼓勵寄宿生自我管理……如此,學生就會向你敞開心扉、協商問題,你才會走近學生、走進其內心世界,我們的教育管理才會成為他們的需要——有學生參與的宿舍管理才會更有效。
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綜合性工作,包括對學生的思想、意志、學習、生活、心理疏導、人際交往以及做人立品等全方位的教育與管理。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高尚的審美情趣、較強的生活能力等,都是我們無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應當明確自己的多重角色定位。只要我們能竭誠盡智,多付出一份耐心、一份關懷、一份堅持,就能把宿舍建構成寄宿生健康成長的溫馨樂園,而自己也會辛苦與快樂并存,在學習與付出中充實、積累管理智慧,與學生共同成長。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