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中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然而,對于幼兒來說,觀察力是幼兒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重要能力。一切認識過程都是從對事物和現象的具體觀察入手,通過幼兒自我觀察激起求知欲、好奇心,來主動獲取知識。
【關鍵詞】觀察 興趣 種植過程中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1-0153-01
觀察力的培養和發展對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世界具有重要意義,是智慧開啟的重要能源。但如何培養幼兒在種植過程中的觀察能力呢?主要有四點:(1)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2)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能力。(3)觀察可以培養幼兒的求知欲。(4)觀察可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下就是筆者在這四方面的論述。
一 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首先,可以利用散步的時間去觀察西瓜苗。其次,還可以請孩子們做攝影師把西瓜苗拍下來,還可以通過電視機轉換成大照片和全班孩子一起觀察西瓜苗,以及拿以前的西瓜苗和現在的西瓜進行比較的方法進行探究,到底西瓜苗長大了沒有,哪里長大了,讓孩子們自己主動去探究問題。最后,將種植活動延伸到班級自然角,便于幼兒的探究和觀察。
二 教給幼兒觀察的方法,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能力
幼兒在觀察的過程不可能觀察得很仔細,有時候會東看看西看看,看到后來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沒看見。這種既達不到觀察目的,還會形成不良的觀察習慣。因此我認為以下3種方法適合幼兒觀察。
1.順序法
孩子們可以從觀察西瓜苗的葉子這樣一個局部的地方,也可以從根部到莖部到葉子再到花的這樣由近到遠的來觀察。這樣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怎么樣觀察其他的植物,也可以是從局部到整體,從上到下,從明顯到不明顯。只要適合孩子的,哪一種方法教師都以使用。孩子感興趣的教師都可以讓孩子們嘗試,有的時候不一定教師所說的方法就是對的,貼近孩子的喜好開展觀察才是正確的。
2.采用記錄的方法來觀察
對于小班幼兒,可以運用圖片、實物的記錄方式。如在觀察西瓜苗開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拍照的形式記錄下來。中大班的幼兒可以運用繪畫、數字的方式,而且大班幼兒在記錄的水平上有著讓人驚嘆的表現。如在觀察西瓜苗開花時,教師就可以讓孩子們把西瓜苗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在觀察西瓜苗長了多少小花的時候,根據孩子對數字的理解,可以讓孩子數數有幾朵小花,就用相應的數字表示出來,這樣也符合新《綱要》“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空間關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要求。
3.運用多種感官觀察
如可以隨意地選擇一組孩子觀察西瓜苗,通過感官探究西瓜苗,可以用鼻子聞一聞西瓜花的花香,可以用小手去摸摸西瓜苗,體會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在實際活動中,讓幼兒用鼻子聞一聞花的香味,用小手摸一摸豐收的果實,用嘴巴品嘗勞動的果實,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觀察的有效性。
三 觀察可以培養幼兒的求知欲
在觀察西瓜苗的成長過程中,很多孩子都會產生一些問題:“老師,西瓜苗的葉子上面怎么會有毛毛的東西,碰到它會刺痛的。”“西瓜苗的花朵怎么是黃顏色的啊?”“西瓜苗究竟可以爬的多長啊?”“西瓜苗的葉子變黃了,怎么辦啊?”針對這些問題,我都會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解決,了解許多的相關知識,并給予適當的幫助。新《綱要》中指出“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
四 觀察可以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自從我們班的孩子種植西瓜苗以后,孩子們都很都喜歡去西瓜的種植園地。特別是我們出去散步的時候,我們班孩子的總要問一點西瓜的問題,我發現孩子們很關心西瓜苗,一直問老師:“我們什么時候去看看西瓜苗,我有點想它了,它有沒有長大一點。”小朋友之間都會說西瓜苗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能欺負它,我們要保護好它。發現孩子的責任感越來越強了,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是我覺得孩子能學會照顧植物,能換位思考,要是把西瓜苗的葉子摘掉了,西瓜苗會疼的。孩子們是這個社會上最單純的個體,加上現在獨生子女的通病——比較自私,但從不隨便摘西瓜苗的葉子這件事情上,我發現這個種植活動既讓幼兒親近了大自然,還懂得了愛護和照顧植物的情感。
我相信讓孩子學會如何觀察,采用適合孩子的觀察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只有孩子們喜歡了,感興趣了,孩子們才能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當然前提是尊重孩子的喜好以及教師、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讓孩子通過學會自主觀察,對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建光、崔華芳.培養孩子觀察力的50種方法[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