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會有水鳥、兩棲動物及各種魚類,還有常見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開始往里面填東西……”這是梭羅《種子的信仰》中一段最著名的話,這段話給了我們很多思考。如果我們把池塘比作幼兒園,那么孩子就是水鳥、兩棲動物及各種魚類、水生植物等,老師應該就是自然的力量,自然可以給予池塘中水生物所需要的力量和養分,自然的力量就是順應天性,尊重規律。
帶著這樣的思考和情懷,我和我的團隊成員們,緊緊圍繞幼兒園的三年發展規劃,以創建為抓手,整合教育資源,以管理促規范,以創新謀發展。江蘇省優質幼兒園的評估驗收要求高、時間緊,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通過了專家團隊的評估,這不僅使我們收獲了專家組的高度認可和肯定,更讓我們感覺到在整個創建過程中,幼兒園的環境在變、教師在變、幼兒在變,一個為教師發展提供各種可能、促進孩子自由、富有個性的發展的園所氛圍正在逐漸形成。
一 回歸本真,構建師生成長的發展空間——環境在變
優化教育資源,為幼兒和教師的成長提供“本真”的發展空間,“符合規律、崇尚自然、原色呈現”是我們的總體思路。
1.活動環境在變
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能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和發展。我們從教學樓一樓共享大廳開始進行整體設計:在游戲體驗坊,每個孩子都是“新城逸境小區”的小小公民;小叮當書吧,這是為孩子們設立的“圖書館”,孩子們可以到這里進行自主借閱;在創意坊,孩子們在暢想的世界里盡情創作、想象;在剪紙吧,孩子們的指尖在紙上任意暢游……
2.課程環境在變
課程環境是實施教育教學、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從班級的環境、區域、主題墻開始,我們緊緊圍繞主題展開,隨著主題活動的拓展而逐步豐富和完善,讓主題環境的“隱性”作用發揮到極致。例如在主題為“我的哥哥姐姐”中,班級區域中創設“熱鬧的馬路、我帶弟弟妹妹逛雙桂坊等區域”,通過開汽車去購物逛街等活動,讓幼兒在身臨其境的主題氛圍中去感受現實中的一些規則,從而真正實現墻壁、區域與幼兒的持續對話。
3.特色環境在變
我們在幼兒園的大環境上做文章,將有代表性的幼兒剪紙獲獎作品布置在園所四周的圍墻,園門墻面配以具有典型中國紅的剪紙紋樣,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樓道內的剪紙故事,孩子們稚拙的剪紙、折紙作品,每個活動室內各具特色的剪紙創意區,這些特色環境相互融合、相映成趣的濃郁氣氛,充滿了孩子的元素和藝術的氣息,讓人感受到和諧之美、創造之韻。
二 自主發展,展示教師主體的專業魅力——教師在變
園所環境的改變凸顯了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與特色發展,在創建過程中教師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在實踐中大膽創新,改革團隊活動、園本教研等方式,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1.項目帶動,讓團隊更具凝聚力
根據省優質幼兒園創建要求與標準,我們將各項指標要求進行分解,并采用項目推進的方式來使每項指標要求得以落實。例如今年暑期,我們對幼兒園的專用活動室重新進行調整和構建,通過項目招募、團隊小組行動的方式展開……在這樣的團隊中,老師們學會相互包容、合作分享、團結一致。
2.教研跟進,讓教師更有研究力
省優質園評估標準中每項指標要求全面又細致,很多涉及量化的指標必須要我們提供翔實的活動現場和佐證材料,因此我們加大了園本教研的力度。例如針對我園教師層次多樣、備課效果不佳的現狀,我們從“讓備課更有效”的角度進行了園本教研,通過研討,改革了原有的備課模式,采用一人主備、其他人二備的方式,經過結合跟蹤聽課,再次商議備課,最后通過年級組最終審議形成終稿放入課程資源包,依托園本教研的力量帶來了備課質的變化。
3.實踐滲透,讓活動更具生命力
我們更多關注兒童的一日生活,把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幼兒在園一日的生活品質。我們放慢半日流程、調整了作息時間、改革了晨間談話,讓過渡無痕,使孩子能夠從容享受在園的生活品質。我們關注教學活動、重視游戲的理念,一點一滴地落實在積極的行動中。如,一日活動流程有彈性了,保教和諧對接的要求細化了,還有游戲活動孩子們更自主了等等的改變,使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更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三 遵循人本,凸顯孩子成長的快樂體驗——幼兒在變
1.發揮游戲功能,增強活動趣味
園所環境的改變,使得幼兒游戲的氛圍和空間更豐富和開放。晨間活動,我們提供更為豐富的游戲器具讓他們活動更富有多樣性。孩子們在戶外場地上任意的選擇游戲器具和玩伴、場地;教學活動中,老師將比較單一的活動賦予游戲的情節和內容,使之趣味化;游戲活動中,孩子們自主、自信,他們都是自己的主人,他們在游戲中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愿,顯示著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和想法。
2.搭建活動空間,體驗成功快樂
我們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們,從班內區域的設置、劃分到主題墻孩子作品的展示、班級游戲規則的制定等等都由孩子們來設計、布置。大班的孩子們,他們商量每個游戲區的游戲規則,并自行設計規則的標志并張貼。主題墻上只要是涉及孩子們自己的東西,都由孩子們自己來選擇喜歡的地方和喜歡的方式進行展示和布置。孩子們越來越喜歡群體活動,并懂得與他人相處的方法和禮儀,樂意與同伴合作交往了。
3.拓寬特色內涵,激發創意智慧
我們結合園所實際,從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出發,進一步拓展園所特色內涵,所以我們由原來的剪紙逐步豐富為“創意紙藝”,把剪紙和折紙、撕紙等融合在一起,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作興趣和欲望,全面提升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綜合能力。
回顧這一年來的發展歷程,我們在教育中付出著、體驗著,也收獲著、快樂著并幸福著。我們的付出帶來了團隊的凝聚力、帶來了社會和家長的高度認可。天寧區幼小銜接現場專題活動在我園召開,區內實施全課程學校的領導、老師全程參與、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走進千家萬戶共繪教育夢”專家組走進了我們幼兒園、常州晚報就我園的特色辦園做了專題報道、今年成功申報省級立項課題一項、區級立項課題一項……
在幼兒園這方池塘里,我們感受著自然的力量。因為改變,帶來了幼兒園全方位的變化,我們的環境在變、教師在變、幼兒在變,我們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因為改變,我們的內心充滿了陽光、充滿了力量;因為改變,我們腳下的研究之路將走得更加堅實和自信。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