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潮對業界趨勢的感知已經越來越敏感。2014年10月,“數聚智慧,云領未來——Inspur World 2014浪潮技術與應用峰會”在北京召開。在本次大會上,浪潮以濃墨重彩強調了其對融合的態度。“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讓數據中心面臨新的挑戰。為適應爆炸性增長的信息處理需求,走向融合架構的云數據中心將是大勢所趨。”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表示:“軟件定義與硬件重構結合會產生新的融合架構。融合架構產品應該首先完成硬件的重構,才能真正實現軟件定義。”
云建設、云服務、云安全、云生態,這是浪潮在Inspur World 2014上所公布的云戰略。在這個圍繞數據中心的云戰略中,浪潮針對IaaS層發布了融合架構戰略。根據王恩東的介紹,浪潮將會以“三步走”的形式完成基礎設施的融合。
第一代融合產品的總體特征是,按照資源需求進行業務匹配,這個過程主要強調的是軟件虛擬化管理,硬件主要還是以模塊化的形式呈現;第二代產品則會將不同分類的基礎設施進行融合,根據具體業務特征需求進行資源供給;最終數據中心將會實現完全的整合,硬件完全解耦,數據中心以業務所驅動,可以自動感知業務需求,進行資源供給。在浪潮的這個融合戰略中,將最終的融合形態稱之為“數據中心即計算機”。
王恩東表示,目前浪潮的第一代融合架構產品包括四大類別,分別是機柜級融合架構產品Smart Rack、浪潮AS13000存儲系統、浪潮大數據一體機以及浪潮云海OS。他透露說,2015年浪潮將會發布第二代融合架構產品。新的產品通過硅光互連技術實現無交換機架構,從而實現了計算資源模塊化、分布式交換、網絡拓撲多樣化,以及存儲池化、I/O池化,層次式管理和基礎物理設施集中化。在軟件定義方面,明年推出的是浪潮第二代云海OS。其能夠通過軟件定義資源互聯的網絡拓撲,圍繞本地存儲構建虛擬SAN,靈活定義存儲資源,充分發揮融合架構的優勢,實現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
除了產品的融合以外,對于浪潮來說,業務的融合與合作也非常關鍵。Inspur World 2014預示著浪潮在整體IT策略方面的轉變,與此同時,全球服務器市場格局也發生了變化。王恩東用了三個“之前”來描述這種差異,“之前國外服務器份額比較大、之前國內廠商面臨的是生存問題、之前各家廠商各有各的生長空間”。他認為,未來浪潮所面對的將會是國際化的競爭格局。在這種新的格局下,浪潮需要強調建立合作的生態系統。不過王恩東強調,浪潮將會專注于現有業務的發展,充分發揮已有的能力:“我們會做擅長的事情,謹慎地拓展業務。”
實際上,浪潮的融合思路與很多國際廠商,甚至是互聯網企業的愿景都是不謀而合的。王恩東認為,融合架構雖然不是新概念,但此前的融合架構理念更多是依賴現有硬件變化,而不是從業務的視角出發對數據中心的硬件進行架構的重新設計。因此,重構融合對于浪潮來說,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