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知道大學生應對方式、心理資本與就業應對方式的關系,在這里運用心理資本問卷和應對方式問卷,隨機抽調其中200名大學生進行探究。抽調結果表明:(1)大學生就業壓力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大學生在處理就業壓力方面心態大多還是很積極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呈現水平較高.(2)就業壓力源越大,壓力反應越大,反之亦然;壓力越大與消極應對方式越明顯,反之亦然;心理資本越高,壓力則越小。心理資本越低壓力則越大。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心理資本;應對方式;就業壓力
中圖分類號:G444;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39-02
隨著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每年都有大批的高校畢業生為了求職而四處奔波,而這種形勢也給剛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整個社會包括政府、學校以及家長都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的求職狀況以及求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途徑就是引導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具備積極的應對方式,為將來的職業選擇提高心理資本,從而增加求職成功的概率。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該文以心理資本理論為指導,來研究就業壓力過程,通過統計分析和問卷調查,體現出我國大學生應對方式、就業壓力、心理資本與壓力反應的狀況,知道學生就業壓力究竟來自哪里以及普遍的心理資本狀況和應對方式,探索大學生應對方式、就業壓力源、壓力反應、心理資本間的關聯,本人認為這是具有很大現實意義的。
二、大學生應對方式、心理資本與就業壓力以及壓力源的關聯
(1)應對方式與壓力反應關系分析(表1)
以下數據表明,壓力越大,消極應對方式越明顯,反之亦然,但是壓力反應與積極應對方式并沒有顯著關聯,結果表明大學生越是消極,壓力反應程度越大。
表1應對方式與壓力反應相關情況
應對方式積極應對方式消極應對方式
壓力反應.135**-.0.59.3.95**
生理反應.129**-.0.84.4.58**
心理反應.126**-.0.78.4.85**
行為反應.118**-.0.65.5.26**
*p<.05,**p<.01
(2)心理資本與壓力反應關系分析(表2)
心理資本是指能提升績效的各種“積極導向的心理能力和人力資源優勢”它體現了人的心理資源的積累程度,對人的行為績效產生重大影響。心理資本這一概念的出現,引起包括心理學、管理學及經濟學等眾多領域學者的關注,并對其進行了非常仔細的研究。并且在實踐的基礎上發明了心理資本的測量工具并大量的應用到生活當中,該問卷是具備中國特色的心理資本問卷。通過調查結果表明,壓力反應及各因子與心理資本呈非常明顯的負相關,說明大學生心理資本水平越高,那么壓力反應程度就越低。
表2壓力反應與心理資本相關情況
心理資本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
壓力反應-.357**-.285**-.295**-.214**-.323**
生理反應-.298**-.198**-.206**-.186**-.352**
心理反應-.329**-.208**-.385**-.261**-.315**
行為反應-.396**-.302**-.309**-.256**-.268**
*p<.05,**p<.01
(3)就業壓力源與壓力反應關系分析(表3)
總體而言,壓力反應與就業壓力源呈正相關較為明顯,說明大學生就業壓力越大,他們的壓力反應越大,壓力反應程度越嚴重。就業壓力源的六個子指標當中,除了社會這個維度與壓力反應沒有特別明顯相關外,其他五個維度都和壓力反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且都是正相關。
表3就業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相關情況
就業壓力源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專業因素求職經歷因素
壓力反應.179
**.168
**.084.135
**.165
**.158
**.175
**
生理反應.150
**.129
**.075.112
**.157
**.139
**.126
**
心理反應.173
**.138
**.072.131
**.143
**.132
**.161
**
行為反應.176
**.147
**.064.124
**.131
**.146
**.171
**
*p<.05,**p<.01
(4)就業壓力源與應對方式關系分析(表4)
就業壓力源與應對方式呈顯著正相關,與消極應對方式呈非常顯著的正相關,與積極應對方式無顯著相關。說明就業壓力越大,越容易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就業壓力源中除社會因素這個維度與消極應對方式無顯著相關,其他五個維度均與消極應對方式呈顯著或非常顯著的正相關。
表4就業壓力源與應對方式相關情況
就業壓力源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專業因素求職經歷因素
應對方式.97*.021.076.076.106
*.094
*.091
積極應對方式.012-.75.075.037.009.007.026
消極應對方式.161
**.121
**.042.118
*.143
**.157
**.126**
*p<.05,**p<.01
(5)就業壓力源與心理資本關系分析(表5)
結果顯示,就業壓力源越大則心理資本越小,就業壓力越小反而心理資本越大。其中以個人因素與心理資本關系最為顯著。就業壓力源中除心理資本與社會因素維度及樂觀、希望無太大相關之外,其余的均與心理資本及希望、樂觀呈顯著相關。
表5就業壓力源與心理資本相關情況
就業壓力源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專業因素求職經歷因素
心理資本總分-.151
**-.218
**-.031-.095
*-.136
*-.098
*-.105
*
自我效能-.075-.145
**.034-.062-.086
*-.024-.051
韌性-.084
*-.159
**-.026-.051-.096-.035-.087
希望-.157
**-.179
**-.042-.091
*-.138
*-.087
*-.118
*
樂觀-.191
**-.246
**-.073-.113
**-.120
*-.175
**-.151
**
*p<.05,**p<.01
(6)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分析(在就業壓力源與壓力反應關系中)(表6)
下面我們采用層級性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分析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在就業壓力源與壓力反應關系中)。回歸方程以壓力反應為因變量,首先以就業壓力源作為自變量放到回歸方程中,然后再以心理資本與就業壓力源作為自變量放到回歸方程中。數據表明,該回歸方程預測效果非常顯著。然而,將心理資本放到回歸方程后,心理資本對壓力反應的預測效應也很顯著。這表明,心理資本在壓力反應和就業壓力源的關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表6心理資本對就業壓力源與壓力反應的中介作用
自變量R2F 值的變化標準回歸系數t
第一步就業壓力源0.05417.356***0.1754.519***
第二步就業壓力源0.12537.158***0.1653.842**
心理資本 -0.354-7.359
* P<0.05;** P<0.01;*** P<0.001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得出兩個大的結論:(1)大學生就業壓力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是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主要來源,半數以上大學生就業壓力源水平呈現中高水平;現在大學生的應對方式大多還是很積極的,不過也不乏消極的應對方式;大學生心理資本總體還是比較高的。(2)壓力反應越大就業壓力源就越高;壓力反應各維度與消極應對方式是呈正相關的,而壓力反應與積極應對方式并無任何關系;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壓力反應及其各維度呈負相關。
參考文獻:
[1]劉萬軍.基于就業壓力提升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1,(16)
[2]陳宇紅.大學生就業壓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9,(6).
[3]唐家林,李祚山,張小艷.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07).
[4]張闊,付立菲,王敬欣.心理資本、學習策略與大學生學業成績的關系[J]. 心理學探新.2011,(01).
[5]孟林,楊慧.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學習壓力的調節作用——學習壓力對大學生心理焦慮、心理抑郁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