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1999年高校擴招開始,中國高等院校經歷了21年的快速發展期,大學生人數劇增同時又處于國內國外復雜的新時期,高等院校輔導員所面臨的情況更為復雜,高等院校對現階段輔導員們的要求更高。大學生輔導員作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在這一方面,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高校輔導員在整個輔導員體系中體現了整個輔導員隊伍的服務水平,充當著新時代大學生的代言人的角色,一言一行代表了新時期的社會文化。制定一份完善的輔導員職業標準體系不僅是時代的需要,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新時期;職業標準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43-02
前言
在中央2004年十六號文件精神的指導下,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輔導員班主任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路者和引路人。”這些文件充分體現了高校輔導員隊伍與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鑒于此更應該讓這只輔導員隊伍立足于核心業務對自身進行更好的角色定位。國家社會需要更多的新世紀人才,然而,隨著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面對新時期的社會,也面臨著新時期的更多誘惑,致使大學生的素質普遍下降,這樣一來,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就要有待提高,這就更加加重了我們高校輔導員的教育任務,我們就需要一套更加完善的輔導員職業標準體系,促進和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能力,使得輔導員能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為國家培育良才。
一、構建高校輔導員工作體系的重要性
新時期的中國,在大學校園里,校園文化的發展將會成為未來高校的成功的主要力量,那么,我們的高校輔導員身為中國當代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輔導員主要工作是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加強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
1.高校輔導員工作體系的建立就是高等文化的需要。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各類高校的建成,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化”逐步走向“大眾化”的教育趨勢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更是源源不絕,在此現狀下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文化的因素也不斷增加,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更是帶來嚴峻的考驗,同時也為我們國家高等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在此時,我們偉大的高校輔導員們,作為直接教育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成長中的重要航標,無可非議的成為了傳播高等文化,提升國家教育素質的重要中間人。
2.高校輔導員工作體系的建立就是科技發展的需要。
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科技人才,而優秀的科技人才同樣離不開大學校園,時代在發展,而科技是國家的命脈,科技進步了,國家的綜合水平也就會大福上升,新興的科技,是中國青少年的主導,國家需要有創新并且有能力的年輕人來建設,這批年輕人的主要團隊,就是中國當代大學生,學生從大學校園去獲取,最新的科技知識,科學技能,并且要力創新,開創一片新世紀的科技強國,不是有那么一句話,“不怕騙子數量多,就怕騙子有文化”為了不讓中國當代大學生淪為有文化的“騙子”,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高校的輔導員閃亮登場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不僅僅是局限在文化的建設,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的教育,要指導大學生正確的思想模式,過硬的專業知識,作為高科技人才的“近衛軍”高校輔導員更有義務幫學生從正確的方向建設國家,不浪費優秀的科技才能。我們高校的輔導員在這時候要起到指路人的作用,要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正確的人生態度,因此,我們更加需要一份全面的高校輔導員考核指標體系。
3.高校輔導員工作體系的建立就是輔導員自身健康成長的發展需要。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是學生健康成長航標,高校輔導員在教育工作中,要著重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需要我們的高校輔導員有更加過硬的基本知識對黨的方針,貫徹落實,并且有更高層次的理解,要具備更高的教育,教學水平之外,還要具備心理學,管理學以及職業規劃等更加全面的綜合能力,這種要求的同時,也加強了我們高校輔導員的綜合素養和更高的專業力量,這也為高校輔導員的自身健康成長落實了依據。
二、構建輔導員職業標準體系的原則
在輔導員工作體系當中,輔導員不僅僅需要具有某一專業領域的研究內容,還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不同學生的需求,明白不同類別學生的理想,需要以他們為中心和他們交談、理解和關心,這是真正地從心理、專業、就業、生活、紀律、日常管理等進行全面考核,其工作具有高綜合性和復雜性。高校輔導員是高等學校隊伍直接管理和服務當代大學生的第一責任人,他們不是只局限于管理學生的行為和管理學生事務的職責,還有管理學生心理變化,轉變學生錯誤觀念,引導其走入正確的道路,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關知道他們,做人,做事,確保他們的美好明天。這樣就要求輔導員的職業標準要更具實踐性,我們的高校輔導員要不論在何時,在何地,因何事而不斷的變換身份,變換工作方式方法,比如,開一些主題班會,推薦一些書籍,組織一些課外活動,提供勤工助學崗位,現身說法等等一些手段,來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輔導員面對著更多瑣碎的人和事,以及強大的服務性任務,很難和傳統的授課教師一樣,就批改作業,指導一下論文,和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教育模式相比較,輔導員面對的是一些較為思想活躍,有個性,有情感,血氣方剛的,有些許不切實際理想的涉世不深的青年團體,是人的管理與服務。從時間到空間,從內容到方法,從目標到責任,都和其他的普通的管理服務崗位大有不同。
正是因為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和其他崗位的不同,決定了輔導員工作的職業考核標準不能簡單的量化,不能用簡單的常規模式像考核普通的管理干部的標準來考核輔導員的工作,必須要從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質、特殊內容、特殊對象和工作的特點出發,認真的制定一份科學并且合理的工作考核標準,從考評原則,到考評辦法以及實施的過程,建立一套標準的考核體系,在原有體系的基礎上,應在加上輔導員的政治考核素質,協調能力,心理素質,等等來全面考核,在隸屬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的整體水平指標,來建立定性和定量統籌考慮的考評機制,我們要把高校輔導員普通的日常表現來進行收集記錄,對該輔導員的工作效果和工作的過程進行統一的審核,然后統一分析調查,在注重輔導員指標的全面性的同時更加人性化的,多元化的,考慮綜合方面因素,以求一份多層次的全方位的考核指標體系,只求更能夠更加放映輔導員的真實工作素養,選出更多能為祖國培育良才的高校輔導員。
三、構建高校輔導員職業標準體系的內容
中國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與國際接軌,是中國邁向世界這個大舞臺的先決條件,時代在變,我們國家的職業準入制度也已有了初步的定位,各行各業也越來越重視各類人才的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執業資格準入制度的實施,不僅僅是選拔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更加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促進了我們國家職業標準制度的改革,促進與國際接軌,邁向世界。
1.輔導員的職業證書制度。
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資格證書是對高校輔導員職業資格的考察標準,是國家對于高校輔導員這一關系國家發展的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和標準,我們國家通過國家政府和一些權威機構認證,對于有意向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人員進行職業的資格和工作能力等各種專種專業水平進行考察,然后合格者,授予國家認證的職業資格證書,取得證書的人,就可以證明他們有這個實力從事這一行業的實際工作。實行職業標準證書制度,有利于我們用人單位更全面,更快捷的吸收優秀的專業人才,我國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也是高校輔導員職業標準體系的最基本要求和必然趨勢。
2.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關于第十六號文件給出了關于輔導員職責的定位,輔導員班主任有在思想、學習和生活方面進行指導的職責,在一些地區輔導員的職責包含班主任的職責,經國家權威部門研究決定,我們在教育方面首要的是提升高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的實效性,提升我們高校輔導員輔導學生方面的專業技能,這樣,我們的高校輔導員就能更加多元化的為正處于社會迷茫期的未來的建設者們提供更有幫助和內容的服務,為高校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提供和增加更多積極的意義,由此可見我們的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再也不是局限于傳統的模式,當前的輔導員隊伍應該有幾個新角色的定位:
(1)思想政治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決定以后走什么路,該走那條路的重要條件,高校輔導員要首先確定自己的定位通過自己的理解,來給學生傳遞正確的思想,通過談話來引導當代大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來讓學生正視自己的思想,重視自身的素質修養,了解規矩法規,大學生是世界的先行人,他們的一言一行代表這國家,舉手投足間盡顯中華本色,他們代表國家的素質,我們在教會大學生時事政治和理想信念的同時,不能讓他們忘記最基本的修養,高校輔導員在此時充當的是教育先行者的典范。
(2)自我管理引導者。
現在大學生,多半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家公子,他們在家中是王子,是公主,大都是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去做,這就養成了他們懶惰的個性,更加不會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更不用說管理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未來了,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不會管理自己自己的人,永遠沒有規律,不知道自己什么時間該做什么,這樣就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精力,善于管理自己的人,總是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是間,活的輕松且事倍功半,我們的高校輔導員在這時候,充當的是當代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引導者,在大學里多半采用學生自己管理校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設立學生會就是這個目的,我們的高校輔導員把權力交給學生自己,而他們則在身后觀察,關鍵時刻及時的指出學生的不當之處,及時改正,更好的把握自己。
(3)輔助資詢的服務者。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誘惑也越來越多,我們是初出茅廬的羔羊,面對誘惑,我們當代大學生有時會招架不住,以致于走上歧途,害人害己,面對挫折,我們總是自暴自棄,懷疑未來,我們當代大學生思想還沒達到期待的層面,不夠自強,很脆弱,有困難和挫折,他們想的更多的是人生不盡如人意,沒希望,沒激情,第一時間想到要去直面挫折,解決困難的畢竟還是在少數,當代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社會急需優秀的專業人才,我們費勁心思設立大學,建設高等學府的目的是為培養出一批祖國新興科技的創新人,從這個角度出發高校輔導員是重要的服務者,在學生們放棄的時候帶他們走出迷茫,走出誤區。
結束語
構建一份完善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是極其復雜的,要真的做到這樣一份科學,有效,全面,人性化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因為我們每個學校的學生都不同,每個學校的主修專業又不盡相同每個學校都有一份自己的經營模式,所以,構建這樣一份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考核體系,不能確定所有的高校的標準,又不能只針對某一學校來規定所有的高校的考核標準,很難有一個統一的考核模式又或者是以個統一的選擇標準來實施。所以,每所高校都要有一份自己學校的考核指標體系,要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學校的學生,和學校的基本方向來制定,并且在每次實踐中不斷加強,和改善制度,努力,以求一份最完美的輔導員考核標準體系。
參考文獻
[1]沈文靜.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評價體系研究[D]. 大連理工大學 2013。
[2]沈文靜,薛徽.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與評價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3(03)。
[3]楊春英.高校輔導員工作考核指標體系的構建[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07)。
[4]楊艷蘭.高校輔導員績效考核評估體系研究[D].南昌大學 2009。
[1]梁慧超,劉亞,梁金平,高松巖.試論高校輔導員職業標準體系的構建[A]. 河北省第四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 2009。
作者簡介:朱金(1979-),男,漢族,籍貫:遼寧凌源,江蘇科技大學船海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