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幾則典型實例描寫了在父親的呵護下小女從小到大成長過程,字字句句透視著濃濃的父女情深。故事情節暗示我們,教育要社會化,社會要教育化,人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影響息息相關。
關鍵詞:女兒;依偎;炫耀;童趣;安慰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89-01
好象不經意間,女兒就進入少年階段了。婷婷的,象個少女的模樣了;但是,臉上的稚氣還保留著,眼中也還留著些童真。可是,女兒畢竟長大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女兒已經不在如小鳥般依偎在我的身旁了。
小時候,每每說有故事,或者好玩的東西時,女兒都是往身旁一偎,聽故事,或者仔細地看著、玩著好玩的東西,久久不會離去。那小眼睛睜的圓圓的,里面有些許的期盼、幾許的仰慕、幾絲的依戀。如今,好象是夢一樣,就在昨天,但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每天,女兒匆匆地吃飯,休息,上學,間或幫我做些事情,但不再有些許的依戀或者仰慕,有的只是自己做事的特立獨行了。
小時候,女兒是很聽話的。每每喊道:“雪兒,來和爸爸下棋!”女兒總是蹶蹶地的跑來,拿棋盤,擺旗子,忙的不亦樂乎。雖然,女兒并不會下棋,可是,那付認真的樣子總是讓我忍不住想刮刮她的小鼻子,摸摸她茸茸的頭發。記得她上幼兒園時,我和妻因為忙,就把她放在了奶奶家。她也就乖乖地呆在那兒。每天,奶奶去幼兒園接她,她總是向奶奶炫耀她學的新東西:跳舞,唱歌,認字,誦詩。往往在奶奶、舅舅的歡笑聲中,她如驕傲的孔雀,歡快地跑到別處玩了。
及至給她買回了玩具,她總是很認真的擺弄著,好像要弄懂它的原理似的。等自己會玩了,就拿出來給我們看,教我們怎么玩,那副認真的勁頭,總是讓我們哈哈大笑。
但是,女兒還是很依戀父母的。每到周末,她總是倚門等候我的到來,無論誰喊她,都是一句話:“我等爸爸!”等到我到了,她就歡喜地領著我到處跑,這里怎樣,那里如何,象講解員一樣給我解說。到了晚上,別人就都不要了。無論如何是讓我陪她,直到她睡著的。每每早晨我看著她熟睡,我悄悄地去上班,心里都有些沉甸甸的,我知道,她醒來,肯定是免不了一場大哭了。
慢慢地,女兒也忙起來了。她不再象童年一樣,無憂無慮了。
進入小學預備班的女兒開始忙著寫作業,讀書了。穿上稚嫩的衣衫,背上與身體不是很協調的書包,女兒搖搖手,從此進入了她的求學生涯。上小學預備班的女兒還是要送的(具體說來,應該不是上小學,是上幼兒園的,但是,幼兒園在小學內,所以也就是小學了。)每每送到校門口,笑嘻嘻的她,總是搖搖手,說再見的,可是,就是站在門口不進去。等到大人一轉身,她就會哭起來的。所以,每回都是以欺騙結尾的。“你去找老師吧,我在這等著,等你放學,好不好啊?”“好......”帶著點哭聲說。然后,就看著她入了教室門,去和一些小朋友玩去了,我才悄悄地走掉。放學,接回家,都是連忙拿出本子寫作業。每每寫出來,就指給我看,“是不是這樣寫的啊?”我總會嚴肅地說,“老師是怎么教的啊?你忘了吧?”“沒有!我會寫!”撅起小嘴去寫自己的了。及至老師在學校教了歌和舞蹈,回來是必然要唱給我聽,表演給我看的。每次,有成年人逗她,她也好不羞澀地唱給別人聽,表演給別人看。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她在學校門口玩。一位學生家長看到她,就逗她玩。“你上學沒有啊?”“上了。”“你們老師教你唱歌沒啊?”“教了,我會唱好多歌,還會跳舞呢!”說著,就唱起來,“兩只小蝴蝶呀,。。。。。。”那天剛好穿的是一件紗裙,薄薄的,透出里面白色的襯里,如霧般。她的兩只小手揮起,如劃開了霧的仙子,透出了童年的天真和童趣。周圍的人都笑了。她仍然起勁的唱著,跳著。
還有一次,我帶她去參加一個老師的婚禮。路上有一段泥濘的土路,我背著她經過一個池塘。時值夏天,荷葉婷婷于池塘中,有青蛙蹲于荷葉上。女兒在我背上看見了,就歡快地說“爸爸,爸爸,看!青蛙!”我看看,說“在哪兒呢?”“荷葉上!”“哦,它在荷葉上睡覺呢!”“不!它在荷葉上跳舞呢!”多好的充滿童趣的想象啊!
及至真的上了小學,作業也就真地多了起來了。不過,女兒總能及時地完成。雖然,每每到吃晚飯的時候,都還在寫著。不過第二天總是按時到學校去的。不時,能聽到有住在我所在的學校的小學老師說,女兒如何如何的消息。不過,一些“貪玩”之類的話題也多了起來了。有一次,老師說女兒上課的時候從座位上跑到別人的座位上去了。我想,我可能忽視的紀律的培養了。于是,開始著手培養女兒的紀律性的問題。
但是,老天總是不遂人愿的。女兒一年級的時候,我下崗了。原本我就不是正式職工,因為婚姻的緣故,我放棄了原來的學校,跑到這所學校來當臨時工。隨著國家清退代課老師,學校將我的待遇也調低了,我不愿干了,所以就給自己下崗了。下了崗的我,先是忙著找工作,如無頭蒼蠅般,跑到一家中介公司做了半個多月,然后,就到私立學校教書去了。這樣,女兒的紀律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了。每每打電話回來,問道學習、紀律的問題,妻都會說很好的,我也無語。這樣,有一段時間,女兒的教育對我來說是一個真空地段,我也對她了解的不是很多了。
雖然在私立學校,寒暑假還是回來的。有時,一些休假也回來看看,所以就將一些私立學校學習的教材帶回來給女兒看看。那時,正是興起“劍橋少兒英語”的時候,我就從學校將“劍橋少兒英語”的一級教材帶回來讓女兒學習,她興趣很濃。有時候,放假休息,和女兒拿著那教材,一起從漢語拼音入手,逐步地學著。好像對英語的興趣日漸濃郁。妻也抽時間到私立學校代校外班,女兒也跟著在班上學習。
這樣,在私立學校一干就是四年,女兒也上小學四年級了。紀律缺少的弊端也就顯現了出來,成績開始下滑。數學有時只能得70多分了。妻著急了,打電話給我說怎么辦,我更加無語了。于是,我開始動心思從私立學校出來了。
從私立學校出來的我也變得著急了起來。從書店買些書,開始自己輔導女兒的學習。拿著語文書,我想起了我小學時的一位從清華大學下放到我所就讀的小學的大學生,他可以將語文書上的課文倒背如流!我也想要求女兒做到,所以,就讓她都背。可是,她總是有些背不出來,我也就發火,呵斥;拿著數學書,我想到我以前數學沒學好,我就要求女兒多做題,做一些競賽題。可是,她總是做不出,于是,我又發火,呵斥。每每女兒就委屈地哭起來。漸漸地,女兒的成績也逐步地好起來了。
有一回,女兒跑到她的舅舅家去玩,我不放心她,跑去接她,她很是不愿意回去。后來,我聽到她的舅舅說,她在舅舅家大吐苦水,埋怨自己一點自由都沒有。我想想,好像也是,我對她要求的是太嚴格了。
及至女兒小學畢業,成績能夠在小學校里排前幾名,能夠順利地進入初中的好班級了。可是,我卻在這時候出事了。
有一天下午,我去上晚自習,路上不慎和一輛板車相撞,造成脾臟破裂。記得才撞上的時候,我打電話給家里,妻和女兒馬上就趕到了我的出事地點。女兒一見到我就哭了,喊著“爸爸”,然后一直哭著陪我到醫院,直到我進了手術室。后來,聽妻說,女兒因為第二天有課,先回去了。我不知道她一個人是怎么度過那個夜晚的。周末,我躺在病床上,女兒來了,說她在小學的畢業考試中考了全校第一名!
我知道,女兒知道我的心思了:在我受苦的時候,她知道拿什么來安慰我。
女兒長大了!
作者簡介:劉志強(1972—),男,湖北荊州人,荊州市北門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