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實驗課程是一項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要求學生有比較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操作能力,因此物理實驗是理論與動手和動腦的有機結合。在物理實驗的教學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進行小組自主合作,教師進行有效的點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做到學生知識能力與情感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物理實驗;理論;實踐;創新;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095-01
一、物理實驗進行的一般指導思想概述
以基礎知識為前提,做到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初中物理涉及到光、力與電等各方面的問題,與日常生活密切接觸,而且有著極強的操作性。作為學生呢?過不僅僅要從課堂中尋找問題解決辦法,更要激活自己的思路,找出更加符合實際的問題解決辦法。
以上就是我們學習中的核心知識點,這些核心知識點貫穿于教學全過程中,進行試驗的有效操作和掌握。例如在測定電壓與電阻關系的物理實驗中,首先要以基礎知識為前提進行鞏固,然后在實際操作中,做到有效的規則使用,這就是首先將電阻開到最大,然后一點點減少,進行電壓與電流的測定,這樣的一個好處就是保護用電器不被損壞,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是細節決定成敗的問題。
二、物理實驗要注重核心基礎知識的體現與檢驗
課本物理實驗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代表性,要融合了課本的核心基礎知識,做到基礎能力的檢測和綜合檢驗,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這樣才能達到探知學生能力的目的。
物理實驗注重探求核心知識與核心能力。
例如在物理實驗的學習中,涉及到了光學、力學、電磁學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而且在這個基礎上所產生的能力,就是要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首先強調初中學生對核心物理基礎的理解和運用思考.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堂實驗學習的時候,首先要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物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就是我們在本文中提到的小組合作,合作的過程就是探求核心知識,找出其中的規律點,發現當中的方法,然后貫穿到物理實驗當中去。
例如在課程當中我們分別學習了“電流和電路”,在之后學習了“歐姆定律和電功率”之后,我們引申到了“電磁知識”,這不但是在電的基礎上的繼承,更是在“電磁”知識上的引申,兩者融匯的交匯點就是兩者之間的應用,像課本的“電磁鐵、電磁繼電器、揚聲器和電動機”,在實際的具體事例中,綜合知識的實踐運用,加以辨析,此舉目的有二:一是基礎知識的穩固和綜合,二是開闊眼界,拓寬思維,提升能力。這是小組合作探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物理實驗要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物理課堂總的教學思路是教師講解,學生記憶,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學習與記憶的目的,但是針對物理這門課程來說,這樣的方式不一定會有效果,因為物理教學重在提升學生的自我感悟與思考,內化到自己的心中去,讓學生達到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目的。
所以我們提倡在實際的教學中做到先學后教,讓學生自己去主動思考問題,達到提升思維水平的目的,多做少說,讓學生去主動的多做,思考問題,然后有教師進行特別的點評,這樣的方法更能夠使學生學好物理課程。
學生自主探索,教師有效引導。
例如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現象的觀察中,通過物理課程的基本概念與實驗,我們已經了解了其中的規則,同時知道了何種現象是反射,何種現象是折射,為了讓學生加深認識,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自己解釋進行討論交流,例如我們用平面鏡進行光的反射實驗,同時用筷子斜插入水中進行光的折射實驗,讓同學們自己畫出光的反射路線圖,同時找出光線的運動途徑,通過理論進行說明和解釋,以此來解釋更加復雜的問題。
以上的過程完全由學生自己操作完成,教師進行最后的點評與分析,發揮先學后教的優勢,提升主觀能動性。
四、發揮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優勢,提升學生自我探究性
物理課程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合體,其中理論是基礎,實踐是拓展,實踐是在理論的基礎上深化而來的,以此達到理論和實踐雙重認知的目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領會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然后通過習題進行適當的拓展,使之進一步深化。這個過程中,教師發揮的是主導作用,學習的主體還是學生,教師通過啟發和誘導掌控,讓學生明晰思路,找準解題方向,通過分析推理和應用實踐的過程,進行道理的深刻感悟,進行知識的分析和推理與探索。
小組合作討論要有目的性和確定性。
對于物理實驗過程,我們可以首先確定提綱和研究方向,然后讓學生自己進行問題的解決和驗證,找出問題解決的思路。在實際的教學當中,教師首先要將提升興趣作為學習的前提,然后才能激發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在小組合作的討論中,有效的加強物理知識的融會貫通,這就是興趣帶給大家的動力。除此之外,在物理課堂中,教師要作為主導,將學習的主動權下放給學生,讓學生去進行自我的掌握,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在實驗操作等實踐中,去進行知識的鞏固和能力的提升。
通過以上分析,在實驗中,我提出“穩固基礎,打造體系,小組合作,提升能力”的基本方略,來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知識熟練掌握,能力有效提升,綜合融會貫通,運用柔韌有余”的程度,避免學習的艱難性和枯燥性,從而進行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彬生《創新中學物理實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1。
[2]王棣生《中學物理創新教法--素質訓練方案》學苑出版社 2000。
[3]何豐明 陳前《走進探索--中學物理教學創新設計與課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
[4]劉彬生《創新中學物理實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01。
[5]凌云 陳曦《中學物理創新教法》學苑出版社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