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政工隊伍是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其作風建設直接關系到高校自身的發展,因此必須常抓不懈。自建國以來我國高校政工隊伍的成績是顯著的,但在新形勢下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本文結合當前形式分析當前高校政工隊伍作風建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試從構建和諧校園,解決高校人員實際問題的角度著手,提出加強高校政工隊伍作風建設的舉措。
關鍵詞:高校政工;作風建設;思想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34-01
高校黨政機關思想作風是黨風的具體體現,是高校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精神面貌、工作水平、辦事效率、服務質量的外在表現,是校風、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1]高校政工隊伍是高校黨政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設,引導校園風氣的主要力量,他們的作風從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高校的發展方向,因此對高校政工隊伍開展作風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當今高校政工隊伍作風問題分析
所謂作風問題,從狹義概念來講屬于輕微違紀問題,體現在工作狀態和行為方面,主要表現為“懶”、“散”、“慢”、“庸”、“差”等,其對應的條規制度柔性有余、剛性不足,問責、懲戒的自由裁量空間較大,客觀上給制度的執行帶來一定困難。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如果這些制度得不到有效貫徹,其消極影響不可抵估。[2]從這個意義上講造成作風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工作者對工作的不重視,消極怠工,另一發面來自于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制度來約束工作者。就之前作風問題的狹義概念而言,作風問題本身就不是“大問題”因此不容易將作風量化為等級制定對每個等級的處罰標準,難道沒有約束就可以為所欲為嗎?就高校政工而言,筆者認為他們是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核心,他們會出現作風問題絕對不可能是因為“得不到處罰”,而更多的是自己出了問題,從而產生作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輕視理論學習。我們會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經常將工作忙作為借口,不去參加理論學習類的活動,即使去參加學習也只是流于形式,不記錄,不討論更談不上反思,這種敷衍了事的態度從根本上說來源于于一種思想即“不學習理論,可以照樣干好工作”。這樣的思想本身也證明了他們理論素養的匱乏,即使他們有很高的工作效率我們也可以斷言他們的工作成果也是低水平的。
2.工作浮躁,不踏實。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新時期政工隊伍中。由于新形勢下任務多,工作中,為了追求高效率,在我們的隊伍中時常會看到這些情況:工作流于表面,只是“完工了”,但落實的怎么樣?效果如何?很少有人會去琢磨;對那些與工作相關的新理論、新政策研究不深入,只是讀一讀便作罷,究竟這些理論和政策怎么用?很少去思考;輕視具有指導意義的會議,態度消極,不聆聽、不記錄,在之后向全校師生傳達會議精神的過程中,使重要信息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有序開展。
3.自私自利,損害他人利益。高校政工是高校主要行政部門,除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外還具有為全校師生服務的責任,但有個別的工作人員做工作只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抱著“自己合適就做,不能委屈自己”的態度,甚至不惜以違背公眾利益為代價,長此以往一方面損害了高校成員的利益,另一方面也破壞了黨群組織與群眾的關系。
4.浮夸風盛行,缺乏責任感。這種情況也極為常見,表現為:一些政工對工作成績報喜不報憂,甚至夸大其詞,掩蓋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還有一些政工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不是積極的去做工作,而是將工作轉讓出去,工作的相互推諉,導致了工作效率的降低;更有甚者則是對學校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對學校工作整體發展造成嚴重破壞。
5.缺乏政治素養,組織性差。這一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一些干部處理重大問題的工作中,對于消息缺乏甄別性,導致不該公開的公開,該公開的沒公開,使主動變為被動,使簡單變為復雜;二是在學校組織的干部推薦、選舉、考核工作中違背組織原則,搞串聯、拉選票,甚至寫匿名信,不能把問題擺在桌面上。[3]
6.缺乏基本道德規范。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政工干部平時工作和生活的行為舉止上。作為一個人必須要行得正,坐得端,更何況高校政工干部呢?對于高校政工干部來講更應該慎言篤行,對自己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嚴格要求,但在我們的隊伍中經常會看到一些不和諧的行為如:裝束夸張,說臟話,公共場合吸煙,亂扔亂放等等。這樣的一些細節看似與工作內容無關,但這些行為嚴重破壞了高校政工在全校師生心中的形象,是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試問一個舉止不端的人如何教育別人呢?
上述現象普遍存在于高校政工隊伍中,既有歷史遺留問題也有新時期產生的新問題,它們直接影響了高校政工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嚴重阻礙了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建設和管理,改善甚至消滅在高校政工隊伍中存在的這些不良作風。
二、新時期對高校政工隊伍作風的要求
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深深知道: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4]這是習主席在新時期對黨內作風建設問題做出的基本部署,體現出了政府對解決當能作風問題的決心。就我國新時期下高校政工隊伍作風建設而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學習。在新時期下,高校政工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要使我們的工作開展得更快、更好就是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時期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高校政工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既要對我黨的重要戰略思想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還要重視對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并結合工作實踐將理論知識不斷內化、深化。與此同時,我們還要與時俱進,密切關注時代發展、高校事業發展,對于新的思想、新的技術要做到及時了解,及時掌握,以超前的行動來應對好新時期對高校政工事業提出的新要求。
2.端正品行。君子善養浩然之氣,良好的品行對于一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高校政工干部更是必不可少。好的品行可以使一個人充滿正能量,如果將這種品行由一個人推廣為一個團隊,使一個團隊都優秀的話,那么可想其能力也是巨大的。這樣一來,一方面阻止了歪風邪氣在一定范圍內的擴散,另一方面會使整體的工作朝著更加積極的、更有前途的方向發展。對于高校政工這一群體而言,只有樹立了正氣,才能帶來高校正風,進而增強高校政工隊伍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促進高校思想政治建設,使高校成員更加團結和諧,帶來學校事業的發展。
3.聯系群眾。群眾是真正地英雄,群眾是力量的源泉,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求廣大政工干部必須要牢固樹立緊密聯系群眾的信念:首先要明確,維護全校師生的利益是高校政工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我們必須多聆聽他們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處境,只有這樣才能切實解決他們的問題;其次高校政工必須做到尊重人、關心人、教育人、幫助人,切實的為群眾服務,眼睛不能只盯著上級;最重要的在于,我們要將自己的政績建立在群眾的滿意上,杜絕一切形式主義,實實在在的為全校師生服務,用他們的評價為我們的工作打分。
三、解決高校政工隊伍作風建設問題的方法
高校政工的作風建設是關系到高校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其實質是對高校政工進行思想和行為的改造和完善。
根據之前所述的新時期對高校政隊伍風建設的新要求,筆者認為必須讓高校,工作者自身和社會三個方面都行動起來做到以下幾各方面。
首先就高校層面而言。高校管理者必須加強對高校政工隊伍的管理,不斷完善政工人員等級評定制度及考核標準,并嚴格按照程序執行,嚴厲杜絕違規行為,禁止一切“走后門”的現象;不斷完善并建立對高校政工管理和約束其行為的制度,對違反制度的工作人員依照規定進行處罰或教育;定期組織理論學習,不斷提升高校政工的理論素養和服務意識。
其次就高校政工人員自身而言。作為高校政工必須嚴格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言行;必須努力學習黨的理論以及與自己工作相關的業務知識,用知識的力量拓寬工作思路,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不斷檢驗理論獲得新知,切實做到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轉化。進而提升工作水平;必須緊密聯系群眾,傾聽校內師生的心聲,了解他們的問題,結合實際開展工作,以高校廣大師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切實為高校師生服務。
最后就高校成員層面而言。作為高校的一份子要增強民主意識,特別是高校的師生這一高素質群體,要善于維護自身利益,加強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強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的監督,另一方面可以群策群力,不斷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進而推動高校整體的發展。
四、小結
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5]加強高校政工隊伍的作風建設是新時期對高校工作的重要要求,只有將這個工作做好才能使我國高校事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路 陽.談高校黨政機關思想作風建設[J].安陽工學院報.2008。
[2]關于黨政機關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問題的探討。
http://wenku.baidu.com/view/a18f9f0716fc700abb68fcbe.html?qq-pf-to=pcqq.c2c
[3] 關于加強高校政工隊伍作風建設的思考。http://www.biyelww.com/wxxw-125.html
[4]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
[5]摘自2013年1月2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