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從學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的內涵入手,闡述內涵意義,簡述學院存在的日常安全問題現狀,并針對學院存在的實際情況及管理方式,重點介紹無課時間安全、晚歸管理、第二課堂安全管理、校外住宿管理、節(jié)假日安全管理等五個方面特殊時期的安全管理具體做法,形成長效的管理制度。
關鍵詞:日常安全;教育管理;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65-02
安全是社會發(fā)展的前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保障。大學生安全問題不僅是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畢業(yè)后走向社會必然要遇到的問題。隨著校園安全事故頻繁發(fā)生,大學生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而學校常規(guī)的安全教育管理以經驗管理模式為主,以管理者個體或群體的經驗作為管理行為的依據,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豐富的經驗。年輕的輔導員們尚欠缺此方面的經驗。第二,學院各部門對待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的問題存在差異。很多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大多是在校園的宣傳欄、網站中得以體現,更多的教育是在案件發(fā)生后才大肆宣傳安全知識,加強安全教育。反而在占據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很少出現“安全”字眼。本文擬從高校學生工作者的視角就構建學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做一探討。
一、學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的內涵
高校日常安全管理從基本內涵上來講,就是通過高校領導組織學校相關教職員工組建校園安全管理小組,同時制定規(guī)范、詳細具體的安全管理計劃并負責實施,對學校可能出現以及已發(fā)生的對高校學生、教職員工、校園設施設備及學校名譽等方面造成損失或潛在影響的事故進行預防、處理和評價的整體化、系統(tǒng)化的策略應對過程[1]。
而學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的基本內容可以包括:1.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宣傳與教育,培養(yǎng)學生安全習慣和整體安全意識;2.進行地震、消防、洪水等常見破壞性災害的預防、緊急疏散、避險、自救、互救教育,并進行必要的模擬演練;3.常態(tài)化日常管理內容較為廣泛,按照安全種類可分為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心理安全、網絡安全等等。按照實際管理時間形式可分為校外住宿安全、晚歸安全、第二課堂活動安全、無課時間安全、節(jié)假日安全等。
二、我院學生日常安全問題現狀:
從學生、教師管理人員兩個方面看我院的日常安全問題。
(一)從學生角度提出學院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宿舍區(qū)存在使用違規(guī)電器情況,用電管理難;宿舍內貴重物品易丟失,管理難度大;校園內電動車車速快,放置、充電亂象多,自行車易被盜;宿舍管理不夠嚴格,對外來人員登記、晚歸登記等執(zhí)行力不夠;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應急處理方法教育不夠到位;飲水、飲食安全問題需要改善。
(二)針對學院公寓管理現狀,公寓科管理人員提出存在的問題:1.宿舍安全方面:宿舍內違規(guī)使用大功率電器;宿舍內排插質量差;宿舍區(qū)內學生電動車不規(guī)范充電;宿舍內固定插座安裝不合理;學生安全意識淡薄。2.財物安全方面:學生宿舍丟失較多的筆記本電腦和手機。3.飲用水安全。桶裝水存在安全隱患,如微生物超標、存在有害物質等,飲水機清潔與消毒,工作人員是否具備從業(yè)健康證等。
(三)針對學院校園安全現狀,保衛(wèi)科管理人員總結校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1.手機、電腦、電動車、山地車等偷盜現象;2.購買贓車及使用劣質車鎖;3.宿舍內外來人員推銷偽劣商品;4.校道行人交通意識淡薄。
三、構建學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長效機制
(一)構建學生日常安全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的內涵:融合安全管理理念,形成固有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特別是特殊、重點時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控網絡[2]。提升安全知識、技能水平,增強事故預控和應急救援能力。
(二)具體做法:
針對我院存在的實際情況及管理方式,我們應做好無課時間安全、晚歸管理、第二課堂安全管理、校外住宿管理、節(jié)假日安全管理等五個方面特殊時期的安全管理教育[3],形成長效的管理制度。
1.無課時間的安全教育管理。
學生通過課堂形式在校開展學習活動,而無課時間多數處在管理游離區(qū)。針對此種現象,提出安全教育務必落到實處、細處;實施離校告知手續(xù);加強紀律教育;強調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系統(tǒng)化,可通過簽訂協(xié)議方式開展;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渠道,宣傳防火、防盜、防電等安全知識,杜絕安全意識隱患;完善學生信息系統(tǒng),做到有據可查。
2.學生晚歸管理。
通過板報、溫馨提示宣傳單、橫幅、談話教育等手段加強對學生晚歸的教育與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晚歸存在不安全因素;班級設兩名安全員定期對本班宿舍進行晚歸檢查和登記;組織系學生干部對所在系宿舍進行晚歸檢查并統(tǒng)計上報系部按規(guī)定及時處理;實行定時進入宿舍區(qū)刷校園卡門禁制,加大物業(yè)管理的監(jiān)督力度,及時網上公布晚歸名單,學院對晚歸學生及時教育和處理;定期收集學生晚歸證據。
3.第二課堂安全管理。
活動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宣導;組織者制定的活動策劃案必須包含安全預警方案(尤其是涉及競技類、體育類等活動),組織者針對活動方案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風險系數,判斷是否開展相關活動;活動中負責人及組織方工作人員時刻保持警惕,同時提醒學生人身和財產的安全。如遇突發(fā)事件,必須冷靜沉著處理,啟用應急預案并上報領導;活動后及時總結,積累經驗,日后推廣運用。另外,日常工作中可通過學校官方微博、講座、主題班會、宣傳片等形式宣傳普及第二課堂活動的安全意識。針對《學院每月安全教育工作要點》中各月的安全工作要點:六月根據學院大二學生外出社會實踐的情況,加強暑期社會實踐安全教育引導內容;九月著重地震、消防等突發(fā)事件的演練教育;十一月針對大三學生需頂崗實習,加強就業(yè)安全教育方面的意識宣導。
4.校外住宿管理。
主要措施有:1.把好學生外宿申請審批關。按照學院學生手冊辦理審批手續(xù),學生提供家長身份證復印件并在其上簽署承諾;審批表格的家長簽名和聯(lián)系電話務必屬實;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并做好溝通記錄。2.開展外宿學生安全培訓會。召開外宿學生安全工作會議,組織外宿學生學習《外宿學生安全事項告知書》并簽訂安全協(xié)議書。3.加強外宿學生后期追蹤管理工作。做好紀律表現登記,及時處分違紀外宿學生。如曠課達20節(jié)(含20節(jié))以上的,取消外宿資格。4.及時與班級信息員了解外宿生情況。建立外宿生聯(lián)系花名冊,詳細記錄外宿生信息。5. 完善相關規(guī)章制度管理未經審批辦理而私自外宿的學生。
5.節(jié)假日的安全教育管理。
明確節(jié)假日范疇,同時節(jié)假日內也應做到安全教育工作。第一、假前做好教育工作。教育乃重中之重,通過班會、宣傳板報等方式宣傳“防自然災害、防交通事故、防火、防盜”等安全教育工作,強化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能力。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安全的重要性,通過講座、主題活動、圖片展示、案例解讀、拉橫幅、做海報等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識與應急救援辦法。第二、假中及假后做好管理工作。1、做好留校學生的統(tǒng)計工作及離校學生的登記工作,填寫《假期去向登記表》。2、加強節(jié)假日的值守制度,加強檢查,杜絕安全隱患,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的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不私自留宿他人,不使用大功率電器等。3、收假時召開班會,統(tǒng)計學生返校情況,并聯(lián)系未按時回校學生的家長。
只有將以上幾個特殊、重點時段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構建分工精細、責任明確的安全環(huán)保管理體系,強化安全環(huán)保體系運行控制,開展喜聞樂見的安全教育,提高全員安全管理水平,構建預知預警及應急處理網絡,快速反應異常事件,更注重提高學生自我防范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才能確保校園安全穩(wěn)定。
[1]張俊明.高校日常安全管理探索[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1(3):109-111.
[2]朱劍.新形勢下大學生安全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九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63-64.
[3]張兆瑋,陳沙沙.輔導員如何做好90后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若干思考[J].成功(教育).2011(6):186-187.
作者簡介:
梁碧云(1983.5-),女,漢,廣西武宣,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園藝工程系輔導員,助教,本科學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2013年度廣西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廣西農業(yè)高職院校輔導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探究”部分成果,項目編號:SKJ1302。